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煥[革命烈士]

張文煥,1907年7月19日出生於江西省于都縣利村鄉下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他曾入學讀書,後又輟學務農;1925年,18歲的張文煥,被父親送到于都縣城的乾陽國小繼續念書。在新的環境中,他拚命地汲取知識的營養,也了解到更多的世事風雲。社會生活中許多解不開的疑團,塞滿了他的腦海,多么渴望解開它們。

1926年11月,從廣州農講所學習結業的中共黨員丘倜等人,回到於都,成立了中共於都支部。張文煥主動向丘倜匯報了學校的情況,傾敘自己的心事和苦惱。丘倜熱情地幫助他,將《嚮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介紹給他看。張文煥如饑似渴地閱讀這些從未見過的革命書籍。在丘倜的幫助下張文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進步學生運動的骨幹,並被推選為于都縣學生會的負責人。

是年寒假,張文煥參加贛州農政訓練班學習,後根據組織的分配,回到家鄉於都南鄉開展農民運動。先後成立了“青年乾社”、“農民協會”,並擔任農民協會的負責人。領導廣大貧苦農民,開展禁菸、禁賭、捉嫖、破除封建迷信等活動。

1927年春夏,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遭到失敗,於都的工農運動進入低潮。國民黨的“清黨軍”到處抓人,全縣城鄉一片白色恐怖。隱蔽在鄉間的張文煥十分痛苦、惆悵。同年冬,他得到黨組織的通知,根據黨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精神,號召全黨展開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命。奉組織安排,他回到家鄉,宣傳發動民眾,準備舉行武裝暴動。

1928年2月29日晚,張文煥等帶領的於都南鄉2000多名臂纏紅布條的暴動隊員,手持大刀、梭標、鋤頭、木棍,向當地土豪劣紳發起了猛烈的衝擊。當晚,暴動隊伍殺掉了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陳禮洪、劉伯純,燒了他們的地契,分了他們的浮財,首戰大捷。此後,張文煥等帶領暴動隊伍,先後兩次參加攻打于都縣城。此後,又參加了“橋頭農民暴動”、靖石的“任頭暴動”、盤古山的“茶梓暴動”。張文煥的名字傳遍了於都的千家萬戶。

張文煥領導的革命活動,使國民黨反動派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欲置張文煥於死地而後快,但又無法抓到他,於是便把罪惡的黑手伸向張文煥的家。燒毀了張文煥家的房屋,將其父親抓進監獄。張文煥的母親和幾個兄長被逼背井離鄉,逃往他處。慘絕人寰的敵人抓起張文煥的叔叔,將其殺害後剖開肚皮,挖出心肝,割下腦袋,並逼著張文煥的父親挑著人頭到縣城懸顱示眾。張文煥聞訊後,悲憤交集,緊咬嘴唇,強咽淚水,把深仇大恨埋藏心底,誓向敵人討還血債!

翌年1月,中共於北特區委領導組建了贛南紅軍第十六縱隊,派張文煥任縱隊黨代表。為了擴大革命武裝,張文煥出生入死多次深入到興國壩子綠林好漢曾老四、丁撥萃的駐地,進行工作。經過耐心細緻的工作,這兩個綠林好漢帶著26支步槍、兩支手槍、兩支洋號、3000餘發子彈,參加了紅十六縱隊,投入到革命的行列。接著,張文煥又帶領部隊在興國江背洞,捉到土匪李老七,繳獲洋造步槍四支。紅十六縱隊的力量得到充實。2月初,紅十六縱隊改編為江西紅軍獨立第四團第二連,張文煥任該連黨代表。不久,紅四團開赴吉安東固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會師,之後留在興國、於都、寧都邊界地區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掩護紅四軍順利挺進閩西。

3月初,彭德懷帶領紅五軍進駐贛南與地方軍政領導聯繫後,在興國的茶嶺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攻打于都縣城,張文煥奉命回於都南鄉做策應工作。回到南鄉後,張文煥立即秘密召開赤衛隊員會議,布置配合紅五軍攻打于都縣城的任務。

6日凌晨,人們還在酣睡中,于都縣城和以往一樣沉寂。突然,北門外一聲槍響,頓時,城內城外殺聲沖天。城外的紅軍戰士登上了城牆,消滅守城敵軍,在城內赤衛隊員帶領下攻入城內,迅速包圍了國民黨軍駐地和縣政府、公安局,經過激烈戰鬥,消滅敵軍一個營和縣靖衛團、警備隊共700餘人,繳獲400餘支步槍,還繳了兩挺輕機槍。接著,戰士們打開監獄,救出被關押的貧苦工農。張文煥從救出的人群中一眼看見了被敵人折磨得不成人樣的父親。老父親一把抱住兒子的肩膀,深情地說:“崽,我不會怪你,你做得對,你就大膽地同那幫烏龜王八蛋拼到底吧,為我們窮人出口氣!”天亮後,張文煥帶著彭德懷的“天兵”解決了於都城的訊息,像插上了翅膀,傳遍於都各地。當日下午,紅五軍渡過於都河,轉入於都南鄉休整。

是年4月10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到於都,幫助地方黨組織成立了贛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于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在萬人民眾大會上,張文煥被紅四軍前委任命為縣革命委員會主席兼赤衛大隊黨代表。張文煥決心將自己的一切都交給革命、交給人民、交給黨。會後,他帶領縣赤衛大隊轉戰於都各地,打土豪,分浮財;在西鄉,成功地舉行了羅坳第二次農民暴動;在南鄉,奇襲了聚集在天子坑的禾豐靖衛團,使敵人血洗下村的陰謀成了黃梁夢。縣赤衛大隊的游擊活動,使於都的反動勢力受到嚴重威脅。於都南鄉土豪劣紳總頭目賴兆平、華藻等人在這年5月給南京蔣介石的呈文中,驚呼:“張匪文煥……現下在各鄉加緊工作,設不速為制止,誠恐遍地赤化,滋蔓難圖,地方前途何構想!”國民黨反動派到處通緝捉拿張文煥,他被迫率縣赤衛大隊轉移到祁祿山區一帶活動。張文煥化名陳日葵,利用當地紳士張甘亭和地主陳宗堂的關係,說服張甘亭捐出十多支槍,建立了祁祿山游擊隊。不久,張文煥帶領部隊開往安遠縣與杜隆奎領導的贛南紅軍第二十三縱隊合編,張文煥先後任縱隊長、黨代表;在安遠縣開展游擊戰爭,在馬嶺(現於都管轄)、莊坑(今屬贛縣)建立了鄉蘇維埃政府和游擊隊;還配合盤古山的紅二十二縱隊在茶梓、仁風、靖石一帶活動,襲擊靖衛團,鞏固和擴大了安(遠)、於(都)、贛(縣)邊境紅色區域。

1930年夏,張文煥領導的贛南紅軍第二十三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二軍第四縱隊,張文煥任縱隊長。長期從事地方武裝工作的張文煥轉入了正規紅軍部隊,隨軍長陳毅在贛南進行游擊戰爭,10月間配合紅一方面軍主力攻打吉安。11月下旬,張文煥奉命帶領部隊開往黃陂,正當他緊張地準備參加粉碎蔣介石發動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之際,不幸被誣陷為“AB團”分子而慘遭殺害。1954年全國解放後,張文煥同志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