生平簡介
先驅畫家
被譽為“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的張荔英女士,是個富有獻身精神的畫家及美術教育家,在新加坡現代美術早期發展階段發揮了卓越的影響。她以獨特的美術天賦,深刻體悟西方美術技法與審美精髓,西為中用,開創出清雅宜人、華而不艷的畫風。
張荔英1906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一個書香世家裡。父親張靜江(1877— 1950年)早年留學法國,不但學問淵博在商場也長袖善舞。他曾在經濟上資助孫中山及同盟會,因此深得孫中山的器重。張靜江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早期聘請了一位蘇聯油畫家到上海家中教授張荔英繪畫,讓她接受最早的美術啟蒙教育。家境富裕的張荔英年幼時就立志要當畫家,她後到巴黎、紐約留學,在完成高中教育後,於1926年進入美國紐約的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進修一年,繼而遠赴巴黎的克 拉洛西美術專科學校(Académie Co1arossi)與比婁學院(Académie Biloul)接受私人美術訓練,入學四年成績斐然。
1930年年僅24歲的張荔英第一次參加了巴黎秋季沙龍(Sa1on d’ Automne),後來她的作品多次入選獨立沙龍(Salon des Indépendents)及杜勒利沙龍(Salon des Tuileries),受到藝評家的高度讚賞,巴黎的第如迭坡美術館 (Musee du Jeu de Paume)還收藏了一幅張荔英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亞洲女性畫家的作品能夠登上巴黎雄奇瑰麗的美術殿堂,無疑是一種得來不易的肯定與驕傲。
共結連理
繪畫事業如日中天的張荔英在同個時期結識了比她年長31歲的陳友仁(1875—1944年),兩人在1930年共結連理。陳友仁是當時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張荔英曾這么形容夫婿:“從一開始,在巴黎的時候,友仁一直都喜歡繪畫,所以當我告訴他我要學美術,他不驚訝,只說那是好事,他幫得上忙……而且他隨時都願意為我擺姿勢。這對畫家是有幫助的。”張荔英常按照肖像畫法的傳統,利用暗淡陰沉的色調,逼真寫實地刻畫愛閱讀、沉思的陳友仁在現實負擔壓力下的不安情緒和頑強心靈,陳友仁在後期的肖像里神情更顯無奈又惆然,這或許可反映戰爭對他造成的打擊與痛苦,他最終在中國抗戰即將勝利之際,於1944年病逝於上海。
作品風格
除了為陳友仁畫肖像,張荔英也以自畫像記錄人生的欣喜悲歡以及更深層的風雅獨自。創作於1946年的《自畫像》,讓我們一窺畫家的內心世界:張荔英運用簡單的線條、粉色、灰色和褐色系的顏料,勾勒出一張柔和的臉龐,畫面中的她凝神注目,呈現出莊嚴高貴的印象,也突出一種內省的氛圍。
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介的張荔英也經常描繪靜物,並且反覆加以鑽研。她的技法常被稱為法國式的,也被說是中國式的,據說她一開始就想以西方人看得懂的方式描繪中國以及中國人的生活。那時法國流派紛呈,後印象主義、野獸主義及立體主義等大行其道,大師如塞尚(Paul C巣anne,1839—1906)、凡·高(Van Gogh,1853—1890)、高更(Gauguin,1848—1903)、畢卡索(Picasso,1881—1973)等人的作品普遍展示於美術館、畫廊及沙龍,受到一般年輕人的群起效法及推崇,但根據與她一同參加秋季沙龍開幕禮的另一位新加坡先驅畫家劉抗的觀察,張荔英不盲目附會時潮,迷失自我,她選擇循入後印象派道路。
受到“現代繪畫之父”塞尚的影響,張荔英特別注重畫面中形體和色彩之間的布局,力求達到一種和諧感。無論是蔬果、用具或花卉等靜物擺設,她總是精心布置,以確保前景、中景和背景的空間界限分明。在色調的套用和筆觸運行方面,張荔英帶有些許凡·高的痕跡,凡·高常從錫管里擠出最明亮、最原始的色彩,未曾調試就抹在他的畫布上,試圖展現他那騷動、狂放的技法。有別於凡·高烈焰般的激情,個性穩健冷謐的張荔英用色則較為含蓄、溫馨。新加坡著名藝術史學者T·K·薩巴帕迪曾作出如此精闢的分析:“藝術史讓藝術家能認祖歸宗;藝術家必然自有‘藝統’,張荔英也不例外。塞尚和凡·高是她繪畫的兩大源頭,前者影響了她對形體和圖像結構的處理方式,而她從凡·高那裡則學會一股衝勁,著力探索色彩和筆觸的表現特性。” 《蘋果及柳橙切片》是張荔英早期的靜物作品,完成於1928年至1930年。她將背景處理為深灰及褐色調,以襯托蘋果及柳橙切片。這個時期她的筆觸較粗放,好用多層次的厚彩凸顯瓜果的觸感及渾厚的立體感。而她1969年後期的靜物作品《熱帶水果》,手法則細膩許多,籃子裡有紅毛丹、鳳梨、木瓜等,物象豐富、色彩飽滿。由於張荔英是“目之所見,志之以筆”的畫家,這些靜物畫遂構成重要的物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創作時所處的東南亞文化環境及熱帶風情。
1930年後張荔英在各個旅居之地舉辦展覽,1949年1月18日她在美國紐約亞洲學院開個展,畫作得到“彩色明亮,畫面開朗,調子溫和,人物肖像繪畫上的靈敏性高,所以生動富趣味”之正面評價。她在1953年到新加坡於中華總商會展出油畫及自製陶瓷作品,已故畫家張丹農還撰文評論她的油畫,讚賞她作畫工夫踏實,落筆講究,風格高逸。當時南洋美專校長林學大欲請張荔英在美專任教,但因她隨後要到吉隆坡、檳城而無結果,1954年她再度回到新加坡開第二次畫展後,決定定居新加坡,才答應林學大到美專教授素描與油畫,併兼任英文秘書。 此後,張荔英就居住在位於實乞納坪(Siglap Plain)的房子裡。她在南洋美專執教了長達27年之久,又擔任國慶美展與新加坡藝術協會的藝展作品評選委員,可說是對新加坡的繪畫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居住在新加坡的這段期間,張荔英憑著對生命和人的熱愛及敏銳的觀察力,生動逼真地捕捉本地景象的特徵與人物的神韻,嘗試創造一種能充分描述東南亞個人生活及工作環境的圖像語言。
張荔英畫過肖像、靜物畫和風景畫,作品均受各方人士的喜愛。被收藏於法國、美國、中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據說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對張荔英的純熟油彩駕馭功力十分讚賞,收藏了她三幅作品。
評價
張荔英為了開拓個人藝術天地和栽培後起之秀,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她於1982年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文化藝術獎章,這是國家對張荔英一生在新加坡視覺藝術界的卓越成就與巨大貢獻的表揚。張荔英於1993年逝世後,新加坡美術館獲贈畫家大量作品,得以擁有當今規模最大的張荔英作品收藏。同時,其餘作品經拍賣後所籌得的款項,用於成立張荔英美術獎學金,以資助在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和拉薩爾——新航藝術學院上美術課程的學生。無疑的是張荔英的奉獻精神和非凡造詣,奠定了她傑出畫家、美術教育者的地位。
張荔英的繪畫是對生命的禮讚。她一生所繪,包括人物畫像、靜物畫與風景畫。新加坡美術館所收藏的,有在她生前多方網羅的94幅畫作,以及她1993年逝世之後由李氏基金所捐贈的53件作品-張荔英畢生創作之風貌可謂盡收此中。張荔英作品的風格明顯甚為一致,這一點有別於新加坡藝壇上與她同時代的畫家。受印象派影響的她,在1979年表示:“我似乎錯過了許多藝術潮流,如達達主義、立體主義,還有較為新近的活動藝術、視幻藝術、普普… 我只是一直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身邊的人、他們的生活、物件,以及大自然輝煌的景色。”張荔英作為新加坡美術史上的先驅畫家之一,通過在南洋美專的教學,影響了一整代的畫壇後輩。
個人生活
1930年,陳友仁再婚,娶了張靜江的第四個女兒張荔英,應該是宋慶齡做的媒。張荔英比陳友仁小三十一歲,也是一位傳奇式女子,她出生於巴黎,家境優越的她青年時期在法國和美國接受繪畫教育,以畫靜物著稱。張荔英與陳友仁婚後感情甚好。1941年,他們在香港一同被日軍拘捕並被轉押送至上海,長期遭軟禁。陳友仁逝世後,張荔英直到二戰結束後才被釋放。張荔英後來定居於新加坡,被譽為“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直到199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