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台村[萊蕪市和莊鎮張家台村]

張家台村[萊蕪市和莊鎮張家台村]

張家台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和莊鎮,位於萊城東北35公里、鄉駐地東南10公里處,地處山區。北鄰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蘆家台村,東與淄博市博山區沙井村接壤,南鄰苗山鎮北文字村,西與嗇泉、左家峪地接地為鄰。耕地面積1431.5畝,人口1702人,其中原山張氏人口就1500餘人,是典型的“張家台”,是和莊鎮第二大行政村。

基本信息

村莊名片

張家台村村門 張家台村村門

張家台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和莊鎮,位於萊城東北35公里、鄉駐地東南10公里處,地處山區。

北鄰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蘆家台村,東與淄博市博山區沙井村接壤,南鄰苗山鎮北文字村,西與嗇泉、左家峪地接地為鄰。

耕地面積1431.5畝,人口1702人,其中原山張氏人口就1500餘人,是典型的“張家台”,是和莊鎮第二大行政村。
據村碑記載,張家台村原名南台,明初張姓遷此前已早有人居住。張姓人丁興旺,清初遂改為張家台村。村中現有張、王、李、郭、龐、陳、周、閆、丁9姓,張、王二姓居多。原姓氏薛、楊、瞿不知去向。自建村以來,村民世代和睦相處,耕讀傳世。
據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張家台村隸屬石馬保;民國初年屬六區的嗇泉鎮;1939年4月劃歸博山縣;同年9月復歸萊蕪縣,仍屬六區;1941年萊蕪劃三縣,和莊、普通二鎮併入常莊區,嗇泉鎮劃入石馬區;1945年合為常莊區;建國初期,張家台村隸屬常莊區管轄;1950年12月至1958年3月屬嗇泉鄉;1958年3月至1958年10月隸屬和莊鄉;1958年10月後隸屬和莊公社;1959年3月常莊公社與和莊公社合併屬常莊公社;1983年11月,歸屬和莊鄉人民政府至今。

人文自然

張家台村三面環山,村北有一淄河支流,河水在此境內蜿蜒達2公里。此河為季節河,每逢夏季,山泉湧出,河水陡增。為方便村內兩岸行人來往,1978年修去常莊的鄉村公路時,架石拱橋一座,名曰“三八橋”。橋寬8米,長16米。沿村內舊街前行,不遠處,便見一深澗,上面有橋曰“大興橋”。

橋旁有碑記事,清代萊蕪名人張道一曾吟詩讚之;過大興橋前行百餘米,路旁的圈門內就是名聞遐邇的“大榆山房”遺址。是清順治齊魯名士、陝西榆林兵道張四教先生讀書舊址,現有石碑一塊,碑文記載著大榆山房的得名與立碑原因。然而,時過境遷,古榆已蕩然無存,民國初年所立“大榆山房”遺址石碑尚存。張家台是清時名人張道一(張四教)的故鄉。他的遺聞軼事很多,張家台村村民每每提起都津津樂道。“大榆山房”遺址東,不遠處就是原本村國小校舊址,學校東有一土地廟,坐落在村中名勝鳳凰台之上。土地廟如今已不見蹤影。緊挨土地廟西南原有富戶住院二層樓1座,是當時村內最高的建築。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鬼子焚燒殆盡。

村中原有四大門之說。所謂四大門,是村中家道富裕人家的居住區域。當年窮書生張道一進京趕考,屢試不第。四大門內的人家,看到張道一是讀書成材的人物,便鼓勵其應試,並以財物相助。無奈畢竟能力有限,張道一愧對村人的好意,便離開了張家台村到南文字村居住。後中順治丙戌進士,一舉成名。今天村人每談及仍感有愧疚之意。村中央原有關帝廟一座,是舊社會村人為祈風調雨順,禱佑一方平安的地方,文革時期被拆除。村中原有古樹10棵,傳說是明洪武年間栽植。每株均有數人合抱之粗,可惜,僅剩的一棵於2001年倒地枯死。
張家台村人祖祖輩輩,重視農作物的種植。解放前,主要種植高梁、穀子。由於生產方式落後,產量極低,村民生活困苦。解放後,以種植小麥、玉米、地瓜為主,合理密植。產量有所增加。農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特別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村民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產量猛增,成為遠近聞名的高產大村。村民們慷慨無私,爭繳公糧賣餘糧,支援國家建設。近幾年,村民在鄉政府的引導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經濟作物。他們有的在地頭堰邊種上了花椒樹,現在滿山的花椒樹已初具規模,有的大面積栽種了蘋果樹、桃樹,有的種起大棚蔬菜。養殖行業,也漸成規模。張家台村素有“屠家”之稱,即使在六七十年代,村中也有人宰豬賣肉,掙錢養家餬口。改革開放後,他們獲取信息,瞄準博山市場,搞起了養殖、屠宰、銷售一條龍服務產業。出現了陳懷禮、陳懷軍、郭玉虎、龐運民等大戶。他們在先富起來的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村民搞起了這一行業,現村裡的屠宰戶已有幾十家,已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
由於地理條件的關係,自古以來飲水成為村人的一大難題。每逢大旱之年,村人就要踏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翻越文字嶺到10里外的楊家泉、響水灣去挑水飲用,往返一趟苦不堪言。清鹹豐年間,村民聯合左家峪、丁南峪、嗇泉三村村民運用古老的方式尋找水源,終於在村北約1里處覓得水源,深鑿40多米,終於打出井水,初步解決了本村及鄰村吃水問題。鹹豐八年(1859年)十一月,村人為紀念此事,在井旁樹碑以記之,碑額題為“永垂不朽”。這口井就是遠近聞名的“薛家井”,村民俗稱它為“xue yuan jing”。由於用水戶多,井口石因井繩勒磨,形成多條溝狀。據載,曾換井口三次,現有井口石上共有溝55道,深者一寸有餘,可見村民用水之艱辛。解放後,歷屆村委支部為解決村民用水問題,多方籌措資金,先後鑽井達10餘眼,後架渠引水,修建水樓,如今的張家台村,家家戶戶已吃上甘甜的自來井水了。
張家台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時期,村民在張福記、郭蘭新、郭蘭福、張紀春等人的領導下,同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湧現出了張福寬、王欽泗等抗日英雄,許多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戰爭年代,張家台村人革命熱情高漲,踴躍參軍,支援前線,捐錢捐物,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朝鮮戰場上,張德財、張林祥為抗美援朝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張家台村人自建村就重視教育,崇尚文明。清代名人張道一,他所教的學生應舉考試有十有九中之說。解放前有私塾,建國後,辦起了識字班、掃盲班。1965年張家台村建成了當時全常莊公社規模最大的,具有較高標準的國小校。該校共22間教室,設有籃球場,桌球台等體育設施。由於村民重視教育,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張家台村先後考取大中專院校的達80餘人。
張家台村第一個大學生是張敬彩。2001年11月新一屆村委又多方爭取資金,投資60餘萬元,新建占地10餘畝,建築面積1500平萬米的高標準新校一處。2002年3月交付使用。這所嶄新的三層教學樓可容納10個教學班。張家台村也十分重視文娛生活,民間藝術舞獅子在鄰近四村小有名氣,逢年過節,村民自發組織起來舞獅,活躍鄉村,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祖國建設的年代裡,為國家輸送了不少優秀兒女。張安太原任駐朝大使館武官;張雲祥曾任河南省汝陽縣縣長;張田佐曾任浙江省吳安縣縣長;張福洪曾任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蘭田曾獲全國勞模稱號,現在從村里出去的大中專學生都奮鬥在不同的戰線上,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1968年村里就接通了電,2000年鋪設村外水泥路數里,如今,電話、手機已普及各家各戶。為了搞活經濟,如今的張家台村人有的騎上摩托,有的開上三輪車走出山外,或從事建築,或乾裝飾,或維修,有的已成了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總經理。為適應市場,搞活經濟,1999年該村立集,沿河的商業街店鋪林立,也初具規模。
①三八橋:1978年常莊公社嗇泉管區“女石匠連”施工,於3月8日建成,故取名“三八橋”。
②大興橋:為村內著名景點,據碑文記載原為木橋,後固常被沖毀,於明朝萬曆年間,建成單拱石橋。巨石之間結合嚴密,在當時遠近聞名,後來張道一曾寫詩讚之:“大興橋,萬丈高,銅幫鐵底,擔山橋”。
③大榆山房遺址:碑文記載如下:“大榆山房在張家台莊北,臨淄水,以庭有大榆樹數丈得名,先兵憲芹沚公讀書處也。明崇禎末有流賊入山房,公繞大榆避之,得脫,事詳公行狀中立房文記,遺址謹存,族眾恐久而遂湮也。因立石志之。癸亥二月,九世張梅亭謹記,十世孫應奎敬書。中華民國十二年口月上瀚,原陽張氏閤族仝立。”
④青石板路:是張家台村一大景觀。村內縱橫交錯的石板路,是村民在過去的歲月里,就地取材自發鋪設的,它極大的方便了村民。村外,有一條北起沙井村,南到楊家泉,長迭七、八里路的一段。大旱之年,村民取水就走這條路。這段路是民國十五年,張家台村民聯合附近村民集資修建的。這段路工程量大,耗資巨大,因路要翻越文字嶺,在當年修建很艱難。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今,石板路上長滿了野草,人跡罕至,但路面仍光滑細膩,記錄著逝去的歲月。關於路的修建過程在文字嶺頂立碑記之,現石碑已不復存在。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郭金錫 王呈蒿 張萬城 張書太 張福俊 張福瑞 張瑞祥 王保漢張房春張泮山 張金奎龐秀貴
王世漢 王欽四 張貫三 龐秀芝 龐秀芬 張同太 張萬年 王興漢張恆太 王呈相 張德常張建瑞
張德武 王欽入 張秋太 張恆太 王呈相 張德常郭金玉 張樂春 陳兆祥 陳登桂 張祥太 王欽道
二、歷任村支書
1939年一1941年 張福記
1941年一1943年 郭蘭新
1944年1月一1944年12月郭蘭福
1945年1月一1945年12月張紀春
1946年1月一1946年12月郭蘭福
1947年一1947年 郭蘭新
1948年一1951年 張方春
1952年一1954年 郭蘭欣
1955年一1956年 張福常
1956年一1959年 張樂太
1960年一1963年 張福常
1964年一1973年 張樂太
1974年一1975年 張國春
1975年11月一1981年 張敬學
1982年一1994年4月 張萬春
1994年5月一1995年11月 張敬學
1995年12月一2000年6月 張萬春
2000年6月一 陳懷亮 2011年 王海榮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一1945年9月 張德林
1945年一1949年 郭蘭生
1950年一1955年 張樂太
1956年一1970年 郭蘭生
1970年一1976年 張敬孝
1977年一1981年 張萬春
1982年一1985年 王明漢
1986年一1993年 張敬學
1994年一1995年 張柱泰
1996年一1998年 張俊普
1999年一2000年6月 陳懷亮
2000年l1月一 龐秀明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王富本 曾任齊河縣武裝部部長
張緒春 萊鋼醫院副院長
張敬貴 現任萊蕪市醫藥公司總經理
張天佐 曾任浙江省吳興縣委副書記等職,1981年離休
張雲祥 曾任河南省汝陽縣縣長等職,後因公殉職,追認為烈士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張兆增 中學高級教師
李金德 和莊鄉教育辦公室總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
張來春 明水四中高級教師
張敬寬 中學高級教師
張夫國 泰安一中高級教師
張俊鋒 萊蕪市第二中學高級教師,2001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六、抗日英雄張福寬
張福寬,張家台村人。抗日戰爭期間,他積極投身抗日洪流,為國殺敵,多次孤身入散營,捉“舌頭”,令敵人聞風喪膽。敵人使出卑鄙手段,殺死其妻及不滿周歲的孩子,但他英勇不屈。在解放戰爭時期,他一槍擊斃素有神槍手之稱的敵連長崔貫軍。據說崔貫軍平常腰插3支槍,百發百中,一次在流亡逃竄中,闖入村內,躲在一石堆後,左右躲閃與我軍周旋,很難將其擒住。此時,張福寬靠近石堆,利用我軍領導王坤向崔喊話的機會, 瞅準時機,一槍將其擊斃。從此,張福寬的名聲遠揚。
七、全國勞動模範郭蘭田
郭蘭田( 1919-1981),生於張家台村。1938年2月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抗日戰爭中立三等功3次,解放戰爭中立三等功1次,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三等功兩次。 1955年轉業任長島縣糧食局隍城糧所所長,帶領職工創連續9年“四無”(無蟲、無鼠、無霉變、無事故)糧倉,連續8年先進單位。被評為省、地、縣先進工作者。1979年12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1年病逝。
八、萊蕪名士張道一
張道一(1603 - 1695),名四教,字芹沚,萊蕪市張家台村人。幼為廩生,文冠群生。清順治丙戌進士,居官十年,歷任山西省平陽府推官、吏部考功司主事、兵部主事進員外郎、山西按察使司提學僉事、陝西榆林兵備道按察使司副使。居官期間,省徭役,招流亡,讓農民體養生息;司法平,折獄敏,政績顯著。他性格坦蕩,風流倜儻,不為禮俗所拘。罷官家居後,好義引篤,百姓愛戴。一生名在世,澤在人,樂在身。著有《大榆山房詩文集》。張道一性好詼諧,輕財重義,濟團扶危。居官前,長兄因忤縣令被迫捕,他力解其危;次兄服役臨清被拘,他徒行往申,得獲釋;李友被誣陷淄川,他冒險救其出獄;訪友長桓,賊攻陷其城,良友被俘,同事投敵,獨不同流,縋城逃歸。做官以後,公正廉明。為官將離任時,百姓哭留,激其清廉有加於昔。培育眾生,首重德行,考生中與不中,其文章必親自認真批閱,加以誘導,無不拜服。及罷歸,無官身輕,布衣草履,遊覽山水,無知其為顯官者。或加訕侮,既知而致歉者,一笑了之。其甥幼孤,與人爭田,以己田與甥,解其糾紛;蒙師罷官,負債不得歸,他賣掉數百隻羊,代師償還,迎師歸鄉。凡遇苦難,不求而助,雖傾其囊,從不吝惜。實為眾口皆頌之良紳,晚年置宅院於蒼龍峽,取名“樂飢齋”,壽九十病故。
張道一擇墓地。相傳,張道一晚年時,與家人到蒼龍峽遊玩。興致正濃時,卻聽得附近山坡上一隻喜鵲“喳喳喳”地叫個不停,老先生覺得蹺蹊,就和家人一道前去看個究竟。到了近處,方知箇中緣由。原來是條蛇在樹下草叢中搖頭擺尾,喜鵲發現了蛇,驚得喳喳大叫。張老先生看了,似有所悟,禁不住感嘆道:“好啊,真是塊風水寶地啊”。家人不解,張先生指了指喜鵲,又指了指蛇,興奮地解釋說:“看,上有鳳,下有龍,這豈不是塊龍鳳寶地嗎?”(過去,人們把蛇看作龍,把喜鵲比作鳳凰)家人一想,倒也是,蒼龍峽風光宜人,與此毗鄰,確實不錯。張道一發現了龍風寶地,自然喜歡得不得了,他決定要把自己的墳墓建在這裡。那時,人一上了年紀,就得找陰陽先生看風水,擇墓地,而張先生的墓地則是由他自己選擇的,家人為了使張道一如願以償,在他去世後,便把他埋在了這遠離祖墳的蒼龍峽西側的山坡上。
張道一晚年置宅院於蒼龍峽畔,取名“樂飢齋”。有一次“學生”陳廷敬專程前來看望張道一。這時的張道一,已是年逾古稀,貧病交加了。陳廷敬見狀,大動惻隱之心,忙問他有什麼困難,一定滿足恩師需要。張道一淡淡一笑,依然豁達地說:“上有藍天麗日,下有青山綠水,中有不貪之心,還復何求?足矣!”他毅然拒絕了陳廷敬的一切饋贈,最後老死在“樂飢齋”中,他的屍骨也埋在了蒼龍峽附近的山坡上。

村中景點

村中一角 村中一角

原山張氏老祖張道一曾寫詩文稱讚:大興橋,萬丈高,銅幫鐵底,擔山橋。金頂山、銀頂寨、二龍戲珠,鳳凰台。
①金頂山 金頂山是村南一山,因山頂全是黃色巨石而得名,此山植被很好,特種植物繁多,每逢春夏秋之季,滿山遍野草木蔥蘢,花香鳥語,景色宜人。特別是春季,滿山的迎春花更是迷人。秋季的黃連紅葉,吸引四方遊客前來遊玩。
②銀頂寨 銀頂寨與金頂山斜對.因山頂是白色巨石得名。又名麒麟寨。因遠觀狀如麒麟,古時築牆圈繞,山上建有泰山奶奶廟。如今成為遊玩勝地。山上柏樹鬱鬱蒼蒼,是避暑勝地。 【村中一角】
③二龍戲珠 “二龍戲珠”,珠為鳳凰台,二龍一說指環繞鳳凰台蜿蜒如龍的山,一說是東台、北台狀如龍頭,與其相連山脈曲折構成二龍。
④鳳凰台 風凰台,原為村內一大土台子,上建有土地廟,廟周圍樹木繁多。傳說有鳳凰棲息於此,故取名鳳凰台,又名“南台”,是因古時位於村南,原村名就取此意。
⑤黃姑頂 與金頂山相連的村南又有一高山黃姑頂,此山東北絕壁有一鐵環。據說遠古時此地為海域,環為繫船之用。黃姑頂雄偉挺拔,山頂四周圍牆高達數米,牆內有過房屋數間,是先前大家族為躲避外來匪患藏物躲身之地。
關於黃姑頂山曾有一美麗的傳說,黃姑山主人黃姑與泰山之主泰山奶奶比高低,黃姑山月增一竹桿,泰山日增一磚,黃姑山日久高聳入雲,泰山奶奶頓生妒心,解下神鞭,猛抽黃姑山,黃姑山遂生周圍方圓72座山,從此不再長高。

⑥老虎嘴 麒麟寨西行百米左右 。因為洞穴與山體渾然一體, 酷似一隻端坐的老虎 。而此洞如同老虎的嘴, 因此得名。洞內溫度極低,實乃夏季避暑之妙境。到村遊玩者必到之處。 張家台人民歡迎四方遊客

張旭修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