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鎮張家屯村
張家屯村隸屬於紫溪鎮前進村委會,屬於壩區(壩區、山區或半山區)。張家屯村位於紫溪鎮東邊,距離前進村委會1.50 公里,距離紫溪鎮2.50公里,國土面積0.93平方公里,海拔1,820.00米,年平均氣溫14.50 ℃,年降水量833.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284.10畝,其中人均耕地0.86畝;有林地1,102.05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5戶,有鄉村人口351人,其中農業人口332人,勞動力29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4人。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77萬元;畜牧業收入30.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2頭,肉牛33頭);漁業收入0.50萬元;林業收入2.90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8.60萬元;工資性收入17.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10元,農民收入以務農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4人,在省內務工49人,到省外務工5人。2、山東省青島市萊西武備鎮張家屯村
政區人口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萊西武備鎮政府駐地武備東3公里,望武武路北側,土地總面積2496畝,其中耕地面積2080畝,居民325戶,人口1170人。
村名由來
明永樂年間,張氏由即墨遷來建村,以姓氏命名張家屯村。
經濟狀況
土地肥沃,糧食豐產,屬鎮畜牧養殖及蠶繭養殖重點村莊,部分農戶栽種蘋果、桃等果樹,蔬菜主要種植,有個體民營商家50餘個。2004年,全村經濟總投入942萬元,人均收入4552元。
優勢產業
畜牧和蠶繭養殖是村內主要經濟來源。
社會事業
村內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村建幼稚園一所,鎮敬老院坐落於村內,有80%以上農戶有彩電,部分農戶配有VCD、購買了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機車成為代步工作,固定電話267部,有線電視278戶。按統一學校布局,適齡兒童到劉家屯國小就讀。
3、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鋪集鎮張家屯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孟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取名孟家屯;永樂間孟姓職官在京犯罪,孟姓畏株連之禍,匿逃離村。後因張姓居多,遂改為張家屯。政區人口 張家屯村處於膠州市西南部,鋪集鎮政府駐地西南約7.5公里處,北與孫家村,東與鹿家村交界,南與辛屯、青冢泊、殷家莊為鄰,西與牛溝一、二、三村相接。全村土地總面積3505畝,其中耕地2505畝。村西北有集市一處,逢農曆一、六為大集。2005年底,全村共600戶,1930口人。
經濟狀況 張家屯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黃煙、梨、蘋果等,養殖業近幾年發展較快,招商引資初見成效,全村現有工商業戶36家,2005年經濟總收入1580萬元,人均純收入5600元。村集體可支配收入達18萬元。全村已有農田作業機械15台,大小運輸車輛300餘部。
社會事業 1981年辦起了幼稚園,後擴建為中心幼稚園,由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學前兒童和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村經濟不斷發展,民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5%,多次被青島市、膠州市評為文明村莊。原為張家屯鎮政府駐地,村內各種公共設施齊全,現有中心幼稚園、中心國小各一處,國中兩處,郵政、網通都有分支機構,對村民的教育、生產、生活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