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萍

張維萍

張維萍,女,1994年和1997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研究員,主要從事原位固體核磁共振(NMR)研究納米分子篩催化劑和無機、有機孔材料的結構和性能以及催化反應機理,同時也涉及納米複合材料的合成與改性。

人物簡介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1994年和1997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11月-2004年11月先後在蘇黎世瑞士聯邦工學院(ETH Zurich)和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 Canada)進行博士後研究和訪問研究;2004年12月應聘回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擇優支持。主要從事原位固體核磁共振(NMR)研究納米分子篩催化劑和無機、有機孔材料的結構和性能以及催化反應機理,同時也涉及納米複合材料的合成與改性。

主要研究方向

1. 原位連續流動的超極化129Xe NMR技術及其在納米孔材料和催化研究中的套用

目前課題主要集中在雷射極化的129Xe NMR技術研究無機和有機材料的孔結構、客體粒子的分布、催化劑上結炭的位置,吸附分子在表面的擴散過程,以及超極化129Xe NMR技術探測催化劑中心金屬的價態變化,粒子大小和催化反應過程等。

2. 原位NMR研究催化反應機理及跟蹤反應過程

我們的興趣在於採用同位素富集化合物研究負載型多孔材料催化劑上烯烴的複分解反應、氫甲醯化和聚合反應以及甲醇轉化等反應的過程,捕捉反應中間體,結合密度泛函(DFT)理論計算等確定反應機理。

3. 納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和修飾、結構表征及在催化研究和分離過程中的套用

目前正在進行的適合催化反應的材料合成包括離子液體中介微孔複合材料、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納米線與無機介孔複合材料等的製備以及它們的結構表征和反應性能研究。

甘肅名畫家

簡介

張維萍,1942年12月出生,1965年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副研究館員。中國民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家學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民藝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優秀專家。

社會活動

1989年組織眾多民間藝術家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民間美術展覽並獲文化部群文司優秀組織工作獎;1990年為挖掘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策劃並創辦『甘谷民間美術室』,中央電視台《祖國各地》欄目專題播放:『甘谷民間美術』,編入《天水市志》。

作品及個人成就

張維萍

美術作品在中國美術館、毛主席紀念堂、魯迅博物館、甘肅省圖書館、巴蜀書畫研究院、東方國際畫會展出並獲獎、收藏外,還應邀赴日本、法國展出。《美術》、《十月》、《華人世界》、《中國綠色畫報》、《畫苑英萃》、《硯友墨痕》等雜誌專題刊登。

與丈夫陳冠英先生生前合作創作的《十二生肖百刻圖》叢書由海天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家圖書館、魯迅博物館、老舍紀念館館藏。在法國展出時,《歐洲時報》刊文專題報導,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專題採訪播放。獲得了甘肅省『敦煌文藝獎』和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06年春節,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辦了《中國印 生肖魂——陳冠英張維萍刻石書畫藝術展》,央視網站、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網、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京華時報、信報等媒體爭相報導:『生肖藝術,北京第一展』、『似有一種生命熱烈撲面而來』......。故鄉匯報展於中國伏羲文化節期間在天水書畫院舉辦,劉大為、王文芳、李榮海等美術界大家給予好評並題詞鼓勵。

本人編入《中國美術家》、《當代書畫家篆刻家》、《華夏文博覽勝》、《中華中青年國畫名家集萃》、《中國當代剪紙家》等大型畫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