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歷史
三百多年來,歷代張小泉的繼承者一直恪守“良鋼精作”的祖訓,工善其事。由於張小泉刀剪品質出眾,使用者爭相傳誦。後成為宮庭用剪,更是名播南北,譽滿華夏。 儘管杭州的制剪業歷經風雨依然繁榮,但畢竟這種模式帶有濃厚的小農經濟色彩,發展緩慢。舊中國落後的生產關係,又大大制約了工業的發展。至解放前夕,杭州制剪工業日見凋敝,已無光彩可言。
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的說法。
近代發展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百廢待舉。1950年以後,社會日趨安寧,各作坊商號紛紛復業。為了讓張小泉這個傳統的民族品牌保存下來,並發揚光大,從53年始,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相繼成立了五個張小泉制剪生產合作社,生產品種各有不同。54年,五個合作社一起遷至杭州海月橋集中生產,時共有職工423人。55年,五社正式合併為杭州張小泉制剪合作社,職工已增至527人。至此,張小泉這個傳統品牌的重新崛起已初露端倪。
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特別指出:“…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刀剪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這個指示,在張小泉的發展史上,產生了里程碑的意義。同年,制剪社正式恢復張小泉稱號。政府對張小泉產業體現了特別的關懷和支持。也就是這一年,統一籌建杭州張小泉剪刀廠的國家撥款下達,整整40萬元!加上籌備會自籌的20萬元,新企業在1956年10月破土動工。1958年,地方國營杭州張小泉剪刀廠正式被政府授牌成立,當時企業的員工已達816名。
以此開始,經過張小泉的合法繼承者——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幾代人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奮鬥,張小泉這個傳統品牌得到了真正的發揚光大。“張小泉”的年產量最高達到四千二百萬把。五十年來,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共生產刀剪7.4億把,全中國平均每二個人就擁有一把“張小泉”刀剪。“張小泉”品牌的產品,以其精良的品質和誠摯的服務得到了中國消費者廣泛的認同。“張小泉”人也沒有辜負廣大人民的厚愛和期望,連連在中國質量評比中奪冠,成了中國刀剪業唯一的“五連冠”。1997年,“張小泉”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2年,獲原產地註冊保護。2000年,企業順利通過轉制,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向現代企業制度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企業所有員工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創造新的輝煌,為張小泉這箇中華民族的優秀品牌增添新的光彩。
故事傳說
傳說有個張鐵匠,因為母親生下他時,“撲通”一聲掉進了泉水裡,故此取名“張小泉”。因為在家鄉得罪了一個惡霸,就帶著三個兒子來到杭州謀生,爺兒四個在杭州大井巷裡開鐵鋪。
城隍山腳下的大井巷,那個時候是商業區,很熱鬧。張小泉的手藝不錯,對顧客又很殷勤,賣的鐵器式樣也蠻好,所以人們都喜歡來光顧。但是張小泉還有一手出色的水底功夫,就很少有人曉得。傳統民用剪刀是張小泉的起家產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圓頭、長頭”五款,靠鑲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式樣精巧、刻花新穎、經久耐用、物美價廉等十大特點稱雄制剪業。
“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我國傑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讚美詩。
離鐵匠鋪不遠有一口一眼井。井水清冽甘甜,附近的人家都靠這口井的水生活。可是有一天,這口井的水卻忽然渾濁起來,翻著泡沫,還散發出刺鼻的氣味。張小泉的大兒子搶頭吊起一桶水,一看,又黑又渾,還有股腥臭味,倒掉,再吊一桶,還是這樣。人們都很驚慌,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紛紛在井邊禱告。
住在這裡的一位百歲老公公這個時候說話了。他捋捋鬍鬚說:“小時候我聽老輩人講過,這口井是通錢塘江的,江里有兩條烏蛇,每隔一千年下來一次,總喜歡鑽到這口井裡來生小烏蛇。現在井水變壞了,說不定就是它們來了。”這可怎么辦?人們一聽是這樣,都發了愁。
在家裡等兒子挑水回家的張小泉,等了一個時辰也沒等到兒子回家。聽說了這樁事體,他就自告奮勇要去井底看看。張小泉叫兒子買來了老酒和雄黃,把雄黃倒進老酒里,順手捧起一壇,“咕咚咕咚”一口氣喝進肚子裡,然後繫上繩子,拿上大錘,想也不想就跳進了大井。
因為喝了雄黃酒,張小泉一點也不怕烏蛇,他四下尋找,終於在暗角發現了這兩條黑得發亮的烏蛇,有手臂那么粗,緊緊盤繞在那裡。張小泉眼明手快,不等兩條烏蛇分開就揮起大錘,朝著蛇的七寸敲去,“鐺,鐺,鐺”一連三記,錘錘都中烏蛇的要害,竟把兩蛇的頸脖砸得扁扁的,粘在一起。
張小泉砸死了烏蛇,就一手提著大錘,一手拎著蛇尾爬出了井圈。他把兩條烏蛇往地上一摔,只聽得清脆的一聲巨響,把人們嚇了一大跳,原來這兩條烏蛇修煉了幾千年,早已煉成鋼筋鐵骨了,要不是盤在一起,張小泉恐怕一下子還不好收拾它們。除掉了烏蛇,大井裡的水又恢復了原樣。
爺兒四人後來把死蛇拖回家,張小泉是個有心思的人,見蛇尾彎曲,就蹲在地上想看看,不由靈光一現。他一面看一面想,在泥地上畫出一個圖樣來。後來按圖樣,在蛇頸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釘子,把蛇尾彎過來的地方做成把手,又把蛇頸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飛快飛快。這就成了張小泉造出的第一把大剪刀。
在這之前,人們是不知道用剪刀的,裁衣得用刀子劃,斷線要拿刀子割。自從張小泉製造出了剪刀以後,大家要裁就裁,要剪就剪,可方便了。因此,用剪刀的人便越來越多,張小泉連兒子四個人,生活哪裡來得及做呢,他索性將那把大剪刀掛在鋪門前當貨幌,又仿照著造成許多小剪刀當作貨樣,不賣別的鐵器,專賣剪刀。
在民間傳說里,張小泉剪刀的來歷就是如此神奇。沒有這個傳說,誰能想到剪刀與烏蛇的關係。剪刀的握手處,確實像蜷曲的蛇尾,是它啟發了人們的大膽想像。杭州地處錢塘,自古以來多傳龍蛇之事,蛇物結合,狀物寓情,便用故事的形式來反映剪刀的特徵,歌頌與讚美剪刀業的代表者張小泉的勇敢與多能。
近代傳說
傳統民用剪刀是張小泉的起家產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圓頭、長頭”五款,靠鑲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式樣精巧、刻花新穎、經久耐用、物美價廉等十大特點稱雄制剪業。
“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我國傑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讚美詩。
名字淵源
明崇禎年間,徽州黟縣人張小泉率子張近高來杭州大井巷生產祖傳剪刀。由於採用浙江龍泉的好鋼作原料,又經過精心製作,打出來的剪子鋒快耐用,與眾不同,取牌名“張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去世後,其子張近高繼承父業,為保護切身利益,在“張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記”兩字,視為正宗。乾隆年間,“張小泉近記”剪刀已列為貢品。清宣統三年,張小泉以“海雲浴日”註冊。至解放前夕,張小泉剪刀店瀕於停業,1956年張小泉等32家剪刀店實行公私合營,建成“張小泉近記”剪刀總廠。1958年6月,改名“張小泉近記剪刀廠”。“張小泉剪刀”以選料講究,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式樣精美,經久耐用而著稱,名揚海內外。
“張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新中國三次全國評比上均獲第一名。發展歷程
明崇禎年間(一六二八年),皖南黟縣人張小泉率子近高逃難來杭,憑自己從父親張思家學得的制剪技藝,在吳山麓大井巷覓宅地一塊,搭棚設灶,選用龍泉雲和好鋼,自產自銷,招牌仍用張大隆。由於張小泉製作認真,質量上乘,加上地處清河坊一帶,又是杭州商業中心,故而生意興隆,利市十倍。近高的兒子樹庭受業時(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六年),適逢清乾隆南遊至杭,曾微服到店買剪,事後責成浙江專辦貢品的織造衙門,進貢張小泉剪刀為宮用之剪,從此聲譽更盛。嗣後相繼傳載勛,再傳利川,又傳至永年時,因永年年幼,(一八七六年)由其母孫氏掌管。光緒十六年,孫氏為了控告別人冒牌攔轎告狀,知縣束允泰出布告,題“永禁冒用”並刻石碑立於店門。
宣統元年(一九零九年)傳至張祖盈時,制剪技術在杭已傳八代,他以“海雲浴日”商標,送至知縣衙門,並報農商部註冊,商標上還加上“泉近”字樣。一九一五年,張小泉近記剪刀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從此剪刀遠銷南洋、歐美一帶。門市平均每月銷售大小各種剪刀計一萬餘把,金額接近萬元。一九一七年張祖盈將剪刀表面加工改為拋光鍍鎳後,更受顧客的歡迎。當時師傅、徒工、店員人數已達八十多人。一九二九年張小泉牌剪刀在首屆西博會獲得特等獎。
解放後,在政府的扶植下,一九五三年政府把剪刀工人組織起來,建立了張小泉剪刀廠,並將現代科學技術套用於傳統產品上,使之成為同行中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全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