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宣化清真南寺

張家口市宣化清真南寺

張家口市宣化清真南寺建有禮拜殿3間、南北廂房各3間、寺門1間、樓1間、碑亭2間。是田、丁、閃、沙等姓回民集資修建的。清道光元年(1821年),古行派了、閃、玉、諸大姓在鐘樓西廟底街重新建寺,原米市街南寺年久失修,逐漸毀壞。該寺系我國傳統造型。有房60餘間,大殿頂上又出六角高樓,上嵌硫璃瓦,飛檐凌空、斗拱交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張家口市宣化清真南寺

地址:張家口市宣化區米市街

郵編:075100

簡介

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為蒙古高原南麓,燕山環抱的山谷盆地城市。張家口市內轄有橋東、橋西、茶坊三個區,外有宣化區、下花園區、龐家堡區和宣化縣。總面積為58O平方公里。總人口95萬人。據《元史》記載:張家口、萬全、洗馬林遷入30O0阿拉伯人。這可能是該市遷人最早的穆斯林。即所謂“色目人”。這是穆斯林來張市有史可查的文字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回族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是以不同緣由遷入張家口市的:屯軍和屯墾定居下來的。元末農民戰爭中,有大量回族人參加了椎翻元朝統治的鬥爭、明洪武元年八月,徐達、常遇春(回族將領),率軍攻入元大都(今北京),隨即揮師北指,長城以南(指外長城)皆為明土。宣化西門外柳川河旁曾立一石碑,書有:“大明開平王常遇春盡瘁處”。
當時常軍中有不少回族軍士。常遇春將軍率兵在這裡與元軍激戰,得勝後因卸甲風病而死。以後明朝為預防蒙古的襲擊,在此屯軍駐守,許多回族士兵也隨之留守下來。在燕王掃北期間工公元1400年左右)“十八回王”助朱櫪打天下,後來這些國王子同隨明王朝遷都北京而北移,有的便在張家口落戶。宣化城內馮姓的祖先馮勝,原為明太祖的將軍,定居宣化,後代繁衍,是為宣化大戶之一。還有從雲南遷來宣化的馬、王、閃、沙四大姓。這時期來張居住的回族,大部分都是軍伍出身。逃荒避難來張居住。明朝正德年間,陝西回民由於飢謹先後發生了三次暴動,均遭到官府血腥鎮壓。萬曆年間,西北一些地區也因飢憧多次起義;特別是清同治年間(1862一1874年),西北回民反清義軍風起雲湧,波瀾壯闊,但由於清政府殘酷鎮壓,最終失敗了。
回族穆斯林民眾為逃避官府迫害,東來張家口市的也不少。如橋西區的上堡“陝西坊”、元台子的“bin州(現為彬縣)坊”(屬陝西省)、新華街的“寧夏坊”,宣化城外**關的“寧夏坊”等,都是這一時期遷來的。當時也正值內蒙古草原開放,允許回、漢民眾到壩上(即內蒙古草原河北省部分)開荒墾殖;於是尚有相當一批回民進人壩上農村,現在張北、康保、沽源、尚義等縣回民就是這時遷人的。宣化城建立年代古老。隋朝為球郡,唐代為武州文德縣,明朝設宣化府、建城池。

宜化城內鐘樓(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鼓樓(鎮朔樓)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O年)。張家口上、下兩堡在其管轄之內。隨著京張鐵路通車,宣化府的政治經濟地位逐步被張家口市代替,現今是張家口市的一個區。宣化南寺始建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為張市最早的清真寺,較宜化鍾、鼓樓早建40—80年。其位置在今鼓樓西南米市街。
建有禮拜殿3間、南北廂房各3間、寺門1間、樓1間、碑亭2間。是田、丁、閃、沙等姓回民集資修建的。清道光元年(1821年),古行派了、閃、玉、諸大姓在鐘樓西廟底街重新建寺,原米市街南寺年久失修,逐漸毀壞。該寺系我國傳統造型。有房60餘間,大殿頂上又出六角高樓,上嵌硫璃瓦,飛檐凌空、斗拱交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