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彝

張寶彝幼讀私塾,從小酷愛京劇。1931年5月赴北京考取了由梅蘭芳、余叔岩等創辦的國劇傳習所。第一次當導演是1937年12月,執導的劇目是由田漢編劇的《新雁門關》。發表了數十萬字有關探索京劇改革的論述和自己導演、創作經驗體會的文章。

張寶彝幼讀私塾,從小酷愛京劇。1931年5月赴北京考取了由梅蘭芳、余叔岩等創辦的國劇傳習所。初習老生,後因“倒倉”改學武生、武淨。至1933年,由於“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形勢的變化,梅蘭芳一家為了躲避日禍遷往上海,致使國劇傳習所一度陷入困境。
在此種情況下,一貫反對張寶彝學戲的父母,堅決令其退學。張寶彝遂被迫轉赴濟南惠商學校改學商科,而學商終與其志向相差太遠。1934年春,恰逢山東省立劇院招收插班生,張寶彝徵得家人同意前去應試,以名列榜首的成績插班到該院高級部就讀,專攻武淨。
1937年春,劇院中的進步學生,因對院方的畢業方案不滿,一度鬧起了學潮。張寶彝即隨鼓動學潮發起人魏靜生,離校並創辦“大同劇社”,赴河北省束鹿縣一帶演出。至盧溝橋事變爆發,大同劇社解散,張寶彝重返校園。其時,劇院正常的教學秩序早已被打亂,大部分北京籍教師和外地同學都紛紛避亂離校,最後劇院只剩下師生30餘人。遂組成演出隊,繼續留濟堅持演出:同年11月15日,劇院演出隊奉令組或“戰地服務團”,開赴河南開封在那裡演出了20餘場,待湊足路費遂乘悶罐車南下到達漢口,爾後又到達長沙。1938年4月,演出隊由長沙重返漢口,數日後又乘輪船轉赴重慶。1939年劇院演出隊在重慶宣告解散。
至此,張寶彝的學藝生涯才正式宣告結束。張寶彝痴迷京劇,兩度學藝,先後在院校學習生活了六七年,一方面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受到了較為嚴格而又系統的教育;另一方面,通過參加演出活動特別是師生同台演出,也使其藝事大進,名聲漸起。所有這一切,都為張寶彝在未畢業之前,就擔當起導演重任以及以後成為一名著名戲劇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寶彝第一次當導演是1937年12月,執導的劇目是由田漢編劇的《新雁門關》。1938年在湖南長沙又執導了老舍編劇的《新刺虎》。1941年經田漢介紹,張寶彝在重慶被安排在“軍委政治平劇宣傳團”工作。之後,張寶彝便一直輾轉在四川重慶、成都和廣西桂林等地參與演出。同年在桂林又導排了歐陽予倩編劇的《新潘金蓮》、《葛嫩娘》等劇目。此間與張寶彝搭班演出的著名京劇演員有金素秋、李柴貴、徐敏初、張韻生、李雅琴、夏韻秋、潘鼎新、鄒偉成、徐維廉、馬最良等。
1949年12月,張寶彝在四川瀘州,隨所屬的忠勇劇團一起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西南軍區政治部京劇團。其間張寶彝導排了《九件衣》、《將相和》、《太平天國》等劇目。1955年8月因西南軍區撤銷,張寶彝又隨團編入昆明軍區國防京劇團。1957年昆明軍區國防京劇團轉為地方建制稱雲南京劇團。1960年6月,雲南京劇團、雲南大劇院與昆明勞動人民京劇團三團合併稱雲南京劇院,張寶彝在該院繼續任導演,一直工作到退休。
1964年6月,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有19個省市自治區的29個劇團、2400餘人參加,共演出35個劇目。張寶彝導排的《黛諾》,作為京劇劇種10個大劇目之一參加觀摩演出,受到好評。
張寶彝聰敏好學,志趣廣泛,知識淵博,博聞強記,有著多方面的藝術修養。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京劇演員、一位著名的京劇導演,也是一位多才的劇作家和戲劇評論家。他勤于思索,筆耕不輟,幾十年來創作、整理、改編了數十個京劇劇目。諸如20世紀40年代創作、改編的《刁南樓》、《珍珠衫》、《閻惜姣》(三本)、《蝴蝶杯》(三本)以及與王金鋒合作創作的《啼笑因緣》;50年代創作、改編的《錘震金禪子》、《劉胡蘭》、《江油關》、《牛皋扯旨》以及與吳楓合作創作的《文成公主》;60年代創作改編的《降龍伏虎》、《李定國》、《鐵弓緣》、《崗旗》、《彩虹》、《南方風霜》、《南方來信》;80年代創作、改編的《困龍床》等。特別是京劇《鐵弓緣》代表了張寶彝編導的較高水平。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數十萬字有關探索京劇改革的論述和自己導演、創作經驗體會的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