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張盛林: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出生地: 四川省郫縣;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1986年畢業於西南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蔬菜專業,並留校作科研工作,1995年在原西南農業大學在職獲碩士學位。從1986年一直師從我國著名蔬菜學家劉佩瑛教授進行蔬菜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主要以魔芋作物為研究對象,從資源、生理生態和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研究。先後主持省部級課題8項,主持橫向合作課題10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出版著作《魔芋防病豐產栽培技術》和《魔芋栽培與加工技術》,編導《魔芋防病豐產栽培技術》科教片光碟,合作編著《中國魔芋菜譜》,參編《魔芋學》等。
主要成就
近3年獲授權專利:
1.“一種提早魔芋成熟期的方法” 2003年11月獲專利授權,排名第一
2.“消除魔芋飛粉中生物鹼及異味的方法”2005年2月獲專利授權,排名第二
3.“一種快速降低魔芋粉粘度的方法”2006年4月獲專利授權,排名第一
4.“魔芋無硫乾燥方法” 2006年7月獲專利授權,排名第一
獲得的省部級獎:
1.“中國魔芋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套用”,2007年1月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2.“魔芋病害綜合防治與豐產栽培技術推廣”,2006年1月獲陝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獎,第七完成人
3.“甜瓜屬遠緣雜交的遺傳與種質創新”,2006年1月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4.“秦巴山區魔芋軟腐病和白絹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2004年3月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九完成人
5.“魔芋防病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2003年10月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畫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6.“魔芋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1997年6月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A類)三等獎,第六完成人
7.“魔芋綜合開發利用的研究”1988年4月獲四川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完成人
8.“魔芋綜合利用研究成果的推廣利用”1993年6月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已培養10碩士研究生,論文題目涉及魔芋、番茄、臭菜、黃瓜、大蒜、甜椒等作物。
主要研究領域:
1.蔬菜種質資源研究
對有特色的蔬菜種質資源的生理生態學、細胞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分類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在對研究資源的經濟性狀分析,並進行雜交育種和新品種選育研究。
2.資源豐產理論與技術研究
從理論基礎上弄清資源的生長發育特性及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為科學種植奠定理論基礎;開展最佳化栽培、間套作制度及防病豐產高效益等栽培制度及技術研究,使野生或半野生植物較平穩地轉化為規模化大田作物。目前主要針對新品種快繁、標準化及有機栽培技術方面進行研究。
3.魔芋加工研究
2007年重慶市教委批准成立了重慶高校魔芋工程技術中心,目前我們主要針對魔芋的加工原理、標準化、新產品開發和有機加工等方面內容進行研究。
部分主要代表著:
1、張盛林、鄭蓮姬、鍾耕,花魔芋和白魔芋褐變機理及褐變抑制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7,23(2):207-212
2、張盛林、鄭蓮姬、鍾耕,花魔芋中多酚氧化酶活力及抑制研究,中國食品學報,2007,7(4):51-55
3、張盛林、孫遠航,白魔芋種質資源的RAPD分析,中國農學通報,2006,22(12):401-404
4、張盛林、王振宇、王有生,臭菜扦插技術研究,西部林業科學,2007,36(1):39-42
5、張盛林,王國偉,董紹輝,不同氮磷鉀肥配方施肥對番茄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2006,22(8):385-388
6、張盛林、李川、劉佩瑛、高啟國,60Co-γ射線對花魔芋性狀影響初探,中國農學通報,200420(5):183-184
7、張盛林、李川、邱美歡、肖麗娟,馬蹄蓮的組織培養,西南園藝2002年增刊,第30卷,84-85
8、張盛林、劉佩瑛,中國魔芋資源和開發利用方案,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9,21(3):215-219
9、張盛林、劉佩瑛,魔芋屬種間雜交技術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20(3):219-222
10、張盛林、孫遠明、劉佩瑛、蘇承剛、張興國,花魔芋切塊栽培主要農藝措施的最佳化研究,中國園藝學會第二屆青年學術交流會, 園藝學進展第二輯, 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8,658-662
11、張盛林、劉佩瑛、孫遠明、張興國、蘇承剛,魔芋屬種間雜交技術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20(3):53-56
12、Zhang Shenglin, Liu Peiying, Sun Yuanming。The artificial adjustment of the flower season and cross breeding on konjac (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Proceeding of VI International Aroid Conference 20-26,June,1995, Kunm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