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建築學)主持建築師,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77年考入原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1981年赴美自費留學。先後在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建築系分別獲得環境設計理學士和建築碩士學位。在校時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和基金會獎金。1984年畢業後曾在美國舊金山幾家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1985年開始相繼在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執安大學、伯克利加大和萊斯大學教書。其間曾在一系列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如1986年榮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第一名。1988年榮獲美國福麥卡公司主辦的“從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體設計競賽第一名。1988年榮獲美國密執安大學W·桑得斯建築設計教學研究獎金。1991年參加美國建築師協會舊金山分會/舊金山建築基金會主辦的舊金山/洛杉磯3X3+9設計競賽,獲優勝獎。同年,以“垂直玻璃宅”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佳作獎。1992年,獲得美國紐約建築聯盟青年建築師論壇獎,在紐約舉辦作品展並發表演講,同年獲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史戴得曼建築旅行研究金大獎。
1989年成為美國註冊建築師。自1993年起,與魯力佳成立非常建築工作室並開始在國內的實踐。1996年底正式辭去美國萊斯大學教職,回國。自1992年開始,由他設計的洛陽老城幼稚園、鄭州小趙寨住宅區及幼稚園、汕頭華利迪娛樂城、清溪山地住宅和虎門政府花園式酒店等工程相繼發表在國內外雜誌上。1994年作為八位中國建築師之一入選日本《世界上581名建築家》一書。1995年,在廣東清溪的“坡地住宅群”工程榮獲美國“進步建築”1996年度優秀建築工程設計獎。(進步建築獎為美國建築界最權威的建築年度獎之一,這是首次中國人設計的在中國的工程獲得此獎。)1996年完成北京、南昌、武漢的席殊書屋等室內設計工程。1997年完成北京美國康明斯公司“顛倒辦公室”工程、深圳潤唐山莊住宅小區工程,1998至1999年完成廣東清溪坡地住宅群、北京中關村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樓工程、北京現代城樣板間室內設計工程、北京懷柔山語間住宅工程、北京玻璃洋蔥餐館、北京紅石實業辦公室室內、北京水晶石電腦圖像公司外立面及室內設計,河北燕郊畫家工作室/住宅工程,2000年完成重慶中試基地等工程。
自1992年起多次參加亞洲、歐洲、美洲等地舉辦的國際建築及藝術展,其中主要包括:2000年上海雙年展,並獲得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表彰在視覺藝術領域突出和有創造性成就);作為唯一的中國建築師參加2000年在威尼斯舉辦的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999年在美國紐約ApexArt藝術畫廊舉辦個展“路邊劇場”;97-98年陸續在奧地利維也納、美國紐約PS1、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英國倫敦等地舉辦的“運動中的城市”中參展並完成部分展覽設計;1999年參加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0屆大會中國青年建築師作品展;英國倫敦AA建築學院“可大可小——亞洲建築三人展”;97年在日本大阪、98年在印度舉辦的“亞洲進步建築”展及1997年韓國光州藝術雙年展等。
1997年出版《非常建築》作品專集,2000年出版《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專集1、2》。在國內的學術刊物上多次發表學術文章,並先後在法國的《今日建築》,義大利的《瞬間藝術》,日本的《新建築》,《空間設計》,西班牙的2G,美國的《進步建築》及《建築》,韓國的《空間》,《韓國建築師》,英國的《世界建築》,《AA檔案》等雜誌及美國的《慢空間》一書中發表作品及文章。
生平經歷
張永和1977年考入原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1981年赴美自費留學。先後在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建築系分別獲得環境設計理學士和建築碩士學位。在校時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和基金會獎金。年畢業後曾在美國舊金山幾家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1985年開始相繼在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執安大學、伯克利加大和萊斯大學教書。其間曾在一系列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如1986年榮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第一名。1988年榮獲美國福麥卡公司主辦的“從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體設計競賽第一名。1988年榮獲美國密執安大學W·桑得斯建築設計教學研究獎金。1991年參加美國建築師協會舊金山分會/舊金山建築基金會主辦的舊金山/洛杉磯3X3+9設計競賽,獲優勝獎。同年,以“垂直玻璃宅”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佳作獎。1992年,獲得美國紐約建築聯盟青年建築師論壇獎,在紐約舉辦作品展並發表演講,同年獲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史戴得曼建築旅行研究金大獎。
1989年成為美國註冊建築師。
自1993年起,與魯力佳成立非常建築工作室並開始在中國國內的實踐。1996年底正式辭去美國萊斯大學教職,回國。自1992年開始,由他設計的洛陽老城幼稚園、鄭州小趙寨住宅區及幼稚園、汕頭華利迪娛樂城、清溪山地住宅和虎門政府花園式酒店等工程相繼發表在國內外雜誌上。1994年作為八位中國建築師之一入選日本《世界上581名建築家》一書。1995年,在廣東清溪的“坡地住宅群”工程榮獲美國“進步建築”1996年度優秀建築工程設計獎。(進步建築獎為美國建築界最權威的建築年度獎之一,這是首次中國人設計的在中國的工程獲得此獎。)1996年完成北京、南昌、武漢的席殊書屋等室內設計工程。1997年完成北京美國康明斯公司“顛倒辦公室”工程、深圳潤唐山莊住宅小區工程,1998至1999年完成廣東清溪坡地住宅群、北京中關村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樓工程、北京現代城樣板間室內設計工程、北京懷柔山語間住宅工程、北京玻璃洋蔥餐館、北京紅石實業辦公室室內、北京水晶石電腦圖像公司外立面及室內設計,河北燕郊畫家工作室/住宅7#、4#、5#、3#工程,2000年完成重慶中試基地等工程。
自1992年起多次參加亞洲、歐洲、美洲等地舉辦的國際建築及藝術展,其中主要包括:2000年上海雙年展,並獲得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表彰在視覺藝術領域突出和有創造性成就);作為唯一的中國建築師參加2000年在威尼斯舉辦的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999年在美國紐約ApexArt藝術畫廊舉辦個展“路邊劇場”;97-98年陸續在奧地利維也納、美國紐約PS1、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英國倫敦等地舉辦的“運動中的城市”中參展並完成部分展覽設計;1999年參加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0屆大會中國青年建築師作品展;英國倫敦AA建築學院“可大可小——亞洲建築三人展”;97年在日本大阪、98年在印度舉辦的“亞洲進步建築”展及1997年韓國光州藝術雙年展等。
主要作品
長城腳下的公社分成兩半的房子
山語間別墅
席殊書屋
貝森新文化空間
潤唐山莊集合住宅
遠洋藝術中心
北京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中心
北京大學青島會議中心
西南生物工程產業化中間試驗基地
參展情況
年在日本大阪、98年在印度舉辦的亞洲進步建築展;韓國光州藝術雙年展;年陸續在奧地利維也納、美國紐約PS1、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英國倫敦等地舉辦的'運動中的城市'中參展並完成部分展覽設計;年在美國紐約ApexArt藝術畫廊舉辦個展“路邊劇場”;年參加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0屆大會中國青年建築師作品展;英國倫敦AA建築學院'可大可小-亞洲建築三人展';年上海雙年展,並獲得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表彰在視覺藝術領域突出和有創造性成就);作為唯一的中國建築師參加2000年在威尼斯舉辦的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著作
1997年出版《非常建築》作品專集;2000年出版《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專集1、2》;
在國內的學術刊物上多次發表學術文章,並先後在法國的《今日建築》,義大利的《瞬間藝術》,日本的《新建築》,《空間設計》,西班牙的2G,美國的《進步建築》及《建築》,韓國的《空間》,《韓國建築師》,英國的《世界建築》,《AA檔案》等雜誌及美國的《慢空間》一書中發表作品及文章
語錄
為什麼中國的建築師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因為中國雖然有5000年的傳統文化,可實際上卻是個年輕的社會。沒有太多過去的集體記憶,面對當今的中國文化,誰都不知道該如何定位,更不知道建築究竟如何做才代表了現在的文化。這樣的情況下,業主和建築師之間就成了合作關係,共同摸索新的模式,因此會經常把許多事情出現許多過頭的設計,但是這種走過頭正代表了一種活力。運河岸上的院子是用建築語言對於生活方式、生活質量的一種全新釋義,整個項目打破目前比較普遍的“以建築為中心,景觀為裝飾”方式,而是使建築和樹木、水、石等元素共同構成生活的環境,使景觀和建築之間有一種模糊的界限,使居住其中者感覺到整個大自然就是一個完整大家園。
人物特色
在美國學習建築的經歷影響了他,張永和始終保持著一種有別於傳統建築師的姿態,他強調建築設計者應該像藝術家那樣對自身經歷和生活環境保持敏銳與洞察力,像小說家那樣深入細緻地觀察生活,像人類學家那樣研究人們活動的每一個細節及其意義,以此來體察人們的活動與人造環境的相互關係。於是,我們得以見到了一個經常出現在媒體上的明星張永和;一個被認為總也設計不了大房子的建築師張永和;還有一個經常在策展人和參展人雙重身份中不斷轉換的藝術家張永和。甚至在一本名為《作文本》的“建築讀本”中驚喜地發現又一個寫隨筆的張永和,一個畫建築偵探漫畫的未來作家張永和,一個對空間、城市做出深入思考的張永和。至此,我們會發現,張永和已經成為齊聚公眾媒體、藝術時尚界全部目光的角色,而這其中的言論帶動作用顯然早已超出了建築學和建築實踐的範疇。獲得榮譽
美國金鑰匙榮譽協會終身會員美國建築師協會/基金會獎學金
美國伯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築畫獎美國建築師協會印地安那波利斯分會“紙上建築”競賽榮譽獎美國密西根大學:WalterB.Sanders設計教學研究獎金1988-89美國“從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體設計競賽一等獎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佳作獎
美國建築師協會舊金山分會/舊金山建築基金會:舊金山洛杉磯3X3+9設計競賽獲勝者美國紐約建築聯盟:青年建築師論壇獎
人物點評
在這個多元化的“媒體時代”,作為一個言論焦點,張永和的作用在於:一個“中國建築師”的工作能參與國際性的活動並影響海外對“中國建築”的可能性的看法,同時也引發對中國青年建築師未來在世界舞台中出任角色的重估。軼事
被迫成為國內的理論家當年美國萊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把學院裡的年輕教師分為兩類,一類是思想家式的不傳統的;一類是關心空間和材料的傳統的。當時在這個學院教書的張永和被分在後一類,而1993年他回到國內卻以同樣的工作姿態被認為是不傳統的。
造成這種局面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他對梁思成一代和中國當代建築過度重視建築立面上表達的民族性和個性化,忽視建築中對空間和材料的探討持批評態度。隨後,在中國國內開始的建築大潮中,忽而後現代建築,忽而解構主義,各種流行思潮只是被誤讀為不同的立面效果。對此,張永和還是持批評態度,也使他不得不像一個理論家而不僅是建築師那樣捲入了中國的建築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