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昂·委內爾·翁·塔姆

弗昂·委內爾·翁·塔姆

弗昂·委內爾·翁·塔姆 (Franz Werner van Tamm 1658–1724) 是一位德國巴洛克風格的畫家,翁·塔姆出生在德國西北部城市漢堡,他曾是Joachim Pfeiffer的學生,他以歷史畫家開始他的生涯,後來迅速的轉成靜物畫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弗昂·委內爾·翁·塔姆(Franz Werner von Tamm ) 無意中的一次義大利之行改變了他的一生,並開啟了他全新的創作生涯。為了更好的創作,翁·塔姆定居在義大利,這時期正值巴洛克藝術盛行,對於居住在發源地義大利的畫家們則更深深的被這股藝術潮流影響著。他的藝術生涯受到David de Coninck 的影響,並成為Pietro N avarra的老師。在1685-1695期間,翁·塔姆在羅馬因花卉和獵物的靜物作品而聞名。在羅馬時,翁·塔姆曾在Carlo Maratta 的工作室受訓,後被邀請去維也納成為一名宮廷畫家,一直到逝世。

代表作品

光的花環 光的花環

收藏於巴黎美爵藝術基金的這幅名為《花的光環》的作品是弗昂·委內爾·翁·塔姆為數不多的與人合作的作品,且沒有任何宗教的意味。這幅作品創作18世紀初,曾被收藏於羅浮宮內。它展現了18世紀初期羅馬繪畫的整個繁盛狀況。玫瑰、百合、牡丹、風鈴草和康乃馨,全部盛放在在一個色彩豐富、色調柔和的大玻璃花瓶里,象徵著藝術界的百花齊放與欣欣向榮。他的這幅作品寧靜中產生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他的畫看上去是以微小的畫點組合,並且善於使用光線的來源,但沒有人能夠確切了解弗昂·委內爾·翁·塔姆的技法。這幅作品在創作完成之初,便引起了藝術界的軒然大波,很多巴洛克畫家甚至已經無法確切的表示這是否是一幅完全的巴洛克藝術作品,而其他流派的畫家也無法從中找出肯定的答案。與翁·塔姆一起合作此幅作品的卡爾洛·馬拉塔則揭開了謎底,他聲稱,如果想在藝術上成長,必定要和翁·塔姆有一次合作,這種開拓巴洛克新畫風且將巴洛克藝術精華發揚光大的創作手法是自己之前完全無法想像到的。與此同時,當時的歐洲藝術界也將此幅作品作為18世紀巴洛克藝術作品作為不可逾越的一座豐碑,大加讚賞。

社會評價

弗昂·委內爾·翁·塔姆(Franz Werner von Tamm)因花卉和獵物的靜物作品而聞名於藝術界,與同時期的花卉畫家相比,翁·塔姆的作品將巴洛克美學的那種寧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著重於表現強度的 一種形式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他的藝術作品中,雖然隸屬巴洛克風格,但又與富麗堂皇華而不實的巴洛克風格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寓寫實於華麗色彩與輪廓中間, 改革並且創新了巴洛克藝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作法讓當時的歐洲繪畫界瞠目結舌。他嫻熟的創作技法及無與倫比的獨特色調組合,讓同時期的許多同類型畫家望而卻步,甚至亦步亦趨地將模仿他的風格作為自己孜孜以求的藝術目標。

背景介紹

1. 巴洛克風格(Baroque)

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漸衰落。巴洛克藝術最早產生於義大利,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羅馬是當時教會勢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羅馬興起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巴洛克風格雖不是宗教發明的,但它是為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它最強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畫家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時的魯本斯、荷蘭的倫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蓋茲、英國的凡·戴克等。

2. David de Koninck 或 de Coninck (1644-1701)

同樣以別名“Rammelaer”而著名。他是一位佛蘭芒巴洛克風格的畫家。他主要完成了動物及靜物繪畫的作品。

3. Carlo Marata 或Carlo Maratti (1625-1713)

是一位洛可可式藝術風格的義大利畫家,他的風格要比Cortona和'Annibale Carracc i更加謹慎和更具組合性,更多的是結合了Andrea Sacchiest,Francesco Albani 以及Guido Reni的傳統風格。 有一群學生和大量的助教經常去他的羅馬工作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