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弗朗茲·康拉德·馮·赫岑多夫伯爵(德語:Franz Graf Conrad von Hötzendorf,1852年11月11日-1925年8月25日)是一位奧地利陸軍元帥,被認為是傑出的軍事戰略家,但同時也被認為戰術能力低落。赫岑多夫1906年在王儲斐迪南大公的推薦下任總參謀長,決策奧軍的戰略,在面對其主要敵人俄軍時屢屢敗北。1917年由新皇帝卡爾一世免去總參謀長職務。
青雲直上的軍官
![弗朗茲·康拉德·馮·赫岑多夫伯爵](/img/9/570/nBnauM3X1gjMxAzN2cDMzczM0MTMwYDN5IDMwADMwAjMxAzL3A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大戰中的奧匈軍隊
因為王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被暗殺,他終於找到了開戰的藉口。他冷血的把他的好友和恩主的被暗殺稱之為天賜的禮物。事實證明他的兩線作戰計畫是不成功的。他的計畫往往過於宏大而無視現實的地形和氣候。 並經常被低估的敵人的力量的。例如,自己的多民族軍隊戰鬥凝聚力不夠,而拉多米爾·普特尼克元帥指揮的塞爾維亞軍隊明顯比預計的要強,致使他在沒有擊破次要敵人的情況下被迫轉兵北上,展開對俄軍的加利西亞戰役。結果兩個戰場都沒有取勝。災難性的第一年的戰爭,削弱了奧匈帝國的軍事能力。 他所設計的1915年德奧聯合東方攻勢被認為是成功的,(對戈爾利采的突破)但是從這時起奧匈帝國總參謀部就越來越從屬於德國總參謀部了。 1916年他在義大利發起的攻擊初期也是成功的(特倫蒂諾戰役),但俄軍勃魯西洛夫攻勢使這一切都化為烏有,東線奧軍兩個月就損失了60萬,奧匈部隊這一年的總損失超過了150萬人,奧匈軍隊已經不能在沒有德國幫助的情況下單獨發起攻擊了。 1917年2月,隨著老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去世。剛愎自用的他被繼任的卡爾一世皇帝解除了職務,但被派到特倫蒂諾前線擔任野戰司令官。而這時俄國也因為二月俄國革命而退出戰爭,奧匈最偉大的戰士康拉德的終於交了好運,他把部隊集中起來,在卡波雷托戰役一氣衝破了義大利軍隊的防線,贏得了他最大一次勝利。
戰後評價
戰爭結束後,他退休,著有回憶錄《我的開端1878-1882》(1925年)和《我的服役,1906-1918》(五卷1925年),他在回憶錄中宣稱,他只是一個軍事專家,只有發言權,沒有關鍵的決策權。崇拜他的人認為他是一個軍事天才,但奧匈軍隊不足以展現他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