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三下鍋

張家界三下鍋

張家界三下鍋 ,又名土家三下鍋。是將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燉,做成“合菜”,味道爽口,後來人們把這道菜叫作“三下鍋”。

來歷

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由於朝政腐敗,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襲擾,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準奏,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永定衛茅崗土司覃堯之與兒子覃承坤及桑植司向鶴峰、永順司彭翼南、容美司(今湖北鶴峰)田世爵等奉旨率士兵出征。時值陰曆年關,覃堯之深知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於是下令:“蒸甑子飯,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過年再出征。”因時間緊,來不及作許多菜,就來個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燉,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這道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士兵上前線後,很快打敗倭寇,收復失地,世宗親賜匾額,上書“東南戰功第—”。志書記下了這段歷史:“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將士,除夕,倭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這種特殊的土司宴,沿襲到今天,成為當今張家界地區最具特色風味的美味佳肴。

衍變

如今張家界的三下鍋不再是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多為肥腸、豬肚、牛肚、羊肚、豬蹄或豬頭肉等選其中二、三樣或多樣經過本地的土廚師特殊加工成一鍋煮。也許是混和的原因,三下鍋的味道確實很特別。令人回味無窮!

吃法

三下鍋的吃法也分乾鍋與湯鍋之分,乾鍋無湯,麻辣味重,不能吃辣的人最好別吃為好。此菜雖好吃,但在張家界的酒店裡面一般是見不到這道菜的,只有在當地人出入的一些小餐館裡才有吃的。

烹飪工藝

備料

材料: 臘肉、大蘿蔔、豆腐、蔥、姜、蒜、紅辣椒

調料:海鮮醬(或豆瓣醬)、醬油、料酒、雞精

烹飪方法

1.臘肉切片。

2.鍋內放兩勺油,炒香蔥姜蒜,放入辣椒和海鮮醬。

3.加入臘肉,炒勻。這個時候聞起來好香呢!

4.把炒好的材料放到小砂鍋中,加水,燒開後,下蘿蔔塊和豆腐塊。

5.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

6.30分鐘後,加料酒、醬油(不要加太多,臘肉本身就有鹹味)、雞精。

7.再煮5分鐘就OK啦。

張家界三下鍋 張家界三下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