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先[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張志先[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張志先,男,1956年10月25日出生,中共黨員、董事長、企業家,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簡介

張志先,男,1956年10月25日出生,中共黨員、企業家,

張志先張志先
張志先
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其父親為張麗誠之子張心義,張志先取祖父名諱之“誠”與父親名諱之“義”於2015年創立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事大風堂相關的文化事業。

工作經歷

1978年至1988年期間,張志先在農業銀行龍泉驛區辦事處工作;

張志先張志先
1989年到1990年他相繼在龍泉驛區計畫經濟委員會辦公室,計畫科工作;此後一直到1992年5月,曾歷任龍泉驛區政協委員,計經委副主任,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管理處、計畫綜合處副處長。

創業經歷

1992年6月到1993年1月張志先在台資東泰成都公司、成都陽光投資集團公司,任成都興龍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
2007年成立成都金觥實業有限公司。
2015年建立成都綠帆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普魯特澳洲馬術莊園。
2015年創辦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社會成就

1993年張志先率領興龍人,使龍泉鎮北邊田野煥然一新,

張志先張志先
建立了占地百多畝的興龍商貿城和陶然村一區、二區。十年間,公司累計籌集建設資金2億多元,開發商品房20多萬平方米,修建城市街道4萬餘平方米,廣場10640平方米,成為龍泉驛區房地產的知名企業。
1993年7月在興隆建設開發公司設立了物業管理部,建立售後服務保障體系,為用戶提供全面的物業管理服務,首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成立專職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規範化物業管理。

公司自1994年之後連年獲區、市級“重契約守信用”企業榮譽稱號,2000年以來連年獲省級“重契約守信用”單位稱號;1993-2001年連年分獲區、鎮“先進集體”、“精神文明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區級“優秀文明單位”;2001年被成都市技術監督局龍泉分局評為“經營質量信得過單位”。

1998年開始公司被定為區重點保護企業,開發的“陶然村”商住小區

張志先張志先
於2000年獲“成都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榮譽稱號,並被評為2001年度成都房地產業、室內裝飾業“民眾信得過企業、品牌”。總經理張志先被龍泉驛區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個人。2001年獲成都市綠化先進單位;2002年陶然村二區雅雲軒、紫雲軒被評為“成都周邊十大精品住宅”;2003年1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3月被龍泉驛區物價局、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龍泉驛分局評為區第十一屆“價格、質量信得過單位”;2003年被評為“四川省第五屆創業之星”。2005年5月陶然村二區雅雲軒、紫雲軒被評為成都周邊十大精品樓盤,成為龍泉驛唯一獲此殊榮的樓盤。

2001年張志先創辦成都金觥實業有限公司,涉足高端葡萄酒銷售代理業務。

葡萄酒葡萄酒
2007年成都金觥實業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宏達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行使澳大利亞宏達有限公司中國代表處的職能,獨家代理了澳大利亞莊凱瑞山莊(Kirrihill)、凱富酒莊(Craneford)紅門(RedDoor)系列、玫紅系列(RoseoftheValley)、貝肯莊園系列(BeecanPlace)、澳洲酒王“金火”系列(FireStation)等產品,並利用其已擁有的銷售渠道網路迅速拓展全國市場。

目前的經銷客戶分布全國各地,如北京、天津、上海、雲南、四川、廣東、廣西等地。成都金觥實業有限公司致力追求澳大利亞產品的純正品質,保證所有的產品均在澳大利亞境內原產地灌裝,原瓶原裝進口,給消費者帶來澳大利亞產品的高品質享受和悠遠的異域文化內涵。

2015年張志先成立成都綠帆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普魯特澳洲馬術莊園。

普魯特澳洲馬術莊園場外訓練圖普魯特澳洲馬術莊園場外訓練圖
莊園位於成都市劍南大道南段永安大橋南,為占地160餘畝的澳洲風情原生態農場,以英式馬術教學為基礎,與澳大利亞神奇百萬拍賣有限公司、澳大利亞達根斯賽馬實業有限公司結為國際戰略合作夥伴。2015年底正式運營,2016舉辦了弗萊婭普魯特秋季馬術聯賽,吸引了成都市7家馬術俱樂部俱參加。秋季聯賽傳承了馬術文化,傳遞了優良的競技精神,以馬會友擴大了俱樂部品牌與口碑,共同推進了馬術在成都地區的影響力與社會美譽度。以優良的服務,高端的馬術課程,以及集悠閒娛樂健身與一體的多功能性能,深受廣大客戶的好評。

同年張志先創辦四川誠義文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大風堂成立九十周年紀念作品展頒獎現場大風堂成立九十周年紀念作品展頒獎現場
誠義文化始於家風傳道,形取長輩名諱,以“大風堂”人文理念為根脈,搭建藝文平台,發掘人文風骨,傳承書畫藝術,探源中西文化,分享藝術真諦,播灑華夏情懷,弘揚民族精神,為蜀中文化走向世界服務。並於2016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大風堂成立九十周年紀念作品展”,畫展得到海內外的高度關注,國際國內媒體先後密集報導。

社會意義

張志先有著當前許多50後60後優秀企業家的普遍經歷,即知青,從政,經商。
張志先張志先
但略有不同的是,他最後選擇了文化事業,其創立的四川誠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集中表現和發掘張善子、張大千昆仲的愛國情懷,藝術寓意以及忠孝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弘揚大風堂精神”,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

抗日戰爭時期,張善子被推舉為中華全國美術抗戰協會主席,病骨支離堅持文化抗戰,不僅動員賣掉了家族產業——三弟張麗誠苦心經營的布店。此後張善子受聘為國民賑濟委員會委員,攜帶與張大千共同創作的180餘幅畫,遠歐美募捐。所得20餘萬美元全部捐給祖國,以至於竟無路費回家。“載譽歸來,蕭瑟若斯”。歸國僅十五天,就病逝於重慶歌樂山寬仁醫院,終年58歲。為國事操勞而逝以後,重慶3萬多人弔唁他,國民黨革命老前輩、著名書法家于右任以“名垂宇宙生無忝;氣壯山河筆有神”的輓聯為其送行,著名愛國將領張治中也送“載譽他邦,花苑千秋正氣譜;宣勞為國,藝人一代大風堂”輓聯,精準的概括了張善子,憂國憂民勇猛精進的一生。

僅從藝術而論,張善子和張大千所締造的“大風堂”,已經歷九十載春秋,

張志先張志先
培育各代弟子有數百人之多,不少門人取得了相當高的藝術造詣,為東方繪畫藝術登頂世界文化殿堂做出了重大貢獻。這對於傳播民族文化,圓中國夢的當下而言,也同樣具有深刻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