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

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

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出生於羅馬尼亞,美國國籍。他是詩人、劇作家、小說、散文及童話故事作家,多種語言的翻譯家,實驗畫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使用羅馬尼亞語、法語和英語三種語言寫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 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

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Florentin Smarandache,1954年12月10日-)出生於羅馬尼亞Vâlcea 地區的 Bãlceşti,現為美國國籍。他是詩人、劇作家、小說、散文及童話故事作家,多種語言的翻譯家,實驗畫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使用羅馬尼亞語、法語和英語三種語言寫作。

1979年畢業於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克拉約瓦大學,1997年在基什尼奧夫國立大學獲數學博士學位,移民美國後在許多美國大學繼續博士後研究。

苦難人生

在羅馬尼亞共產黨時代與政府發生衝突,由於參加在伯克利大學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請求遭到拒絕,在1986年以絕食來抗議,而後在《美國數學學會通告》上發表一封信呼籲科學家交往自由,於是成為一個持不同政見者,結果在其後的兩年內都失去了工作,依靠做私人教師謀生。瑞典皇家研究院外事秘書 Olof G. Tandberg 在布加勒斯特通過電話訪問了他。由於不允許出版發表言論,他試圖通過布加勒斯特的法語學校及旅遊者將他的原稿帶出羅馬尼亞,然而很多手稿都杳無音信。他終於在1988年9月逃出羅馬尼亞,在土耳其的政治難民營中等了幾乎兩年。為了生存,他得在建築工地上乾一些非技術勞動:清潔工、房間油漆工、磨石工。在這裡他和法國文化學會(French Cultural Institutes)保持聯繫們,從而有機會看到各種書,與各種人交流。他離開了做農民的父母(儘管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懷孕的妻子(兩年半之後才在美國與家庭團聚,從而見到他的第二個孩子 Silviu)和七歲的孩子 Mihai。在離開祖國之前,他將一部分原稿放進一個金屬盒子,埋在父母親的葡萄園裡,靠近一顆桃樹。四年之後他第一次重返故土時將它取出,這已經是在1989年革命之後了,而他試圖寄給法國某翻譯家的其它的手稿被秘密警察沒收,再也找不回來了。他於1990年移民到美國。

紀錄

他是一位及其多產的作家:55本書的作者或副作者,在世界上100多種文學及50多種科學期刊上發表文章。

僅在2000年一年之內他就出版了20本書,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他寫下數千頁的日記,關於羅馬尼亞獨裁時期的生活(未發表)、在摩洛哥做合作教師(“在非洲做教授”,1999)、在土耳其難民營的經歷 (“逃亡?/來自難民營的日記”,第 I,II 卷,1994,1998)、背井離鄉在美國——日記還在進行當中。

文化與科學

悖論

然而在國際上,人們更熟悉的他是一位關於“悖論(paradoxism)”運動的文學學派領袖。這個學派創立於1980年,在世界上擁有很多倡導者,它的基礎是在悖論創作中過度使用對比、反義、矛盾、似是而非——不僅在局部範圍內,而且在整個作品的範圍——在數學、哲學和文學中構造一種有趣的結合。[1]。受數理邏輯啟發,他引入了“悖論主義對聯”、“重言主義對聯”以及“二元論對聯”[2]。他在許多的戲劇中完成了文學實驗:“動物之國”,其中沒有對話!“顛倒的世界”,通過場景的交換就可以產生數以萬計的不同戲劇! [3]。他主張: “悖論起源於反對極權主義和社會封閉的抗議運動。那時,整個文化由少數人操縱,只有他們的觀點才能發表,我們幾乎不能發表任何言論。於是我說:我們來搞文學……不用做任何事情!我們來寫作……不用寫任何東西。如何做呢?很簡單:目標文學!例如“飛翔的鳥兒”表現出一種“自然詩”,不須寫下便伸手可及,又不受語言的約束,而有些寫在紙上的符號,是經過人工轉化的變形翻譯,並非原汁原味,它們實際上是一種“造作詩”。所以,我們不過是群啞巴在抗議——抗議什麼呢?後來,我們用矛盾的方式來建立一切,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過著雙重的生活:一種生活是對官方說的,他們不斷宣傳我們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真是妙極了,而我們的真實生活卻很痛苦,這便是所謂的欣欣向榮!於是我們開始自嘲的創作,取其反義融於其中,悖論便由此而來。針對齊奧塞斯庫“新紀元”的偉大風格,民間流傳著許多這方面的笑話作為調劑,它們帶給我們不少靈感。不要認為我的悖論宣言中那種否定(No)和對立(Anti)是什麼虛無主義(C. M. Popa),相反,它帶來一種創造性。悖論主義跟隨在達達主義、字母主義和荒謬藝術之後,是種上下顛倒的寫作!”

先鋒運動

在他的先鋒運動中,他做了很多詩的實驗,並出版了悖論者宣言 "Le Sens du Non-Sens"(1983),"Anti-chambres(法語:反空間)/Anti-poésies(反詩)/Bizarreries(奇異)" (1984,1989),"非詩" (1990),對法語、英語的陳詞濫調分別加以改造,而“悖論主義對聯”(1998) 引入了一種新的詩歌,具有固定的形式。最終,他編輯了“國際悖論主義選集第二集”(2000) ,它收集了世界各地100多個作者用多種語言寫的作品。

文學集

“形而上史學(MetaHistory)”(1993) 又是一部反對文學總體化的戲劇三部曲,其中的戲劇正在向著總體藝術(total theatre)的方向實驗:“新人的形成”、“顛倒的世界”、“動物之國”。其中最後一個戲劇在台上沒有對話,它在(1995)卡薩布蘭卡國際戲劇節中獲獎。寫給孩子們的理論三部曲“魔術師的精彩動作(Trickster's Famous Deeds)”(1994,2000年被自動翻譯成英語),將現代和科幻情景融入羅馬尼亞民間傳統。

他的第一個小說稱作“非小說”(1993),在一種風格中使用多種風格、技巧,以暗調的手法諷刺獨裁。

“Faulty Writings(有缺點的寫作)" (1997) 是一部悖論主義的短篇故事和散文集,將畫謎和科學混合融入文學。

他的實驗藝術集 "Outer-Art(外部藝術)" (2000) 包含過度繪畫(over-paintings)、非繪畫(non-paintings)、反繪畫(anti-drawings)和超攝影(super-photos),通過“過現代主義(Ultra-Modernism)”宣言預示未來。

已出版的九本書分析了他的文學創作,其中有:“悖論主義美學”,由 Titu Popescu (1995) 著,及“悖論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由 Ion Soare (2000)著。他在1999年被提名候選諾貝爾文學獎。

數學

在數學上,在各種國際期刊和百科全書中有很多通過他命名的類目:司馬仁達齊函式、司馬仁達齊序列、司馬仁達齊常數以及悖論。他將模糊邏輯、直覺邏輯、並行兼容性邏輯、多值邏輯、dialetheist 邏輯概括總結為“中智邏輯”(在英國 Denis Howe 的計算機技術辭典中又稱作司馬仁達齊邏輯),並且類似地將模糊集合論概括總結為“中智集合論”(以及他的派生物:“並行兼容性集合”、“直覺集合”、“dialethist 集合”、“悖論集合”及“重言集合”)。

他還提出了經典機率論和非精確機率論的一種擴展,叫做“中智機率論”,把它定義成一種三維向量,其成分為非標準區間 ]-0,1+[ 的實數子集。他在2001年12月1-3日於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成功組織召開了“第一屆中智學國際會議” [4]。他出版發表了70多篇科學論文和短文。

物理

他在物理界提出“宇宙中不存在速度障礙”的假說,還有更多:“速度可以無限”(在一些物理學詞典中稱作司馬仁達齊假說),以及量子悖論 [5]。

哲學

他在哲學上提出“中智學”,作為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概括總結,並且作為數學及經濟學的研究基礎,如“中智邏輯”、“中智集合論”、“中智機率論”及“中智統計學”。

藝術

藝術是司馬仁達齊的嗜好,他做了:- 形象藝術,在他已發表的詩集: "Anti-chambres(法語:反空間)/ Anti-poésies(反詩)/ Bizarreries(奇異)" (機械繪畫),“非詩”(悖論繪畫),"Dark Snow(暗雪)" & "Circles of Light(光圈)" (封面) - 悖論抽象拼貼畫,為“悖論文學運動選集(Anthology of the Paradoxist Literary Movement)”,由 J. -M. Levénard,I. Rotaru,A. Skemer 編著; - 封面及插圖,由 "Dorul" 出版社出版,奧爾堡,丹麥; - 期刊 "Dorul" (奧爾堡,丹麥)中的插圖。

他的許多藝術作品收集在"The Florentin Smarandache Papers(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論文集)" Special Collections at th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Tempe,and Texas State University,Austin (USA),also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Vâlcea and Romanian Literary Museum (Romania),and in the Musée de Bergerac (France) [8]。

總結

他在世界上50種科學期刊和100多個文學和藝術期刊上發表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