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1132~1169)
正文
南宋詞人。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父祁,曾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自幼聰明好學,博聞強記。紹興二十四年(1154)參加廷試。與秦檜之孫秦塤同場。主考官魏師遜及湯思退等為逢迎秦檜而定秦塤為第一,張孝祥第二。高宗讀策後,認為他“議論雅正,詞翰爽美”,親擢為進士第一。因此秦檜對張孝祥極為不滿。及第後,又上疏為岳飛辯冤,更為秦檜所忌恨。秦檜使人誣陷其父與張浚、胡寅等人謀反,於是張祁、胡寅等皆被下獄,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後才獲釋。張孝祥入仕後,先補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轉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國史實錄院校勘。以後幾年曆任秘書郎、尚書禮部員外郎等職。他“性剛正不阿”,在朝任職期間,曾先後上《論先備札子》、《論治體札子》、《論涵養人才札子》等奏議,提出了加強邊備、抵禦金人;掃除積弊,改革政治和培養、選拔人才的種種主張,表現了他在政治上的遠大理想。隆興元年(1163)授集英殿修撰,知平江軍府事。張浚北伐,他又被任為建康留守。以後知靜江、潭州、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在地方官任上,他嚴明法紀,鋤抑強暴,賑濟災荒,“庭無滯訟”。張孝祥舉進士出自湯思退之門,曾受到湯的舉薦提拔。但後來他卻反對湯思退的議和主張,而支持主戰派將領張浚的北伐,因而不斷受到主和派的誹謗、打擊。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顯謨閣直學士的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張孝祥的文章對於南宋王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多有揭露和批判,表現了堅決抗敵、收復失地的愛國精神。他的詩歌多贈答、題詠和紀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於寫景敘事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如《黃州》:“艱難念時事,留滯豈身謀”,《和沈教授子壽賦雪》:“只今斗米錢數百,更說流民心欲折”等等,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思想性。他的詩文在當時流傳甚廣,並得到過很高的評價。謝堯仁稱讚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濤瀾,泰山之騰雲氣,倏散倏聚,倏明倏暗,雖千變萬化,未易詰其端而尋其所窮。”(《張於湖先生集序》)他寫詩有意學習蘇軾,韓元吉稱讚他“清婉而俊逸”,說:“其歡愉感慨莫不發於詩,好事者稱嘆以為殆不可及。”(《張安國詩集序》)
張孝祥的詞現存 220餘首,其中尤以表現愛國思想、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成就最為突出。如〔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寫“萬里中原烽火北”,表達了對在金人統治下的北中國的懷念;〔水調歌頭〕《和龐佑父》以“剪燭看吳鉤”,“擊楫誓中流”,表達北伐抗敵的熱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概括了自紹興和議、隆興元年符離兵敗後20餘年間的社會狀況,對於南宋王朝不修邊備、不用賢才、實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詞中寫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據說當時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賦此詞,張浚讀了之後深為感動,為之罷席而去(《說郛》引《朝野遺記》)。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也說這首詞“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可見其影響之大。張孝祥詞中較多的是寫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嬌〕《離思》、〔水調歌頭〕《泛湘江》,通過對江上“處處風波惡”的描繪和對屈原的吊念,表達了自己“天涯漂泊”和無辜被黜的感慨。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曠、豁達的人生態度,顯然是受到蘇軾很深的影響。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浣溪沙〕的“已是人間不繫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等,在清疏淡遠的韻調中隱含著作者在飽受打擊之後的牢騷不平。又如〔念奴嬌〕《過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讒毀罷官後自桂林北歸的途中所作。上闋描寫“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景色,下闋抒發“肝肺皆冰雪”的高潔胸懷,被前人推為其詞作中最傑出的一首。這類詞作境界清疏空闊,情調淒涼蕭颯,雖然沒有直接寫社會現實,但卻呈現出了那個時代的特殊色彩。
據說張孝祥“平昔為詞,未嘗著稿,筆酣興健,頃刻即成,初若不經意,反覆究觀,未有一字無來處……,所謂駿發踔厲,寓以詩人句法者也。”(湯衡《張紫微雅詞序》)因為是憑藉激情進行創作,所以情感連貫,熱情澎湃,語言流暢自然,又能融匯前人詩句而不見雕琢痕跡。查禮說:“於湖詞聲律宏邁,音節振拔,氣雄而調雅,意緩而語峭”(《銅鼓書堂遺稿》),正概括了張孝祥詞的基本特點。他寫詞也是有意地學習蘇軾,評論者也多以為二人極其相似,如湯衡說:“自仇池(蘇軾)仙去,能繼其軌者,非公其誰與哉?”(《張紫微雅詞序》)張孝祥詞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在詞史上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張孝祥的文集在宋代即有數種刊本行世。今傳《於湖居士文集》40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其中收詞4卷。又有《宋六十名家詞》本《於湖詞》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