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未民

張未民

張未民,男,1959年7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吉林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2013年7月擬提名為吉林省作家協會第八屆委員會主席候選人。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張未民,男,1959年7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

歷任吉林省政府辦公廳工作人員,《文藝爭鳴》編輯部主任、主編,吉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處長,吉林省文聯、吉林省作協副主席。2013.7擬提名為吉林省作家協會第八屆委員會主席候選人。

2013年7月30日當選吉林省作協主席 。

個人作品

論文

1. 世紀問題,《作家》,1999年1期

2. 東北文學的精神地理 ——從端木蕻良看東北文學,《吉林日報》,2000年7月7日

3. 松原行記(隨筆之一),《吉林日報》,2002年8月24日

4. 松原行記(隨筆之二),《吉林日報》,2002年9月7日

5. 認讀中國,享受中國,《吉林日報》,2002年10月12日

6. 文化的力量,《吉林日報》,2002年12月28日

7. 文化與文明,《吉林日報》,2003年1月25日

8. 現實精神與大地情懷 ——評電視劇《希望的田野》,《人民日報》,2003年4月1日

9. 新世紀文藝理論.媒介論,《文藝爭鳴》,2003年5期

10. 生活概念.生活轉型.日常生活的文藝學,《文藝爭鳴》,2003年6期

11. 玉米帶 ——玉米文化散論,《新文化報》,2003年7月15日整版發表

12. 中國史魂與中國英雄,《作家》,2003年11期

13. 在“林中路上” ——關於胡冬林的散文,《作家》,2004年3期

14. 現實精神與電視劇,《光明日報》,2004年5月12日

15. 東北論 ——中國時空感知下的東北,《作家》,2004年7期

東北論 ——中國時空感知下的東北,《東北史地》,2005年4-5期轉載

16. 長影的變遷 ——並及長影的“中國敘事”,《巷報》,2005年1月19日整版發表

17. 靠近偉大的戲劇精神 ——大學生戲劇的意義理解,《戲劇文學》,2005年2期

18. 新世紀,新表現,《文藝爭鳴》,2005年2期

《新世紀:文學有哪些新變化》,《文匯報》,2005年4月24日

《新世紀文學的“新表現”》,《中華讀書報》,2005年6月15日

19. 我們生命的根性 ——讀風鳴散文兼論散文的“根”,《文學報》,2005年2月17日

20. 東北釋義,《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2期

21. 關於在生存中寫作,《文藝爭鳴》,2005年3期

《在生存中寫作》,《文藝報》,2005年7月26日

關於在生存中寫作,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5年8期轉載

22. “木蘭從軍”的解讀與中國“百戲”傳統的再認識,《戲劇文學》,2005年5期

23. 是什麼“長勢喜人”? ——長篇小說《長勢喜人》的意義與一種“生存敘事”,《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6期

24. 生存性轉化為精神性,《文學報》,2005年6月2日

生存性轉化為精神性,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2005文學年選(批評卷)》,2006年3月

生存性轉化為精神性,收入《中國打工詩歌精選》,《珠海出版社》,2007年5月

25. 關於“文采”,《文采》,2005年11期創刊號

26. “底層寫作”引發思考(訪談),《文藝報》,2006年1月23日

《文情近況兩題》(有關底層文學的介紹),《當代文壇》,2007年3期

27. 開展“新世紀文學”研究,《文藝爭鳴》,2006年1期

《新世紀文學漸成文壇新潮流》,《文匯讀書周報》,2006年4月3日

開展新世紀文學研究,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4期轉載

《新世紀文學研究漸成氣候》,《文藝報》,2006年9月23日

開展“新世紀文學”研究,收入中國作協創研部編《理論評論文選(2006-2007)》,《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

28. 關於新性情寫作——有關80後等寫作傾向的試解讀,《文藝爭鳴》,2006年3期

關於新性情寫作,《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5期轉載

關於新性情寫作,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11期轉載

關於新性情寫作,《中華文學選刊》,2007年6期轉載

29. 中國文學的時間 ——關於“新世紀文學”論述的一個邏輯起點,《南方文壇》,2006年5期

30.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作家》,2006年7期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綿陽師院學報》,2006年6期轉發 (雙月刊)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收入《吉林文學作品年選》2006卷,《作家》雜誌社,2006年12月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1期轉載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1期轉載

新世紀文學的發展特徵,收入《繁榮文藝評論》 ——第六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獲獎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7月

31. 文藝的現實精神論,《文藝報》,2006年8月19日

文藝的現實精神論,收入《新世紀文藝學的前沿反思(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

32. 當代的意義,《文藝爭鳴》,2007年2期

33. 另一種文學史寫作的可能性,《文藝爭鳴》,2007年3期

34. 有關80後等寫作傾向的試解讀,《文藝報》,2007年4月

35. 呼籲開展新世紀文學研究,《文藝報》,2007年4月12日

呼籲開展新世紀文學研究,收入《吉林文學作品年選》2007卷,《作家》雜誌社,2007年12月

36. 中國新現代性與新世紀文學的興起,《文藝爭鳴》,2008年2期

中國新現代性與新世紀文學的興起,《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8年3期轉載.

中國“新現代性”與新世紀文學的興起,《新華文摘》,2008年12期轉載

37. 增量的文學,《文藝爭鳴》,2008年2期

38. 解放當代文學,《文藝爭鳴》,2008年4期

39. 東北民族的“中國”之迷,《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10期

40. 世界上牽掛著我們的那座山 ——關於郎琦和長白山攝影,《作家》,2008年8期

41. 家鄉的光影——郎琦攝影的意義,《作家》,2008年8期

42. 從奧運抵達世界,《吉林日報》,2008年8月14日

43. 從身體抵達精神,《吉林日報》,2008年8月21日

44. 從競爭抵達快樂,《吉林日報》,2008年8月28日

45. 地球上的文學,《大家》,2009年4期

46. 中國化的人生,《文藝報》,2009年6月4日

47. 新世紀以來文學的進程,《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7月31日(創刊號)

48. 中國文學的中國性和地方性,《文藝報》,2009年9月21日

49. 中國之讀,《人民日報》,2009年9月27日

50. 辯者無礙_評谷長春的雜文,《光明日報》,2009年9月28日

辯者無礙_評谷長春的雜文(全文),《作家》,2009年11期

51. 當代文學的若干問號,《文學報》,2009年10月29日

52. 何謂中國文學——對中國文學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全文),《文藝爭鳴》,2009年9期

何謂中國文學,《台灣政大中文學報》,2008年5期

何謂中國文學,《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2009年11期

何謂中國文學,《新華文摘》,2010年1期轉載

何謂中國文學,《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1期轉載

53. 新世紀以來文學的命名及其意義,《文學評論》,2009年5期

54. 寫在當代文學研究邊上的問號,《文藝爭鳴》,2009年12期

55. 新世紀以來文學的進程(修訂),《文藝爭鳴》,2010年2期

56. 想一些與生活有關的短語和詞句,《文藝爭鳴》,2010年3期

著作

1.《批評筆跡》(學術評論集)(獨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2.《新世紀文學研究(論文集)》(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

3.《新世紀文藝學的前沿反思(論文集)》(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

4.《中文文藝論文年度文摘(2007年卷、2008年卷、2009年卷)》(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2009年1月、2010年1月

5. 新狀態文學三人談,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理論批評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11月

6. 中國之讀,收入《2009年度中國最佳隨筆》,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7. 寫在當代文學研究邊上的問號,收入《2009中國文學紀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2月

9. 中國新現代性與新世紀文學的興起,收入《中文文藝論文年度文摘(2008)》,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