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馬
產地(或分布):產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數量:1980年統計7萬匹。
主要特性
體格較小,體質結實幹燥,四肢較細,毛色以騮毛較多。成年體尺:公馬體高為116厘米。體長為118厘米,胸圍為131.5厘米,管圍為15.7厘米;母馬相應為114、116、130 和14.6厘米。體重公馬為216千克,母馬為205千克。馱載力70~75千克,最大挽力公馬為235千克,速力1000米1分47.6秒。初配年齡公為3~4歲,母馬為3歲,繁殖年齡達20餘歲,生後第一年發育較快,一歲公駒體高達成年的91%。
名稱由來
據歷史記載,元、明兩代,西昌原名建昌。西昌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歷史上原產於西昌的許多特產都以建昌命名,除了建昌馬,還有建昌板鴨也是西昌歷史悠久的特產。21世紀初,西昌市在歷史遺蹟的基礎上,對建昌古城進行了恢復重建。
建昌馬產於四川涼山。分布於雅安地區的漢源、石棉等縣和渡口市的鹽邊縣。產區地處川西南橫斷山脈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表起伏大,高差懸殊。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谷地到山頂呈現了亞熱帶到亞寒帶的各種明顯的垂直氣候帶。馬的分布以淺山暖溫帶(海拔1500~1800米,年平均氣溫14~17℃)、中山溫帶(海拔1800~2200米,年平均氣溫13~15℃)和高山寒溫帶(海拔2200~2500米,年平均氣溫8~11℃)較多,河谷亞熱帶(海拔15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7~20℃)和高山亞寒帶(海拔26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8℃)分布較少。產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帶,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乾季和雨季分明。氣溫低,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全年盛行偏南風。年降水量,高山、高原地區多於平壩、河谷地區,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約68%。水源以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為主。河谷壩區土壤多為沖積土,土質肥沃,農產品豐富;山地黃壤土、紅壤土分布廣泛,植被以禾本科較多,豆科、莎草科及其他雜類草也有一定的比例。這些都為建昌馬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品種特徵
建昌馬體質結實幹燥。體格較小。頭稍重,多直頭,眼明亮有神,耳小靈活。頸略成水平或斜頸。鬐甲較尻略低,亦有鬐甲與尻同高或稍高者。胸稍窄,背平直,腰短有力,背腰結合良好,尻略短微斜。四肢較細,肩短面立,肌腱明顯,蹄小質堅,肢勢一般正常,前肢間有外向,後肢多有刀狀。全身被毛短密,鬃、鬣、尾毛較多而長。毛色以騮毛較多,其次為黑毛等色。
品種性能
建昌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16.0±5.6厘米,118.2±7.2厘米,131.5±7.0厘米,15.7±1.2厘米,215.9±29.5公斤,成年母馬分別為:114.1±4.6厘米,115.5±6.5厘米,129.5±6.9厘米,14.6±0.9厘米,205.3±27.5公斤。建昌馬體型較輕,機巧靈活,善走崎嶇險要的山地,適於馱、乘,亦可輕挽。建昌馬為四川山地的優良品種。適應性強,特別能適應山地的生態環境。體格短小、精悍,機巧靈活,善於登山涉水,能耐勞苦,並可長途馱運,為山區重要役畜。
養殖歷史
涼山彝族養馬賽馬的歷史可能相當久遠,彝族史詩《勒俄特依》這樣說道:遠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在滇池北邊有一情人,滇池南邊有一情人,他經常騎一匹神馬奔走於南北方的兩個情人(有的傳說是他妻子)之間,兩個女人都想留住他。其中一人將神馬翅膀剪了一些,結果支格阿龍掉人滇池中。另外有一些彝文古籍和神話傳說,也經常提到馬的事情。“建昌馬”在多山多谷的彝區,當然不同於茫茫的大草原。彝山的羊腸小道相當險惡,一不小心失足則跌下萬丈深淵,“建昌馬”可以說小巧玲瓏,行動敏捷,跑起山路來又快又穩當。假如讓身材高大的蒙古馬在彝區山路上奔跑那絕對凶多吉少。所以,方誌和遊記中對“建昌馬”有所稱頌。《小方壺與地叢鈔》:“南中民俗以牧畜為富,故馬獨多。”“黔馬小而習險,其行步收斂,不敢放蹄,故蹀峻馳危,穩驟不蹶,水西烏蒙馬最良。”《滇行紀程》“滇中多良騎,質小而蹄健,登危蹬若平地,故水西之駿,滇黔多之貴。”《黔書》:“水西之馬狀甚美,前視雞鳴,後啁犬蹲,隔闊膊厚,腰平背圓,體卑而力勁,質小而德全,登山越嶺,逐電爾雲,有馬如此,不可謂不良也。”“建昌馬”在漢代又稱“榨馬”。《史記》:“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榨馬、焚僮、氂牛,以此巴蜀殷富。”“榨”當時指涼山東北部的甘洛、漢源一帶。唐《蠻書》:“烏蠻,……邑落相望,牛馬被於野。”“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山區交通不便,常利用馬騎乘或馱運物資,近年還用於輓車。除供當地需用外,還運銷外地,涼山地區原屬寧遠府。據民國《寧屬調查報告彙編》記載,寧屬之馬約有15萬匹,每年外銷6~7千匹,出入寧屬均以馬鍋頭(趕馬幫的人)是賴,入市交易無不乘馬,民家可無一牛,但必有一馬,極貧之家,功;必養驢,以代人力。由於當地社會經濟的需要,促進了建昌馬的發展。
建昌馬文化
涼山彝族在長期的養馬實踐中,精心選育出了著名的優良馬種——建昌馬。建昌馬軀體短小精悍、體質結實、機警靈敏、性情溫馴、易調教、負載能力強、行走於崎嶇山路之間竟如履平地,因而成為涼山彝族馱載和乘騎的主要工具。而許多彝人以擁有一匹上好的建昌馬而自豪,常將自己精心飼養調教出來的駿馬炫耀示眾,尋找對手比高低。涼山彝族人從小會騎馬,練得一身好騎技,在大規模的比賽中能獲勝,不僅僅是自己的榮耀,也是全寨和家支的光榮,故而倍受敬重。涼山彝族各地都流傳有古代和近代各種名貴的駿馬的故事,這些駿馬都有雅名。例如涼山喜德地區傳說的“都都拉呷”駿馬,傳說它跑起來時連在草坪上歇息的雲雀都來不及飛走就被它踩死,可見其速度之快。彝族對騎手也相當苛求,特別是大賽時人們對選擇誰來當騎手,一般都考慮再三非常穩慎,最後才做決定。一般要求騎手要身輕如燕,騎馬姿式要好看,並且要膽大心細。如果馬獲勝,騎手都有不薄的彩禮。涼山彝族的賽馬內容別具一格,不僅要賽馬力、賽跑速,而且還要賽騎術、賽姿勢、賽智慧等,因而競爭相當激烈。
相馬
彝族“相馬”有其獨特的——套理論和方法。什麼樣的馬才是好馬,這有一定的標準。好的馬匹其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非常講究。馬的頭要大,耳朵要向上且有力,眼睛要大而鼓,馬的鼻孔也要大,這樣才好喘氣,馬的嘴也要大,在賽跑時必須張開大嘴,跑時應該是埋頭和嘴,以快觸到地面者為佳。馬的頜頰要大,這樣才能夠多吃東西。馬鬃不能太厚,馬腰肢不能太長,馬肚不能大,馬後腿不能太直,馬蹄不能大,馬鏇不能長在馬脖子上和馬嘴上,認為長在脖子上是上吊鏇,長在嘴上是吃人鏇。馬毛最好是純黑色或純絳紅色。白斑點長在背兩側者被喻為翅膀很好,白斑點長在兩前肢或後肢者也很好,額頭上的白斑點也很好,但白斑點從額頭長到嘴角上的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