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壽法師

釋廷壽(公元904一975年),字沖元,《宗鏡錄》作者。浙江餘杭人。俗家姓王,生於唐昭宗天復四年(公元904年)青少年時代,即有文才。

基本信息

十六歲時,曾獻《齊天賦》給吳越王錢鏐。他在出家之前,曾充小吏,先為餘杭管庫官,後作華亭(今江蘇松江縣境內)鎮將。因私自動用庫銀買魚蝦放生,被判處死刑。在被押赴市曹的路上,面無懼色。典刑官覺得有些奇怪,便問他何以如此泰然自若,他回答說:“我動用庫銀是為了放生,不是為了中飽私囊,問心無愧,何懼之有”?他的這一番話,竟獲得免罪釋放。

延壽三十歲時,依龍冊寺翠岩禪師出家。他刻苦好學,博覽三藏經典,苦行自律,依教修習禪定。那時法眼宗創始人文益的弟子德韶在天台山弘法,延壽慕名前往參訪。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延籌任雪竇山咨聖寺住持。這時他已聞名遐邇,很多人遠請而夾從其受學。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延壽應吳越國忠懿王弘椒(即錢椒)的邀請住持杭州靈隱寺,廣修殿宇,中興古剎。第二年(公元961年)又應請住持永明寺(即淨慈寺),法緣盛極一時,海內學子云集到永明寺的達二千多人。宋開寶三年(公元97o年),延壽又奉詔在錢塘江畔建六和塔九級,高五十餘丈。

延壽伴永明寺主持期間,完成了他的巨著《宗鏡錄》定稿。當時的高麗王讀了這部書的抄本,欽佩萬分,當即派使臣到中國,以弟子之禮的名義,向延壽送供品,計有金縷袈裟、藍色水晶念珠扣金澡罐等。宋開寶七年(公無974年),延壽再次到天台山傳菩薩戒,受戒弟子一萬餘人。他一生誦《法華經》一萬三千部,晚年歸心淨士。開寶八年(公元975年)逝世,終年七十二歲。

延壽為法眼奉德韶的法嗣,曾為高麗入宋使臣和問道的學僧三十六人傳法,因此法眼宗得以傳入高麗。他的著述不少,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以下各種:

《宗鏡錄》一百卷、《萬善同歸集》三卷、《唯心訣》一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警世》一本。

上述延壽的著述中,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是《宗鏡錄》。此書一百卷,不可能在短期內寫成。史書記載他是在永明寺最後定的稿,但實際上他在雪塞山資聖寺住持時就已經開始寫這部書了。關於這一點,《雪竇寺志》有記載。

《宗鏡錄》全書八十餘萬言,分為三章,即前六十卷為“第一標宗章”;六十一卷至九十三卷為“第二問答章”;九十四卷至一百卷為“第三引證章”。這樣的結構有一定的道理,延壽自己在《宗鏡錄序》文中作了說明。他說:“先立正宗,以為歸趣(第一章);次申問答,用去疑情(第二章);後引真詮,成其圓信(第三章)。此書之所以取名《宗鏡錄》,延壽說:“舉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鏡,編聯古制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詮,同此顯揚,稱之曰錄”。

在延壽時代,佛教已開始走下坡路,學禪的人雖然很多,但因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故禪者都不懂教,形成盲修瞎煉的風氣;而學教的人則又偏執一隅,形同水火。延壽有鑒於此,著《宗鏡錄》,主張禪教並重,性相融合。所以他在《宗鏡錄》中引經據典很多,既有大乘經教,也有禪宗語錄。據初步統計,他引用了大乘經典一百二十種,祖師《語錄》一百二十種,聖賢集六十種,其目的是說明禪教一如,性相不二。他說“《宗鏡錄》內,無有一法而非佛事”。又說:“生老病死之中盡能發覺,行住坐臥之內俱可證真”。這也就是馬祖道一系統的“平常心是道”和“搬柴運水,無一不是佛事”的思想。故《宗鏡錄》是借教明宗,而不是混宗於教。

中國的禪門分五家七宗,只有法眼宗針對時弊,重視經教。延壽繼承其師德韶的遺志,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引用經典,這在禪宗史上是不曾有過的新風。不過他個人晚年又歸信了淨土,為宋以後禪淨雙修法門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