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駿

張德駿

張德駿(1922- ),男,農業工程學家,教育家,農業機械專家。中國高等院校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業和農業工程學科創始人之一,參與新中國首批農機具的設計製造,研製出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提倡並積極開展土壤農機系統力學研究,為中國的農業工程、農業機械科研、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張德駿 張德駿

張德駿,教授。北京人。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1947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業工程碩士學位。建國後,歷任第一機械工業部農機研究所工程師,吉林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農業機械系主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專於土壤農機系統力學、農業系統工程。撰有論文《土壤--工作部件半無限系統有限元分析中的等參模糊元》,編有《農業系統工程學》。

生平事跡

張德駿 張德駿

1922年2月22日 出生於北京,原籍江西省波陽(鄱陽)縣。1938-1939年 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學習。

1939-1942年 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2-1945年 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任助教。

1945-1947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業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

張德駿1947-1948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加州工廠、農場實習、工作。

1948-1949年 任上海前中國農業機械公司設計處副工程師。

1949-1954年 任華北農業機械總廠工程師、設計科科長。

1954-1956年 任北京一機部農業機械研究所工程師。

1956-1966年 任吉林工業大學教員、副教授,農機教研室主任,農機系副主任。

1976-1993年 任吉林工業大學教授、農機系主任、名譽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農機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1993年10月 退休。

事業經歷

初期

張德駿 張德駿

張德駿,1922年2月22日生於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年輕時跟隨父母到過很多地方,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產生無限深情,1937年在上海高中讀書時,親眼目睹日本侵略軍在中國領土上橫行霸道的情景,深為祖國的貧窮落後、受人欺凌而痛心,立志要走一條科學救國之路。1938年,以優異成績被西南聯合大學錄取。“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西南聯合大學校歌),正是在這個顛沛流離的戰火中的“茅屋”大學,張德駿開始了他的大學學生生活。他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刻苦學習,成為本專業的佼佼者,1942年獲得學士學位,並在西南聯合大學任助教。

求學

張德駿 張德駿

1944年,張德駿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出國留學生,準備到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報考專業時,他請教老教授劉仙洲先生,老教授深情地對他說:“報農具學吧!中國四萬萬人口,百分之八十是農民。他們一年到頭臉朝黃土背朝天,一顆汗珠滴八瓣,使用著落後的工具,非常辛苦。中國要強大興旺,必須解放生產力。”於是,他欣然接受了老教授的建議,報考了農具學,決心要改變中國農業機械落後的面貌。1945年在他臨出國前,同學為他留言寫到:“祖國啊,我熱愛著你,連你所有的瑕疵”。這句話再一次震撼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一直作為他的座右銘,激勵他早日學成回國,報效祖國。

吉林大學學報194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獲農業工程碩士學位。身在異國他鄉,仍關心著中國農業發展出路,他和幾個留學青年一起向上海的《觀察》雜誌投稿,倡議在中國建立示範農場,使中國逐步實現農業機械化。1948年6月,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國。

1949年10月,他應老師劉仙洲先生(當時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之邀,到北京參加創建新中國第一個農業機械廠——華北農業機械總廠(現北京內燃機總廠),被聘任為工程師,設計科科長。他帶領科技人員艱苦奮鬥,開發新產品。親自下車間、下農村,同工人農民一起反覆試驗,設計生產了近十種農具,使該廠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

工作

1954年他又被調到原一機部農業機械研究所,承擔了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試製工作,被任命為主任工藝師。在資料緊缺、設備落後的情況下,他刻苦鑽研,虛心向工人師傅請教,攻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試製出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1955年該產品通過鑑定,獲得國家機械部一等獎。

1956年10月,他從北京調到新創建的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現在的吉林工業大學),參加籌建中國高等工科院校的首批農業機械設計專業。他籌建了農機教研室和農機實驗室。從1960年開始招收並培養碩士研究生,

1981年被首批批准為農機設計製造學科的博士生導師,成為中國最早的博士生導師之一。40多年來培養了研究生4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0多名。

1960年他針對當時世界農機學術界對農機和土壤的作用關係規律的掌握尚有很多未清楚的方面,提倡並積極開展土壤農機系統力學的科學研究工作。1978年在中國的農業科學研究領域,創建和開拓了農業系統工程學科研究方向,為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健康發展,引入並採用系統分析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成為中國把系統工程理論引入到農業領域最早的學者之一。

教學成果

張德駿任教42年,培養的學生大多數都成了農機部門的技術骨幹,有的還擔任了重要的領導職務,為中國的農機工業作出了貢獻。他為培養人才,發展農機專業傾注了心血。他幾次出國,只帶回了兩“大件”——兩台微機,一台贈給了學校,一台贈給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

張德駿曾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吉林省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曾先後三次應邀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和教育考察。1987年他成功地主持召開了首次農業系統工程國際學術會議。

科學成就

中國農業工程學科奠基人之一

農業工程作為一門技術具有很久遠的歷史。人類自有了農業生產就有了農業工程技術。中國的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農民就有了創造工具、整治農田的技能。歐美國家一般認為農業工程是從1910年內燃拖拉機的問世開始。“農業工程”一詞在20 世紀以前在歐美各國僅偶爾被使用,到20世紀初美國一些高等學校均建立了農業工程系,1907年在美國成立了美國農業工程師學會,從此“農業工程”這個辭彙才在世界上逐漸得到承認。1930年在歐洲也成立了國際農業工程學會。

1948年當時在美國學習農業工程的30名留學生在加州斯托克頓城(Stockton)發起成立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張德駿正是這30名留學生之一。當時在會上一致通過在美國先成立籌備組,待多數發起人回國後即行在國內成立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後來,張德駿和其他人一道帶著對祖國的滿腔熱情,帶著要振興祖國的農業工程的豪情壯志,陸續回國。但當時正處於新舊社會大變革時代,成立學會的事暫時擱置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1956年成立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張德駿成為新中國農機事業的開拓者,20世紀70年代,經過30年的實踐對中國農業發展的經驗進行總結,感到我們在學科上分得過細,容易造成互相分離、互相脫節現象,強烈提出“農機與農藝結合”問題,深感有建立和發展綜合性農業工程學科的必要。經何憲章、張季高等建議,1979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同時成立國家科委農業工程學科組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1979 年11月14日至20日在杭州舉行了國家農業工程學科組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成立大會。張德駿積極地投身於中國的農業工程學會工作,擔任了第一屆農業工程學會理事,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副理事長,以及其後的名譽理事長等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的成立對中國的農業現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首批農業機具的設計製造者

1949年初,北京解放後,華北人民政府農業部為了儘快發展農業,決定建立新中國第一個農業機械廠——華北農業機械總廠(現北京內燃機總廠)。當年11月張德駿正在上海的中國農業機械公司設計處任副工程師,接到老師劉仙洲教授的邀請,讓他到北京參加農業機械廠建設的時候,他毅然投身於創業者的行列,來到了北京,擔任了該廠的工程師、設計科科長。進廠後,張德駿首先在設計科內建立了設計室、試製車間和試驗農場。並在工作中,建立健全了農機新產品的設計研究新體制,為後來的產品設計、開發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短短的4年內,他和同事一起設計試製了多種農機新產品,如七吋步犁(當時農民愛稱北京紅犁)、雙輪雙鏵犁、三齒耘鋤等多種適用農具,並投入成批生產。張德駿也先後擔任了搖臂收割機和三刀割草機的主任設計師,他親自同科技人員一起下車間、到東北農村,進行試驗改進,使得這兩種機器及時投入批量生產,為中國農業機械產品開發、起步做出了重要貢獻。1953年他被光榮地評為廠先進工作者。

聯合收割機

研製出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

張德駿的管理和創造才能在工作中顯露出來,1954年,他被調到當時的一機部農業機械研究所不久便被任命為主任工藝師,承擔了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試製工作的重任。聯合收割機是農業機械中最複雜的機械之一,它結構複雜,涉及面廣,要求設計和製造水平較高。在當時的條件下,試製這樣的龐然大物,肯定是困難重重。正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張德駿克服了資料短缺、設備落後的困難,刻苦鑽研,潛心收集國內外有關資料,虛心向工人師傅請教,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當時,聯合收割機的兩個鐵輪很大,有近2米高,沒有大型卷板機很難做出來。他就同鍛工和試製車間工人一起研究,提出了做一個簡單的模壓工具,分幾段下料,分段加熱模壓,然後拼焊成型的方法。在其他科技人員和工人師傅的密切配合下,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試製出中國第一台聯合收割機。1955年該產品通過鑑定,獲得一機部新產品試製成功一等獎。張德駿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農業機械新產品試製程式”,在農機行業中推廣套用,對中國後來的農機新產品試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創建中國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業

1956年10月,張德駿服從工作需要,來到新創建的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現在的吉林工業大學),負責建立中國高等工科院校頭一個農業機械設計專業。他領導建立起農機教研室和農機實驗室以及農機系。並與其他教師一起歷盡艱辛,在一年的時間裡就為農機專業的首屆學生開出了收穫機械(張德駿親自主講)、耕種機械、農業學、農機試驗學、特種機械等農機專業課程,探索和完善了農機專業教育的教學體制。他在系裡擔任領導工作達30餘年,始終強調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1958年秋,他組織指導畢業設計工作,在半年的時間內與吉林省農機研究所合作完成了“東北成套壟作機械(8種機型)”的設計試製工作,使學生得到了開發農機新產品的實際鍛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在工作中教導學生與工人、農民相結合,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為此張德駿在1960年被評為長春市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自1960年以來,張德駿以淵博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先後為學生開設了耕種機械、收穫機械、農機工藝學、耕作土壤力學、農業系統工程、專業英語等多門課程。他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也在進行不斷的探索,他是1981年國家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導師。

在張德駿的領導下,吉林工業大學農業機械學科蒸蒸日上,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1960年即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被國家批准為首批碩士、博士授權點之一,1987年被批准為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國家唯一重點學科,1988年設立農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在人才培養方面為中國的農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積極開展土壤農機系統力學研究

農業機械是以有生命的物質為對象的機械,因此它的研究、設計必然聯繫到生物學特性、生物生長發育的過程、生物與環境的關係、農業物料、土壤、水等諸多方面。農業機械本身已構成一個複雜的系統,而土壤、生物、農業機械之間又構成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系統。要進行土壤工作部件的研究、設計,必然涉及到它們之間的作用規律。1960年,張德駿在進行科研和講授耕種機械課程的時候,注意到當時世界農機學術界對農機和土壤的作用關係規律的掌握尚有許多未知數。因此,張德駿積極提倡和開展土壤農機系統力學的科學研究,目的是想解決與土壤有關的耕作部件的設計方法問題。在1960-1985年期間,他主持開展了一系列該方向的科研課題,包括:①犁體六分力;②半懸掛犁機組平衡;③土壤與耕作部件相互作用研究(1983年被評為校一等獎,並獲一機部1984年科技進步三等獎);④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和半懸掛犁機組配套時動力學特性研究;⑤高速犁體曲面計算機輔助設計(獲一機部局級一等獎)。

在土壤的特性參數研究中,張德駿創製了一種行之有效的六分力測試元件——擴展八角環犁體六分力測力感測器,它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允許的干擾誤差,又具有良好的垂直力靈敏度,並使用這種元件測得了部分東北典型土壤的犁體受力特性數據。

土壤切削理論

國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土壤切削理論的研究,通常採用了剛體靜力學或塑性極限平衡方法進行研究,雖然在土壤阻力等問題的預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無法得到完整的定量分析資料,部件設計仍然依靠大量的田間和室內試驗獲得的數據。國外在研究土壤農機系統問題中曾用相似理論和模型試驗的方法研究耕作部件在砂土、黏土中的性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沒有解決在動態狀態下模型實際存在的畸變問題,從而影響了實驗精度。張德駿運用傳統室內試驗方法獲取了滑刀式開溝器和圓盤開溝器的水平及垂直阻力數據並給出了回歸方程式,填補了國內開溝器工作阻力實驗研究的空白,為播種機開溝器的設計提供了重要設計數據。採用相似理論和模型試驗方法,獲得了雙翼中耕鏟工作阻力與其工作參數與土壤參數的相互關係式,為中耕鬆土鏟的設計提供了參考資料。採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運用土壤的非線性彈性的力學模型及彈塑性土壤模型解決了土壤的二維切削問題的定量分析,這是國內採用近代計算力學解決土壤切削問題的首次嘗試。用這種方法在二維問題中獲得合理的結果為進一步推廣到三維動態分析,從而為耕作土壤力學提供有效測量的定量研究方法打下了基礎。張德駿的這些研究成果為中國農機土壤力學開闢了新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用於指導實踐的理論,為中國在該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開拓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科新方向

張德駿經過多年農機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深感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引入和採用系統分析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才能事半功倍。1978年開始在吉林工業大學開闢了“農業系統工程”的研究方向,成為中國把系統工程理論引入農業工程最早的學者之一。首先他撰寫了多篇論文,編寫了教學講義,為研究生開出了“農業系統工程”選修課,帶領研究生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時舉辦了吉林省“農業系統工程”培訓班。1985年張德駿所在吉林工業大學被批准為農業系統工程學科的碩士授予單位,並在農機設計製造博士點的農業系統工程研究方向培養博士生。同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立農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由張德駿擔任主任委員。1987年“農業系統工程”教材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受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的委託由張德駿主持籌辦在長春召開了首屆農業系統工程國際學術會議,該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獲得了國內外的好評。20世紀90年代初,張德駿主持開展了“農業系統不確定性DEA(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及奶牛場效益分析專家系統”、“現階段農機工業巨觀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等項研究,前者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獎,後者也於1997年1月完成了成果鑑定。該學科所進行的“松遼地區少耕技術與少耕機械化系統”已產生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農業部一等獎,“田間作業農機系統最佳化”、“拖拉機耕作機組的系統分析”、“吉林省農業工程技術發展戰略研究”等理論研究成果,也正用於指導生產實踐,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教育教學

為人師表,嚴謹治學

張德駿在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處處體現一個共產黨員的模範作用。他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並經常閱讀黨內刊物如《瞭望》等,理論學習時間從不遲到早退,幾十年如一日,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追求。

張德駿深刻認識到知識分子要深入實際,深入工農,研究社會,了解國情,理論聯繫實際,並在實踐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植根於工農民眾之中,從民眾身上攝取營養和智慧。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對學生強調堅持實踐、與工農結合的重要性。他堅持帶學生到工廠、農村搞畢業設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張德駿教書育人,不僅教學生科學技術知識,還教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學生中出現了搞農機太苦不願意學農機的想法。他就深入到學生宿舍,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理解,和學生談心,學生們深受感動,穩定了專業思想,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他利用出國的機會,積極與留學生接觸,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儘快學成回國,並經常與他們保持聯繫。他對自己所指導的研究生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個試驗方案、實驗數據,他都要仔細研究。學生的每一篇畢業論文,他都會仔細、認真地閱讀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淵博知識、實際行動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評價

張德駿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但他還是平易近人,教師有事都願意找他談心,甚至教師的家屬有事也願意與他談。他主動關心身邊的教師、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問題。他發現有一位學生只顧學習而不過問家裡的事情,引起了家庭矛盾,他就在指導這位學生業務的同時,也指導他如何處理好家庭關係;有位同志的愛人突然得了腦血管病,張德駿不僅抽空前去探望、安慰,又讓自己的愛人到醫院慰問和照顧,使該同志深受感動。

張德駿為中國的農機科研、教育事業工作了50多年,退休後,仍然時刻關心著學校的學科建設。1997年,他去美國探親,時值學校進行體制改革,學科調整。他得知後,從美國寫來了一封長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傾注了老一輩的熱切期望。當教師到他家拜訪,他都會談起學校的事情,一些教師曾說:“張老師雖退休在家,但對學校的事情知道的比我們還多”。是的,張德駿確實做到了‘壯心不已’,‘志在千里’,以永遠進取的精神不斷努力,生命不息貢獻不已。

主要論著

1 張德駿。關於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幾點意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84 (2):76~81

2 張德駿。農業系統工程國內外發展水平及今後在我國開展的意見。農業工程學報,1985(2):14~26

3 Zhang De jun,et al。An Approach to 3-D Nonlinear FE Smulative Method for Investigation of Soil-tool Dynamic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Dynamics,Aubum,Alabama,June 1985:412~427

4 張德駿。農業系統工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5 Zhang De jun。Rec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ystem Emgineer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Systems Engineering。Changchun,China,AUGUST,1987:7~11

6 張德駿等。拖拉機與犁耕機組的動態性能預測評價及最佳化。農業機械學報,1988(2):1~10

7 張德駿等。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及其在奶牛場生產效益分析中的套用。農業工程學報,1994(1):7~15

8 張德駿等。中國農村種植業生產經濟系統的灰色關聯辨識與分析。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1995(2):106~1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