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1.張巧,女,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於蚌埠醫科大學,獲醫學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和科研工作。 2.張巧,男,清道光至光緒年間人,江蘇省東台市城區著名民間紙紮藝人。 3. 張巧,女,1965年6月出生,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衛生毒理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衛生毒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抗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張巧,女,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於蚌埠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和科研工作。熟練掌握各種婦產科疾病的診斷治療技術,參與多項科研工作,並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論文。同時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八年制博士班教學及醫師培訓工作,獲優秀教師稱號及北京醫院中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2015年10月被聘請為《中國計畫生育學雜誌》編委,2015年12月當選中華醫學會計畫生育專業學會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
從2004年起受美國著名的《西北大學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邀請多次進行工作訪問。2006-2009年再次受邀連續三年在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從事婦科疾病及腫瘤的研究,從分子生物學方面探索婦科腫瘤診治的新方法。期間同時完成了超聲專業的學習和臨床訓練,並通過了美國聯邦政府組織的理論和臨床考試,獲得了美國婦產科超聲專業的行醫執業證書。在產前篩查、高危妊娠的診治以及難產的處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近年來一直側重於對圍絕經及絕經後婦女相關疾病的研究。在圍絕經期的綜合症、月經不調、抑鬱症、腫瘤以及絕經後骨質疏鬆、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善於套用超聲及婦科內窺鏡技術診治宮頸病變、子宮肌瘤及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注重婦產科微創性手術的研究。
專業方向:各種婦科疾病、圍絕經期及絕經後相關疾病、高危妊娠。

清代民間藝人

張巧,男,清道光至光緒年間人,江蘇省東台市城區著名民間紙紮藝人,原居住地台城老街“聚東門巷”(舊居已在舊城改造時拆除,位置在今人民劇場西側,望海小區40號樓),以“錦華齋紙紮鋪”招牌開店營業。他擅扎人物燈彩,其工藝精緻、構思新穎、造型優美,被公認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的名字甚至成為當地紙紮業的代名詞。 據《東台縣誌》(1368-1911)紙紮像生欄目記載:“……城區有紙紮店十多家,最著名的是張巧家紙紮店,所制的‘活動走馬燈’、‘八仙上壽’頗受人們歡迎,台城有歇後語說‘張巧家的人兒燈——活的’。”;《東台鎮志》207頁記載:“清末,台城有著名紙紮老藝人張巧……”。東台市首屆文化藝術節《導言》也對張巧的藝術成就給予很高的評價,稱其作品“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他的絕技聲名至今仍廣泛流傳於東台民間”。
張巧無後,妻侄陳文治(1854—1900)從城東大水窪來台城承嗣並學藝,從此陳氏家族世代相傳,流傳至今。

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

張巧,女,1965年6月出生,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衛生毒理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衛生毒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抗癌專業委員會委員。1987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5年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87年至今一直從事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基礎毒理學、分子毒理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衛生學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與遺傳毒理學,包括致癌因素的分子毒理學、職業有害因素與健康關係的研究。近年來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項,廳級課題2項,參研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曾獲得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參加衛生部規劃教材“基礎毒理學(第5版)”和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現代毒理學”的編寫工作,參編學術專著3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