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軍[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張明軍[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張明軍,男,1963年7月出生,漢族,籍貫河南上蔡,全日制研究生,法學博士,教授,1982年9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明軍,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政治學科評議組專家、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上海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政黨與政治和文化大革命史;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重點、一般項目多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國家權威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等。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18日,擬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研究方向

當代中國政黨與政治、文化大革命史

承擔主要課程

政治學原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當代中國重大決策透視、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中外政黨制度比較、當代中國政治思潮

主要科研情況

1、主要著作類:

(1)專著:《當代中國政治社會分析》,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9月

(2)專著:《誤區的代價—1949—1966年中國政治體制分析》,貴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專著:《山雨欲來風滿樓——關於“文革”發動的政治體制原因分析》,名家出版社2003年

(4)專著:《鄧小平理論誕生前的醞釀》,中原農民出版社1997年4月

(5)專著:《和諧社會構建視野下黨的基層執政轉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6)合著:《中俄體制轉軌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7)主編:《政治科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8)主編:《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9)副主編:《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教育部統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副主編:《符合國情的政體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11)參編:《歷史的足跡,時代的責任》,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

(12)參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2、主要論文類: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實踐前提與創新邏輯》,《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

(2)《民主集中制的要義》,《人民日報》(理論版)2004年7月29日

(3)《關於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若干思考》,《政治學研究》2005年第3期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資源的開發》,《政治學研究》2008年第4期

(5)《90年來中國共產黨黨建思想主題的豐富與發展》,《政治學研究》2011年第6期

(6)《毛澤東關於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想及當代啟示》,《政治學研究》2013年第5期

(7)《領導與執政:依法治國需要釐清的兩個概念》,《政治學研究》2015年第5期

(8)《試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漸進發展的基本經驗》,《馬克主義研究》2009年第7期

(9)《新時期構建服務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價值及實現路徑》,《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7期

(10)《試論江澤民“三個代表”的思維創新》,《中共黨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1)《1975年全面整頓與鄧小平理論誕生前的醞釀》,《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關於鄧小平1975年全面整頓的歷史考察》,《黨的文獻》1998年第1期

(13)《論“三個代表”建黨思想的特色》 ,《黨建研究》2002年第2期

(14)《對“馬克思提出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思想”的辨疑》,《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0年第1期

(15)《建國後我國政冶文明發展中的文化制約因素》,《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第3期

(16)《正確處理利益矛盾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6年第1期

(17)《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行的制度視角分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第5期

(18)《2011年中國社會典型性群體性事件的基本態勢及學理沉思》,《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2年第1期

(19)《制度績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提升的關鍵因素》,《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第6期。

(2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發展理論的創新與完善》,《科學社會主義》2008年第8期

(21)《社會轉型期政府的確政治責任》,《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

(22)《論和諧地方政府間關係的確構建——基於府際治理的新視角》,《中國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23)《試論“文革”發動的政冶文化基礎》,《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24)《社會管理研究在中國:進路與焦點》,《學術界》2012年第1期

(25)《黨的執政資源開發必須深化黨的廉政建設》,《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第5期

(26)《馬克思語境下的公民社會及其現實意義》,《探索與爭鳴》2012年第7期

(27)《關於“兩個必然”實現的三個要素的再思考》,《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12期

(28)《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制度視角解析》,《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12期。

(29)《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關於化解目前我國勞資矛盾的思考》,《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7期

(30)《中國政黨研究的科學化訴求與範式轉換》,《理論探討》2010年第10期

(31)《政治生態變遷與中國共產黨基層執政的調適性回應》,《理論探討》2011年第5期

(32)《民生政治參與與深化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選擇》,《理論探討》2012年第6期

(33)《試論法治政府建構和有效運行的政治基礎》,《理論探討》2013年第5期

(34)《制度與文化的雙重變奏:互動與發展——兼論民生政治參與的功效》,《太平洋學報》2011年第11期

(35)《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政治決策機制的基本特徵》,《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36)《三代領導人建黨思想的比較研究》,《學習論壇》2002年第7期

(37)《堅持體制創新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徑》,《學習論壇》2004年第5期

(38)《關於“文化大革命”若干問題的再思考》,《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39)《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的政治信息傳輸和交換體制》《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40)《馬克思沒有提出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思想》,《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41)《馬克思確實沒有提出跨越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思想——答孫來賦先生》,《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42)《對“黨是領導一切的”再思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43)《試論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共黨內錯誤難以糾正的原因》,《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4)《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憲法運行機制與“文革”的爆發》,《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45)《全球化進程中中國面臨的雙重矛盾挑戰與發展戰略抉擇》,《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46)《試論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政治信息傳輸和交換體制的基本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47)《如何科學地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兼論毛澤東是否染上民粹主義色彩》,《黨史研究與教學》2000年第1期

(48)《試論五、六十年代黨內個人專斷作風形成的原因》,《黨史研究與教學》2002年第2期

(49)《1966年我國的政冶體制與“文化大革命”的發動》,《黨史研究與教學》1999年第5期

(50)《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教訓》,《北京黨史》2003年第2期

(51)《關於黨內個人崇拜若干問題的再思考》,《理論文萃》2002年第2期

(52)《20世紀60年代中期黨的決策體制與發動“文革”決定的“合法化”》,《黨史研究資料》2003年第4期

(53)《全球化與第三條道路的興起》,《國際觀察》1999年第6期

(54)《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時期陳雲關於資方人員的改造與利用思想》,《上海黨史研究》2000年第2期

(55)《民主政治建設的五大教訓》,《北京日報》(理論版)2003年4月14日

(56)《體制內維權的“結”與“解”》,《社會科學報》2012年12月日

(57)《救亡的初衷與意義深遠的啟蒙》《社會科學報》1999年5月13日

(58)《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監督制約機制的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59)《鄧小平對當代中國政治權威轉換的貢獻》,《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60)《新時期多元利益訴求阻滯的制度因素及其科學建構》,《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第4期

(6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價值及其實現策略》,《思想理論教育》2013年第1期

其他略,總計一百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