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翰

張京翰,號西村,連城縣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性剛直不阿,為人公正無私,處事機敏靈活。幼年好學,博聞強記,所學涉獵甚廣,除諸子百家外,易經、數學亦無不通曉。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庚子科舉人。深得竇東皋先生讚賞。次年,竇東皋出任浙江省提督學正,邀請京翰同往浙江協助,作為府中幕僚。當時浙江總督獨霸專權,主要屬員均被羅為黨羽,獨竇東皋持正不願入伙。總督認為東皋忤己,就誣其獨樹一幟,不聽命令等罪名上告朝廷,而竇東皋即以總督重征斂財進行反擊。不久,朝廷提名竇東皋入京查問,臨行,京翰到東皋處送行,東皋對京翰說:現在正直的人得不到上級的讚賞,形勢孤獨,同事均已離我而去,你自己設法回家鄉去吧!京翰回答說,學生感激老師栽培恩德,現在老師遇有冤屈,難道學生能坐視不救嗎?但願能得到總督重征斂財的確鑿證據,則老師的冤情自可洗雪清白了。請老師稍待時日,學生自當有以報答老師。

主要經歷

辭別東皋回家,京翰便化裝一個代人寫信件、禮柬的窮書生,走遍城鄉市井。至一私塾,教師不在,見一學童,正在對題構思作文,京翰表示願為代筆,學童正苦於難以完卷而欣喜萬分。京翰一揮立就,待教師歸來,學童已謄清送呈。教師閱後,甚為驚異,便窮追查問何人代庖。學童不得已,只好實告。教師聽後,便說:有這樣學識的人,哪裡象個市井靠賣筆墨謀生的人呢!於是接見了京翰,並詢問其實況,京翰如實以告。教師感其誠摯正直,雙方交談甚洽。由是獲得了有關總督重征斂財的真憑實據材料。但是當時總督檢查防範甚嚴,京翰顧慮材料難以出境。當他正在大街匆忙而行時,忽然有人牽其衣,邀入店鋪內,向他作揖說:關於學正(指竇東皋)的事,希望你不要去多管,我們當重禮酬謝您!京翰回答說:十分抱歉,你打招呼遲了一步,有關證據材料,早已送交學正(竇東皋)去了。但讓我慢慢設法,或者可以為你出力。那人以為京翰頗坦率,也就不懷疑了。京翰將所得材料送給東皋時說:這些證據材料,希望老師妥善保存,目前總督黨羽甚多,防範極嚴,恐有不測,請好好防備,不要把材料丟失了!船將啟行,果然有人突而其來搶入東皋船艙搜查,但一無所獲後離去。東皋抵京後,將所得關於總督斂財重征的真憑實據上交清廷,東皋所受冤屈因此得以澄清伸雪。而總督一夥朋比為奸的黨羽,卻被清廷問罪。從此,浙江省的政治漸趨清明,浙人十分感激,為東皋建生祠以資紀念。

乾隆五十二年(1787),京翰考中進士,歷任枝江、宣恩、漢川、光化四縣知縣。在任期間,有一富家子弟的考生用巨金賄求給予榜首,遭到京翰斥責,慚愧無地而退。後來發榜時,前來進見的榜首,卻是一個貧窮的書生,且年已四十餘歲了。京翰待之以禮,並善言予以鼓勵。後來,這位窮書生,進入了禮部任職。

京翰至七十歲始告老歸里,但歸來兩袖清風。當時廣東巡撫董文恪調任福建總督,聞其清廉、博學,特地派專人重資聘為顧問,掌教廈門玉屏書院。董文恪總督對他非常信任,但京翰始終沒有為任何人向總督說過一次私情。

京翰一生所作詩文甚多,流傳海內,人多樂誦。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對京翰評價很高,且因沒有親晤其人而引以為憾。但京翰遺稿散失無存,令人惋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