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汲灘鎮位於鄧州市東部,距市區18千米。轄汲灘社區,孫莊、刁堤、廖寨、孫寨、東李窪、劉崗、南王、張橋、勝利、元莊、柿莊、糜渠、油李、曾莊、趙莊、河口、後寨、王營、羅營、張井、前渠、蓮花、楊莊、大王營、東李崗、王寨、魏莊、黃莊、梁寨、龐莊30個行政村。新(野)賈(宋)、新(野)南(陽)公路過境。古蹟有漢代平昔故城遺址、清代建山陝會館。
[代碼]411381103:~001汲灘社區 ~200孫莊村 ~201刁堤村 ~202廖寨村 ~204孫寨村 ~205東李窪村 ~206劉崗村 ~207南王村 ~208張橋村 ~209勝利村 ~210元莊村 ~211柿莊村 ~212糜渠村 ~213油李村 ~214曾莊村 ~215趙莊村 ~216河口村 ~217後寨村 ~218王營村 ~219羅營村 ~220張井村 ~221前渠村 ~222蓮花村 ~223楊莊村 ~224大王營村 ~225東李崗村 ~226王寨村 ~227魏莊村 ~228黃莊村 ~229梁寨村 ~230龐莊村
沿革
1949年設汲灘區,1951年更名白牛區,1958年改白牛公社,1969年更名元莊公社,1983年改元莊鄉,1985年改汲灘鎮。東、南分別與新野縣上莊鄉、王集鎮毗鄰,西南與腰店鄉隔河相望,西與白牛鄉交界,北與元莊鄉接壤。1997年,面積22.8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孫莊、汲灘、廖寨、刁堤、孫寨、東李窪、劉崗、南王、楊普德營、張橋10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2005年,撤銷元莊鄉,整體併入汲灘鎮。
附:元莊鄉位於鄧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2千米。新(野)南(陽)公路過境。趙河縱貫西部入湍河。 [沿革]1951年屬白牛區,1969年建白牛公社,1983年改元莊鄉。1997年,面積59.3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元莊、東楊營、劉崗、王營、魏莊、王寨、梁寨、黃莊、龐莊、油李、糜渠、柿莊、曾莊、趙莊、河口、後寨、張井、羅營、蓮花、大王營、前梁、東李崗22個行政村。
基本概況
汲灘鎮黨委書記:崔繼棟 汲灘鎮鎮長:王景敏
汲灘鎮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東部,東、南分別與新野縣上莊鄉、王集鎮毗鄰,西南與腰店鄉隔河相望,西與白牛鄉交界,北與穰東鎮接壤。全鎮面積22.8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335個村民小組,107個自然村,1.8萬戶,7萬人,10萬畝耕地。
經濟改革
自2005年以來,汲灘鎮(㴔灘鎮)在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三抓帶動、產業支撐、項目開發、城鄉互動、最佳化環境”二十字發展方針,加快發展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喜人的成績。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2億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農業產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8%;工業產值8000萬元,比2004年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800元。主要表現在:1、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8萬畝小麥平均單產850斤,菸葉畝均效益2800多元。麥棉套種4萬畝,畝均綜合效益2000元左右,蔬菜種植面積6000畝,畝均效益3500元,尤其是山藥種植,畝均效益在萬元以上,成為全鎮支柱產業。以養雞為主的養殖業形成區域化優勢。南王、後寨等八個村成為養雞大村,全鎮擁有5000隻以上大場40多家。尤其是南王村圍繞坑塘水產業,開發坑塘水面380多畝,走出了立體養殖的路子。
2、全鎮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完成財政收入70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4800元。
3、集鎮建設朝多功能發展。集鎮門面房達一萬多間,攤位1800個,形成九縱九橫的框架。四是招商引資步伐較大,興辦投資500萬元以上企業5家,200萬元以上企業8家。六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發展遠程電視380多台,電話普及率達85%,成為鄧州市第一個信息鄉鎮。建沼氣池500多個,安裝太陽能1200多台,建幼稚園32個。七是全鎮大局穩定,無發生一起信訪和集體越級上訪案件。被南陽評為信訪先進鄉鎮。
2006年,鄉鎮機構改革中,原元莊鄉併入汲灘鎮後,新一屆汲灘鎮黨委、政府創新工作方法,突出鎮域特色,狠抓工作落實。汲灘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美村、安村、強經濟”的要求,對照“建設小康示範村”的標準,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整治村容村貌,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基礎設施
一是壯大做強楊樹經濟。圍繞片林、通道林、圍村林、四荒林,落實楊樹面積1.3萬畝,催生百畝以上楊 樹種植大戶27家,最小的種植大戶也在20畝以上,形成北起馬集、南至刁堤50華里長的通道林。二是抓好了村村通惠農工程。總計籌款200多萬元,修農村公路68公里,建成了汲灘、元莊兩個汽車站、7個招手停車點,實現了村村通汽車、路路通學校。三是搞好村莊整治,打造新農村亮點。投資400多萬元,採取“抓三帶二”的辦法,在孫莊、米渠、南王、廖寨、刁堤五個村,修水泥路43條,計22公里;修礓石沙路21條,計16公里;開挖邊溝20公里,治理坑塘9個,建沼氣池32個,安裝路燈250盞。建遊園5個、文化茶館31個、幼稚園12個。四是突出集鎮建設,樹立古鎮形象。2006年共投資300多萬元,新開闢三條街道3500米,延伸和硬化了下水道2100米,形成七縱七橫的新型城鎮框架。
經濟發展
汲灘鎮常年抓招商、開闢新財源。採取築巢引鳳、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借風行船等辦法,共引資2500萬元,新上企業8家,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企業3家。六是發展遠程教育,打造信息鄉鎮。32個行政村電話普及率達82%以上,新安裝遠程電視520部,傳遞科技信息2200多條,推廣種植模式7個,催生優勢農戶1800個,經濟能人2200人。七是堅持三專突破。培育養殖小區。採取鼓勵扶持、引導、股份聯合等形式,以抓好大村、大場、大戶為龍頭,形成養殖小區3個,大型養殖專業場68家,千頭養豬場1家,200頭以上養豬場8家,養牛大戶20家,萬隻以上養雞場8家,養魚20畝以上水面的大戶35家。南王村開發水面450畝,300頭養豬場1家,萬隻養雞場2家,形成堤上種樹、岸上養禽、養豬、養羊、堤內養魚的立體種養模式,成為鄧州市集旅遊、娛樂於一體的觀光農業景點。
行政區劃
2006年,鄉鎮機構改革中,原元莊鄉併入汲灘鎮.
2006年,轄1個社區、30個村委會:汲灘社區、孫莊村、刁堤村、廖寨村、孫寨村、東李窪村、劉崗村、南王村、張橋村、勝利村、元莊村、柿莊村、糜渠村、油李村、曾莊村、趙莊村、河口村、後寨村、王營村、羅營村、張井村、前渠村、蓮花村、楊莊村、大王營村、東李崗村、王寨村、魏莊村、黃莊村、梁寨村、龐莊村。
民間傳說
鄧州城正東二十公里的汲灘鎮,位列鄧州境內汲、林、構、張四大名鎮之首。它坐落於湍河、趙河、嚴陵河三河交匯口的東岸。很早以前,人們不叫它汲灘,而稱它三河口。三河口怎么變為汲灘呢?這裡有段神奇的傳說。
三河口水量很大、很深,常年船隻不斷,白天往來如梭,夜晚靠岸停泊。船戶與三河口的農戶,經常在此交換或買賣東西,逐漸形成為一個遠近有名的集市,人們稱為三河鎮,鎮上和周圍的百姓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有一年,三河口的水面來了條黃龍,脾氣壞的厲害,動不動就發大水,使過往船隻受阻,房屋莊稼遭淹,繁華的市場也受到衝擊,真是無惡不作。它還逼迫人們敬奉它為河神,要用三谷、豬、牛、羊等貢品獻祭,人們恨透了它。這年八月,它嫌人們送來的祭品少,怪脾氣發作起來,使三條河水同時暴漲,呼呼響的河水橫衝直撞,眼看就要將船隻弄翻、河水決提成災。在這十分危險時刻,只見從三河口西岸,順湍河而下來一條白蛇,一到三河口交匯處,頃刻變成了一條在白龍,英勇地撲上前去,與那條正在閘河攔水的黃龍展開了殊死搏鬥,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經過三天三夜的惡戰之後,大白龍終於殺死了黃龍,河水也很快消退下去,人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但是白龍也因勞累過度當場戰死了。不久,三河交匯處出現了一座沙丘,人們稱它為“白龍墳”。
“白龍墳”的出現,使三河口上游的水越聚越多,越來越深,形成了一個大水庫。原來三河鎮的地方,由於翻墳而過的水量少而且很急,形成了廣闊的沙灘,不能再停泊船隻,來來往往的船隻只有停泊在白龍墳上游庫區,船上的人們把這個庫區稱為“安眾港。”而把下游水急有灘的地方叫急灘,久而久之,三河鎮的名字便被“急灘”二字所代替。
文化古蹟
“安眾港”形成以後,商品的交換地也自然而然的從三河口東岸的急灘挪到了“安眾港”南岸,原先三河鎮的商戶也紛紛遷居到此。在“安眾港”南岸形成了一條長十里的太平村,人們又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他們沒有忘記白龍的大恩大德,就在太平村北小白蛇出現的地方建起一座二十餘間房屋的白龍廟。
白龍廟建成後,整日香火不斷,人流如潮,焚香叩頭的人們絡驛不絕。以後又過了多少年,白龍墳逐漸消失,人們傳說,是白龍廟的香火將白龍的魂喚回廟內了。河水又暢通了,安眾港逐漸縮小,急灘岸邊的船隻日益增多,貨物充足,商賈雲集,商品交換越發頻繁。白天船隻川流不息,夜晚靠岸停泊,燈火萬盞,船桅如林。一片興旺發達的景象重新出現,吸引著大批外地商人來此經商。
其中,最重要的是現存的陝山會館,中線上有卷棚三間,大殿三間。大殿兩側各有陪房兩間,構成一個整體,全系磚瓦結構。主房全出前、後檐,歇山式。卷棚進深8.7米,長11.6米,高7米;前有月台,月台高0.5米,寬4米,長9.5米;大殿進深11.6米,高8米,陪房進深6.5米,長7.2米,高5米。卷棚與大殿間有近2米的間隔,房檐相接,顯得緊湊,建築高大雄偉,結構嚴整,保護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