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延壽鎮一帶,清代晚期,屬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地。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有人來此闢地種參,地稱瑪河”。1879年(清光緒五年),吉林將軍奏放瑪河荒地,“準於境內燒鍋甸子撥留街基”。1881年(清光緒七年)設定燒鍋甸子分防巡檢,隸屬賓州廳。翌年,續放瑪河毛荒,首任巡檢認為原留街基“地點不宜”,遂移治於今址。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修建土城,“城高一丈二尺,厚六尺,周長一千一百丈”。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於燒鍋甸子設定長壽縣,遂為長壽縣城。中華民國初年,為避“匪患”,四鄉糧谷大戶多移縣城,購地建房,居民大增,街市日趨繁榮。隨著縣名的改變,到1929年先後為長壽、同賓、延壽縣縣城。東北淪陷後,1934年改為延壽保,1938年改稱延壽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城關區。1949年10月,改為第一區。1955年,改為延壽鎮。1958年9月,將延壽鎮與高台鄉合併,改稱紅旗人民公社。1960年3月,將紅旗公社劃分為延壽鎮公社和興讓公社(後改稱高台公社)。1974年12月,劃出部分生產大隊與高台公社劃出的部分生產大隊成立新村公社。1980年復稱延壽鎮。鄉鎮經濟
延壽鎮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7.6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4.5億元,農業收入 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20元,全口徑實現財政收入1147萬元。延壽鎮自然環境優美。全鎮山林覆蓋率為40%,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年產優質材5O萬立方米,年產山野菜、林果等天然純綠色野生食品 1500噸,其中蕨類和菌類優良品種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農業基礎雄厚,2001年產優質米2萬噸,亞麻0.2萬噸,萬壽菊3000噸,黃牛、絨山羊、肉禽年飼養量分別到8162頭、510O只和10萬隻,建有3處棚室生產基地,l個肉牛生產專業村和1個肉雞生產專業小區,形成了區域規模優勢和經濟優勢。全鎮綠色特色經濟總收入占全鎮農民總收入的70%,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鄉鎮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年產值超百萬元的鄉鎮企業23家, 年創利稅1550刀元,並呈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以運輸、商飲、服務為主奪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700餘戶,從業人員8500餘人,年創產值5350萬元,占全鎮社會總產值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