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向家壩
![村莊全貌](/img/b/cbd/nBnauM3XyQTMxcDN3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10畝(其中:田1360畝,地750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水稻
![河流](/img/c/2b6/nBnauM3X3ADM4EjN3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98戶通自來水,有158戶飲用井水,有23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0%)。有592戶通電,有2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7%、40.4%和5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2戶(分別占總數的69%和67%)。
![水塘](/img/7/09f/nBnauM3X1ADN5MzN3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6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00畝,有效灌溉率為96.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2.7萬元,占總收入的26.4
![民居](/img/b/7d6/nBnauM3XwQTNxETO3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3.2萬元,
![蔬菜](/img/9/e47/nBnauM3X2IjM3UDM4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4戶,共鄉村人口2111人,其中男性1115人,女性996人。其中農業人口
![西藥房](/img/8/9e0/nBnauM3XxAjM4MjM4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人,占人口總數的1.1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17人,參合率76.59%;享受低保13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張灘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水富縣第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2公里,距離
![籃球場](/img/3/be9/nBnauM3X0AjM2ADN4kDOzkzM0MTM2cTOwMDMwADMwAjMxAzL5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43人,黨員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6人。該村有團員1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自然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產業未形成規模,民眾科技意識不強,農戶增加收入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該村的發展重點主要是: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著力改善村內交通條件;突出重點培育支柱產業,發展以蠶桑、蔬菜為主種植面積800畝,大力發展以生豬、兔為主的養殖業;以張灘電石廠和張窩電站為載體,水麻高速公路修建為契機,每年轉移勞動力420人。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