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姓名:張徳常
性別: 男
出生日期:1978-08-23
出生地:山東濟寧
身高:168cm
體重:56公斤
項目:賽艇
奧運會報名項目:賽艇
最好成績:2008年 世界盃琉森站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二
身份: 運動員
位置/職位: 舵手
教練: 劉顯斌
註冊單位: 山東
個人愛好: 籃球,上網
教育背景: 本科
運動經歷
1996年6月山東省賽艇隊,教練谷心誠
2001年底進入國家賽艇隊,教練是彭希記
主要成績
2001年 九運會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冠軍
2002年釜山亞運會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冠軍
2007年 世界盃第一站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三
2007年 世界盃第二站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二
2007年 世界錦標賽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六
2008年 世界盃第一站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三
2008年 世界盃琉森站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第二
人物特寫
在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長長的名單中,舵手張徳常是一個不起眼的名字。但是他的身上,又有很多不同尋常的地方。他是唯一一個沒有過人運動素質的運動員;唯一一個通過全國選拔走出來的"民星";更重要的是,他可能成為第一個創造歷史性突破的中國男子舵手。
在狹長的八人賽艇上,張徳常已經吶喊了十三年。而今,夢想正在離他越來越近。
“為了奧運,再減兩公斤”
盛夏的海林,天亮得特別早。
凌晨4點多,在中國大多數地區還在熟睡的時候,太陽已經照在波光粼粼的蓮花湖上了。上下翻飛的燕子,在奔忙著尋覓自己的早餐。
張徳常起得和燕子一樣早。他第一個走出房間,感覺一下外面的天氣,看看湖裡的水面,然後把訓練條件反映給教練。得到教練的回覆之後,他再通知八位槳手下水,或者是鍛鍊體能。
找到張徳常很不容易。位於牡丹江市的海林水上訓練基地,建在蓮花湖邊。一座外表毫不起眼的大院,便是中國賽艇隊備戰奧運的場所。這裡距離天下聞名的威虎山不遠,汽車在森林掩映下的公路上七轉八轉了一百多公里,才到達目的地。而且忙於備戰奧運的張徳常,幾乎沒有什麼時間接受記者的採訪。
“我早上一般5點多起床,6:00-7:00下水晨練一個小時;上午9:00-11:30訓練;下午3:30-6:30訓練;晚上8點以後做40分鐘拉伸活動。”一天七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在他看來已經習以為常;訓練之後,他還要擔負起清洗保養賽艇、槳葉的任務。“辛苦?一點都不覺得累。”張徳常說。
他的動力,來自於多年的奧運夢想。這艘長達17米的八人賽艇,承載著這個九人團隊對北京奧運的渴望。舵手張徳常,用高亢激昂的號子,指揮著八位身高力大的槳手前進,一步步沖向終點。他的眼中,也見證了男子八人賽艇不斷前進的過程——中國八人單槳有舵手項目以前從沒進過奧運前6名;但近年來成績一路飄紅,世界盃阿姆斯特丹站和琉森站男子項目上,中國賽艇隊兩次奪得銀牌。“我們衝擊獎牌非常有希望,但是大家有更高的目標——奪得金牌!”張徳常興奮地說。
為了自己的奧運金牌夢,八人艇的弟兄們幾乎是玩兒命般地練。不敢有一點點鬆懈。張徳常對自己的要求比以前也更加嚴格了。除了日常訓練中準確傳達教練的戰術意圖之外,他還要在生活上照顧八位槳手,提醒他們注意身體狀態。有些思想問題也要和這些小兄弟們交流溝通。“細節決定成敗,奧運會上所有的對手訓練都很辛苦,實力也非常強大。只有不出錯誤,才能有好的結果。把細節做好,是舵手的責任。”張徳常說。
在自己的體重上,張徳常同樣是“斤斤計較”。按照奧運會的規定,舵手的體重不得低於55公斤,而已經瘦得皮包骨頭的張徳常,正好到了55公斤的“黃金底線”。不過他還不太滿足,他告訴記者自己準備減到53公斤。“奧運會稱體重時給自己灌上兩公斤水,上艇前排出來,給弟兄們減一點負擔。”
“你還能減肥?”記者看著他那單薄的身體,有些吃驚。
“中午穿上雨衣,在太陽底下跑步,然後儘量少吃飯,能減下來。”他神情自若地說。
“奧運舵手激勵了我”
跟其他運動員不同,賽艇舵手的武器不是發達的四肢或者靈活的身手,而是鎮定的心理素質、富有感染力的號子。他是艇上的大腦中樞,控制著槳手們的節奏和士氣。這個位置,非專業運動員經過訓練,一樣能夠勝任。
為了尋找最好的舵手,水上運動中心和各級媒體合作,掀起了歷時一年多的“奧運舵手”選拔活動。由齊魯晚報選送的張徳常,在數萬名對手的重重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贏家。
其實,張徳常在參加選拔之前,就是國家隊的現役舵手,沒有必要參加選拔。“其實當時我心裡有些矛盾,按照當時的情況看,即便不參加選拔,也能保證自己的主力舵手位置,選上來的人可能會作為我的替補。但是思量再三,我還是決定去參加選拔,我相信既然我是最好的,就不怕跟別人比。”
誰也沒有想到,這次選拔給張徳常的震撼,出乎意料地大。
本來張徳常以為憑藉自己十幾年的專業經驗,以及在國家隊練出來的過硬本領,足以應付這些看起來比較基本的選拔賽。但是很多選手們的良好素質,讓他大大吃了一驚。“咱們晚報選出的山東老鄉們個個都是好樣的,大鬍子林忠平、小帥哥亓克;還有那幾個小姑娘趙翀、王辰、司桂瑩,水平都很不錯。如果他們來做奧運志願者,我們或者還能見面呢。”張徳常對這些人記憶猶新。
張徳常說,選拔奧運舵手這個活動,對他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激勵。首先,他看到的是普通民眾對參與奧運的巨大熱情。許多人都是拋下學業、事業來參加比賽的,根本不求任何回報,“我們專業的運動員,更應該有奉獻的精神”。其次,來自社會選手的競爭力相當強,“他們的外語能力、知識底蘊,以及社會經驗全面占優,這對於一個舵手而言非常重要”。
“奪了金牌回家看女兒”
在很多普通人看來,張徳常的生活顯得刻板而單調。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賽艇隊的幾個基地度過,呈現在眼前的,永遠是那三塊熟悉得無以復加的水面。每年他都會像候鳥一樣,夏天在牡丹江海林,春秋在杭州千島湖,冬天又來到雲南。
7月10日這天,一條好訊息讓張徳常樂得合不上嘴——他的女兒降生了。年屆三十,初為人父,張徳常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這個父親能做的,也只是匆匆打個電話回家問問情況,然後喊著號子,指揮著長艇衝進蓮花湖的碧水之中。
“欠家裡的情分早就還不上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老婆和家人也能理解。”張徳常有點無奈地說。他和妻子結婚7天就去了國家隊,之後的兩年僅僅回家不到20天;有一年過春節,一家四口人分在了四個地方,氣得老婆大年夜哭了半宿……
張徳常是濟寧人,目前定居在日照。從北京往回趕,並不算太遠。其實他也很想回家看看。不過一切計畫,都是訓練比賽放在前面。“8月3日,我們要從這裡到北京參加奧運會。16日、17日決賽結束之後,我們還要在奧運村住到比賽結束。然後隊伍才可能放假,回到家估計要9月了吧。她媽媽每天都拍照片發給我,我可喜歡這小傢伙了,有時候做夢能夢到她,真盼著早回去見她一面,仔仔細細看看她。”
“女兒叫什麼名字?”
“沒起呢,等我奪了冠軍再好好想想吧!”
“ 給女兒帶點什麼禮物?”
“奧運金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