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倫

張柏倫

張柏倫(Chamberlain,Owen) 美國物理學家。 張伯倫是一位放射學家的兒子,1958年成為物理學教授。因為發現了反質子,於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基本信息

美國物理學家

張伯倫是一位放射學家的兒子,1941年畢業於達特學院。1942年到1946年參加了美國的核子彈研究工作,1949年在費米的指導下,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位。以後,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擔任教職,1958年成為物理學教授。 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他和謝格雷發現了反質子。為此,他和謝格雷一起榮獲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國首相

人物簡介

張伯倫(Arthur Nevile Chamber lain,1869—1940),1869年3月18日出生於英國伯明罕市的巨富之家。英國前首相,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在國際上有綏靖大師之稱。1869年3月18日出生於英國伯明罕市。1889年,伯明罕梅森學院(今伯明罕大學)畢業。1911年,當選為伯明罕市議員。四年後他當選為伯明罕市長。1916年底出任勞合·喬治戰時聯合政府中新設立的國民兵役局局長。1918年底當選為下議院議員,躋身於政界。1937年5月28日,出任首相,統攬外交大權,推行綏靖政策。1940年張伯倫被迫引咎辭職。

職業生涯

1889年,張伯倫從伯明罕梅森學院畢業,先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後到西印度群島的巴哈馬島上經營他父親創辦的劍麻種植園。張伯倫經營不善,於1897年放棄種植園,回到伯明罕,先後擔任過兩家金屬加工公司的董事和經理。1911年,張伯倫依靠家族的勢力,當選為伯明罕市議員。四年後他當選為伯明罕市長。任內因建立英國第一個城市救濟銀行而贏得某些聲望。

1916年12月,張伯倫出任勞合·喬治戰時聯合政府中新設立的國民兵役局局長,7個月後因為沒有實權而辭職。1918年底,張伯倫在家人支持下,以保守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下議院競選,當選為議員。從此,他躋身於政界,先後出任博納·勞政府和兩屆鮑德溫政府的郵電總局局長、財政大臣和衛生大臣,成為英國政界的頭面人物。

英國統治集團內部,在如何對付德國戰爭威脅的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以邱吉爾為代表的對德強硬派認為,德國的目標是控制整個歐洲,英德矛盾不可調和,戰爭正在逼近,必須加強戰備,聯合法、美及其他有關國家,組成以英法兩國為核心的“武裝的國際聯盟”,並調整與社會主義蘇聯的關係,共同對付法西斯的侵略擴張。以張伯倫為首的對德綏靖派則認為,對德國採取強硬行動會引起“普遍的歐洲戰爭”,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只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災難”而“不會贏得任何東西”,故而極力主張對德國的侵略擴張採取妥協、退讓、姑息的綏靖政策。

政治生涯

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出任首相。他自信“對歐洲整個局勢,甚至對整個世界了如指掌”,一反前任首相不多過問外交事務的作風,統攬外交大權,不讓整個內閣參與外交政策,獨斷專行,推行綏靖政策。在張伯倫主持下,英國政府逐步形成整套所謂“全面解決”歐洲問題的綏靖“總計畫”。這套綏靖計畫的戰略目標是避戰求和,穩定現狀,確保英國的霸權地位;戰略重點在歐洲;首要任務是謀求與德國、義大利法西斯改善關係,實行“友好合作”;戰略構想是通過談判和秘密交易,在不損害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用讓出自己的部分利益,出賣中歐與東歐國家的利益和犧牲社會主義蘇聯,來滿足德意法西斯奪取“生存空間”的擴張要求,並在此基礎上與德意法西斯締結廣泛的協定,達成解決歐洲問題的“總諒解”,確保西歐無戰爭,維護既得利益,鞏固已有的勢力範圍。
為了推行既定的綏靖計畫,張伯倫極力排斥打擊強硬派。上台伊始,他就立即撤換駐德大使,將主張對希特勒的擴張行動保持高度警惕、積極加強防務的費布斯撤職,換上鼓吹英德合作、被人責罵為“納粹大臣”的漢德遜為駐德大使。1938年2月20日,又迫使強硬派領袖、外交大臣艾登辭職,任命有“綏靖船上的大副”之稱的哈利法克斯勳爵為外交大臣。希特勒吞併奧地利,張伯倫也只是裝模作樣地“譴責”了幾句。

德國侵吞奧地利得逞,使希特勒的胃口越來越大。希特勒又把魔爪伸向捷克斯格伐克,提出讓蘇台德區“自治”的要求。沉湎於“拯救歐洲和平”的張伯倫早已決定把蘇台德奉送給希特勒,從捷克危機一開始就不準備“為了捷克斯洛伐克而與德國打仗”。1938年4月底,張伯倫在英法總理會談中要求法國政府不要履行法捷條約,並共同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向德國法西斯屈服。同時,拒絕蘇聯關於採取集體行動制止侵略的建議。英法會談後,張伯倫對記者發表談話:“為了和平的利益,英國贊同讓蘇台德區‘自治’。”他的所作所為使希特勒的侵略氣焰更為囂張。

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揚言要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軍事行動。德國軍隊開始大規模地向邊境集結。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立即實行軍事動員,歐洲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張伯倫按捺不住內心的恐懼,13日晚,他迫不及待地向希特勒發出一份“特急電報”:“鑒於局勢日益嚴重,我提議立即前來見你,以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我提議乘飛機來,並且準備就在明天啟程。”

1938年9月15日,張伯倫得到法國同意,拖著衰老的身軀,生平第一次乘飛機抵達慕尼黑,然後又坐火車到達希特勒的別墅所在地——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去機場或火車站迎接,只是在別墅的台階上靜靜等候張伯倫的“光臨”,這對一國政府首腦來說,的確是不平常的冷遇。張伯倫到達的當天,就同希特勒舉行會談。希特勒氣勢洶洶地恐嚇張伯倫,說什麼如果因蘇台德區問題而引起衝突,他將“準備迎接任何戰爭……決不會後退一步”。他詢問張伯倫,“英國政府是否同意割讓蘇台德區?”張伯倫當即表示贊成蘇台德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並表示把這個意見帶回英國,爭取內閣批准,並和法國磋商。他再三乞求希特勒不要使用武力,希特勒同意在“兩人再次會晤前,德方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1938年9月16日,張伯倫從慕尼黑飛回倫敦,當晚就召開內閣會議,他在同僚面前大肆鼓吹,只有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避免戰爭。9月18日,法國總理達拉第和外交部長龐納應邀到倫敦會談。在張伯倫建議下,英法兩國政府制訂了一份要求把“凡是蘇台德區日耳曼籍居民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全部領土,都直接轉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聯合方案。9月19日,英法兩國政府向捷政府發出照會,強迫貝奈斯接受這個方案。由於捷人民的惱怒和反對,9月20日,捷政府拒絕了英法建議。對此,英法政府十分惱火,威脅貝奈斯政府說,如不改變態度,就要負起“挑起戰爭的責任”。英國以不給捷援助、法國不履行法捷條約相要挾,終於迫使貝奈斯政府就範。9月21日下午,捷政府照會英法政府,“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並對捷人民發表廣播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人拋棄了。”

9月22日,這位自命為歐洲“和平使者”的張伯倫,違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意願,無視世界輿論的責難,夾著公文包,帶著英法聯合方案,登上飛機,第二次飛往德國,繼續與希特勒進行骯髒的政治交易。

這次會談在萊茵河畔戈德斯堡舉行。會談一開始,張伯倫就滔滔不絕訴說他如何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使英法政府和捷政府接受了希特勒在上次會談時提出的要求,他以為這樣希特勒就該表示滿意了,但是,法西斯的欲望是難以填平的。希特勒又向張伯倫提出了更高的要價:在幾天之內,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和警察立即撤出蘇台德區,由德國對蘇台德區實行軍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其他所有操德語的地區也要統統歸併德國。希特勒威脅說,如果這些要求遭到拒絕,“只好尋求用戰爭解決問題的途徑”。張伯倫以“調解人”身份答應把希特勒提出的戈德斯堡備忘錄轉交給捷克斯洛伐克,並要求在進行“調解”期間,德國不要使用武力。

9月25日,捷政府拒絕了希特勒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同意9月18日的英法聯合方案。9月26日,張伯倫同法國總理達拉第和外交部長龐納進行商談,發表了會談公報,聲稱兩國政府在所有問題上意見一致。當捷政府拒絕戈德斯堡備忘錄後,9月26日,希特勒發表演說,再次進行戰爭威脅,大叫什麼“如果到10月1日,蘇台德區還沒有交給德國,我希特勒將親自作為第一個士兵去同捷克斯洛伐克作戰。”隨後,德國宣布三軍總動員,大有踏平捷克斯洛伐克之勢。對希特勒的演說,張伯倫感到心神不安,他利用希特勒的戰爭叫囂,再次給捷政府施加壓力。9月28日,他給希特勒又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再次去柏林,並建議召開英法意三國代表參加的國際會議,努力使希特勒不經過戰爭,就能實現自己的要求。希特勒表示同意張伯倫的建議,立即向英法意政府首腦發出了邀請。9月29日,張伯倫為了完成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骯髒交易,第三次飛往德國。29日深夜,四國首腦舉行慕尼黑會議,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排斥在外的情況下,按事先達成的交易很快起草出會議檔案,決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及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慘遭肢解。次日凌晨l時,四國首腦在慕尼黑協定中宣布“原則上同意”為維護歐洲和平而將蘇台德區併入德國的計畫。幾個小時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布接受“慕尼黑協定”。30日早晨,疲憊不堪的張伯倫與希特勒繼續會談,簽署“英德宣言”,宣布兩國“彼此將永不作戰”,“決心以協商辦法”解決一切爭端。張伯倫對這一紙互不侵犯的宣言十分滿意,回到倫敦即得意志形地對歡迎的人們揮著那張有希特勒簽字的宣言,宣稱:“從今以後,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現在我請你們回去,在你們的床上安心睡覺吧!”

但是,受到縱容的侵略者總是慾壑難填。慕尼黑協定墨跡未乾,希特勒即下令出兵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此後不到一年,希特勒又向波蘭開刀。張伯倫政府在國內人民和世界輿論的壓力下,於9月3日對德國宣戰。張伯倫在宣戰演說中無可奈何地說:“這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可悲的日子,而對任何人都沒有比對我來說更為可悲了。我曾為之奮鬥過的一切,我曾希望過的一切,在我的公務生活中我曾信奉過的一切,都毀滅了。”張伯倫在對德宣戰的同時改組內閣,吸收強硬派的代表人物參加戰時內閣,邱吉爾擔任海軍大臣並主持軍事協調委員會,艾登擔任殖民事務大臣。張伯倫雖然仍為首相,但是影響力卻大為減弱。
德國入侵波蘭後,英國和法國表面上在履行保障波蘭安全的諾言,實際上並未出兵援助波蘭。英法軍隊按兵不動,宣而不戰。希特勒利用這種“奇怪戰爭”所提供的大好時機而於1940年4月9日對丹麥和挪威發動閃電戰,英國遠征軍在隨後發生的挪威戰役中遭到失敗。在5月7日至8日英國下議院就遠征軍的失敗及其對形勢的影響舉行的議會辯論中,艾默里議員朝張伯倫高喊:“看在廣帝的面上,走吧!”。前首相勞合·喬治則以辛辣的語調嘲諷說:“首相曾經籲請大家作出犧牲”,“現在首相應該以身作則,首先作出犧牲,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頁獻了。”德國5月10日又出動大軍進攻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直逼英法本土,英國輿論譁然。張伯倫被迫於5月10日引咎辭職,由邱吉爾接任首相職務。
1940年11月9日。抑鬱寡歡的張伯倫在英格蘭病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