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年9月,張希進入吉林大學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得分析化學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7月)、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7月) 。
1989年9月,作為吉林大學化學系-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師從沈家驄院士、H. Ringsdorf教授。
1991年8月,前往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學習(-1992年11月)。
1992年12月,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講師(1992年12月-1994年10月)、教授(1994年10月-2003年12月)、博士生導師(1996年10月-2003年12月)。
1993年1月,進入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跟隨鄒廣田院士進行博士後工作(-1994年12月)。
1994年,入選原國家教委“優秀跨世紀人才計畫”。同年獲得霍英東青年基金。
1997年5月,擔任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4年3月)。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9年3月,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04年,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化學部 。
2008年,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2014年)。
2011年6月,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同年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
2013年,擔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2014年) 。
2014年7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主任(-2018年3月)。12月,出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6年10月21日,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同年當選美國化學會會士 。
2018年2月,被任命為第八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
2018年12月13日,被任命為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副部長級)。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希是清華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在超分子組裝與聚合物薄膜方面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展了基於分子間不同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組裝方法,實現了多種構築基元的有序組裝,並用以製備有機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於弱相互作用的協同效應,構築了穩定的組裝體系通過微環境調節,製備了可逆功能超分子材料。基於單分子力譜技術,研究聚合物的界面結構和表面黏附力,為從單分子水平認識分子結構、超分子結構及組裝驅動力提供了實驗依據 。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時間 | 項目名稱 | 名稱 | 來源 |
2004年 | 有機、聚合物體系的層狀組裝與功能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張希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多篇,應邀為國內外出版的8本專著各撰寫一章 。
Zhang, X; Shi, F; Niu, J; et al.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from structural control to functiona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8, 18(6): 621-633
Zhang, X; Shi, F; Yu, X; et al.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as matrix for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gold clusters: toward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4, 126(10): 3064-3065
Gao, J; Liu, F; Liu, YL; et al.Environment-Friendly Method To Produce Graphene That Employs Vitamin C and Amino Acid.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0, 22(7): 2213-2218
Zhang, X; Chen, H; Zhang, HYLayer-by-layer assembly: from conventional to unconventional method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7,(14): 1395-1405
Zhang, X; Wang, CSupramolecular amphiphile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1, 40(1): 94-101
Wang, Yapei; Ma, Ning; Wang, Zhiqiang; et al.Photocontrolled reversible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of an azobenzene-containing surfactant with alpha-cyclodextrin.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7, 46(16): 2823-2826
Wang, Chao; Wang, Zhiqiang; Zhang, XiAmphiphilic Building Blocks for Self-Assembly: From Amphiphiles to Supra-amphiphil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2, 45(4): 608-618
Wang, LY; Wang, ZQ; Zhang, X; et al.A new approach for the fabrication of an alternating multilayer film of poly(4-vinylpyridine) and poly(acrylic acid) based on hydrogen bonding.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1997, 18(6): 509-514
Yang, Liulin; Tan, Xinxin; Wang, Zhiqiang; et al.Supramolecular Polymer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s. Chemical Reviews ,2015, 115(15): 7196-7239
Ma, N; Li, Y; Xu, HP; et al.Dual Redox Responsive Assemblies Formed from Diselenide Block Copolym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132(2): 442-
Shi, F; Wang, ZQ; Zhang, XCombining a layer-by-layer assembling technique with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gold aggregates to mimic the legs of water striders. Advanced Materials ,2005, 17(8): 1005-
Wang, Y; Xu, H; Zhang, XTuning the Amphiphilicity of Building Blocks: Controlled Self-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for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28): 2849-2864
Liu, YL; Yu, Y; Gao, JA; et al.Water-Soluble Supramolecular Polymerization Driven by Multiple Host-Stabilized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0, 49(37): 6576-6579
Zhao, N; Shi, F; Wang, ZQ; et al.Combining layer-by-layer assembly with electrodeposition of silver aggregates for fabricat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Langmuir ,2005, 21(10): 4713-4716
Yu, X; Wang, ZQ; Jiang, YG; et al.Reversible pH-responsive surface: From superhydrophobicity to superhydrophilicity. Advanced Materials ,2005, 17(10): 1289-
Yang, Hui; Yuan, Bin; Zhang, Xi; et al.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t Interfaces: Host-Guest Interactions for Fabricating Multifunctional Biointerfac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4, 47(7): 2106-2115
Liu, Yiliu; Wang, Zhiqiang; Zhang, XiCharacterization of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2, 41(18): 5922-5932
Shi, F; Niu, J; Liu, JL; et al.Towards understanding why a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is needed by water striders. Advanced Materials ,2007, 19(17): 2257-
Sun, JQ; Wu, T; Sun, YP; et al.Fabrication of a covalently attached multilayer via photolysis of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ed films containing diazo-resin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1998,(17): 1853-1854
•學術交流
截至2016年,張希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和大會報告200多次 。2012年6月24-29日,應邀參加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召開的第44屆世界高分子大會,並以“單分子力譜與高分子作用”為題做了一小時的大會報告 。2016年8月21-25日,應美國化學會邀請中國化學會代表團參加美國化學會第252次年會,並被授予美國化學會會士證書 。
部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時間 | 地點 |
1994.8-1994.10 | 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訪問學者 |
1995.1-1995.3 | 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訪問學者 |
1996.11-1997.2 | 德國Muenster大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教授 |
1998.2 | 香港大學化學系訪問教授 |
1998.11-12 | 德國Muenster大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教授 |
2000.8-9 | 德國Muenster大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教授 |
2001.10 |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化學系訪問教授 |
2001.11 | 荷蘭Twente大學高分子材料與技術系訪問教授 |
2001.11-2002.1 | 德國Muenster大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教授 |
2003.9 | 比利時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訪問教授 |
2004.12 | 美國Harvard 大學訪問教授 |
2005.2 | 荷蘭Twente大學MESA+納米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
人才培養
截至2017年,張希一共培養博士生50多名,碩士10多名,出站博士後10多名。1997年獲得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特等獎”。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第八屆“良師益友”。具體培養學生的信息如下 :
姓名 | 畢業時間 | 學位 | 姓名 | 畢業時間 | 學位 | 姓名 | 畢業時間 | 學位 | ||
王波 | 1996年 | 碩士 | 白世龍 | 2005年 | 碩士 | 劉志華 | 2011年 | 博士 | ||
薄志山 | 1997年 | 博士 | 陳歡 | 2006年 | 博士 | 蔣振華 | 2011年 | 博士 | ||
李宏斌 | 1998年 | 博士 | 許華平 | 2006年 | 博士 | 萬鵬博 | 2011年 | 博士 | ||
孫軼鵬 | 1998年 | 博士 | 趙楠 | 2006年 | 碩士 | 王朝 | 2011年 | 博士 | ||
王力彥 | 1999年 | 博士 | 於曦 | 2006年 | 碩士 | 吳光鷺 | 2012年 | 博士 | ||
熊輝明 | 2000年 | 博士 | 石峰 | 2007年 | 博士 | 邢義波 | 2012年 | 碩士 | ||
張麗 | 2001年 | 博士 | 石味青 | 2007年 | 博士 | 張佳瑋 | 2013年 | 博士後 | ||
孫俊奇 | 2001年 | 博士 | 劉傳軍 | 2007年 | 博士 | 劉一流 | 2013年 | 博士 | ||
吳濤 | 2001年 | 碩士 | 馬寧 | 2007年 | 博士 | 易宇 | 2013年 | 碩士 | ||
鄒釤 | 2001年 | 碩士 | 楊巡宇 | 2007年 | 博士 | 李飛 | 2014年 | 博士後 | ||
鄒勃 | 2002年 | 博士 | 魏浩 | 2007年 | 博士後 | 楊輝 | 2014年 | 博士後 | ||
張文科 | 2002年 | 博士 | 尹守春 | 2008年 | 博士後 | 丁岩 | 2014年 | 博士 | ||
霍峰蔚 | 2002年 | 碩士 | 牛嘉 | 2008年 | 碩士 | 韓朋 | 2014年 | 博士 | ||
許巧兵 | 2002年 | 碩士 | 劉贊 | 2008年 | 碩士 | 劉凱 | 2014年 | 博士 | ||
付昱 | 2003年 | 博士 | 宋波 | 2009年 | 博士 | 楊柳林 | 2015年 | 博士後 | ||
王馳 | 2003年 | 碩士 | 蔣玉貴 | 2009年 | 博士 | 王廣通 | 2015年 | 博士 | ||
崔樹勛 | 2004年 | 博士 | 王亞培 | 2009年 | 博士 | 任慧峰 | 2015年 | 博士 | ||
仇登利 | 2004年 | 博士 | 陳森林 | 2009年 | 博士 | 譚欣欣 | 2015年 | 博士 | ||
王明鋒 | 2004年 | 碩士 | 陳曉欣 | 2010年 | 博士後 | 徐江飛 | 2016年 | 博士後 | ||
張璐 | 2004年 | 碩士 | 張義恆 | 2010年 | 博士 | 徐俊 | 2016年 | 博士 | ||
董彬 | 2005年 | 博士 | 高見 | 2010年 | 博士 | 房若辰 | 2016年 | 博士 | ||
牟忠誠 | 2005年 | 博士 | 於瑩 | 2010年 | 博士 | 宋橋 | 2017年 | 博士 | ||
孫晶 | 2005年 | 博士 | 曾光洪 | 2011年 | 博士 | 袁斌 | 2017年 | 博士 | ||
張宏宇 | 2005年 | 博士 | 劉方 | 2011年 | 博士 | 康岳桐 | 2017年 | 博士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來源 |
1997年 | 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 |
1998年 |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 |
1998年 | 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 | |
2001年 |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 |
2004年 | 科技部“973”計畫先進個人 | |
2004年 | 第八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 | |
2005年 | 第三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 | |
2006年 | 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
2007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部) | |
2008年 | 英國皇家化學會(RSC) Fellow | |
2009年 |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科學邀請報告榮譽獎 | |
2010年 | 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 | |
2011年 | 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 | |
2011年 | 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 |
2013年 |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Fellow | |
2013年 |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客座教授 | |
2016年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訪問學者獎 | |
2016年 | 復旦大學“吳征鎧化學獎” | |
2016年 | 美國化學會(ACS)Fellow | |
2016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
2017年 | Peter Timms 報告獎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來源 |
2007年-2010年 |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七屆)理事 | |
2008年-2017年 | 《Langmuir》副主編 | |
2011年-2014年 |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八屆)副理事長、常務理事 | |
2015年-2018年 |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九屆)理事會理事 | |
2015年-2018年 |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副主任 | |
2016年~2019年 | 《高分子學報》主編 | |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RSC)》編委 | ||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Wiley-VCH)》編委 | ||
《Small (Wiley-VCH)》編委 |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CS)》編委 | ||
《Polymer Chemistry (RSC)》編委 | ||
《Polymer (Elsevier)》編委 | ||
《Polymer International (Wiley-VCH)》編委 | ||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Springer)》編委 | ||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Wiley-VCH)》編委 | ||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Wiley-VCH)》編委 | ||
《Polymer Journal (NPG)》編委 | ||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RSC)》編委 | ||
《ACS Omega (ACS)》編委 | ||
2016年-2017年 | 環太平洋高分子聯合會(Pacific Polymer Federation)主席 | |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 ||
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兼職教授 |
人物評價
張希長期從事超分子體系的構築、調控與功能研究,致力於發展超分子體系的分子工程學,主要學術成就包括:提出了超兩親分子新概念,建立了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發展和建立一些界面超分子組裝方法,並以此製備了一系列有序功能薄膜等。此外,他擔任了美國化學會《Langmuir》雜誌副主編,組織了多次中美化學學術研討會,為促進中美兩國的化學交流與合作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 (清華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