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張中孚,名嘉謀,字中孚,晚年自號梅溪釣徒。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生於河南南陽縣白莊。祖籍直隸開州(今河南濮陽)。高祖父張瑛在乾隆時遷居南陽,至中孚先生已經五代,遂為南陽人。父張慶之是南陽紳士,因辦慈善事而出名。母周氏,是同縣兵部員外郎周於京的長女,知書明禮。中孚先生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家庭。
人物生平
中孚少年求學,受業於本縣名師南蔭堂先生,天資聰穎,學習努力。十七歲時,以南陽府學生員補了廩生。此間,他博覽群書,立志著述。二十歲入宛南書院讀書。他讀書不局限於五經四書,寫文章不為“應舉制藝”所囿。對社會事理,他有自己的獨見卓識。
為了開闊眼界,進一步深造,中孚先生於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遊學開封,入明道書院讀書。由於他的學業識見,品德為人,深受明德書院山長黃曙軒先生的器重。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中孚先生粹科考試,中選拔貢。同年河南鄉試,又中舉人。由於他才華出眾,科場連捷,當時社會名流爭與之交。他與杞縣蔣恢吾、固始萬純安、通許胡石青、鞏縣王搏沙、商丘井偉生、信陽劉邃真、南陽熊紹龍,合稱中州八大名流。當時河南學政徐繼孺非常賞識中孚先生的才華,於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選派中孚先生任陝州三門書院主講,第二年又任淅川丹江書院講席。中孚均生在講學中,“不姝姝於一家之說,而唯求其是。蔑漢宋門戶齗齗之爭,祛乾嘉諸儒之弊。其識力卓定,毅然不惑於嚮往。”“其於中西文化,兼收並儲,取長補短,使出一冶。”這樣,就使受業學子,對國學與西學,精神與物質,能夠正確地對待,批判地接受。由於中孚先生的博學宏論,獨見卓識,贏得了遠近之士負笈來游。這時他雖然才二十多歲,而才華名望早已蜚聲中州。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中孚先生由於聲望日高,清政府乃委以內閣中書,出任河南學務公所議紳。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中孚先生當選河南省咨議局議員、副議長。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當選河南省臨時參議會議員、副議長。民國二年,第一屆國會成立,中孚先生當選為眾議院議員。
民國六年,中孚先生赴廣州,參加孫中山先生主持的“國會非常會議”。擁護孫中山護法行動,推選孫中山為大元帥。
民國十六年,重修河南通志處成立,中孚先生任編修,主編《河南疆域志》。
民國十九年,任河南民族博物院院長。
民國二十六年,河南臨時參議會成立,中孚先生被推為議員。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中孚先生因過度勞累,夜不能眠,項疽發作,醫治無效,於八月五日病逝,享年六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