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伯真

延伯真(1897-1968),原名延壽璞。山東省早期農村黨員,山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創建人。

基本信息

簡介

1897年出生於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延集村一個貧農家庭。9歲時入鄉塾讀書,塾師即是他的伯父,對他管教極為嚴厲。到了12歲那年,由於他對讀書沒有興趣,就輟學在家。

1911年,延伯真再次入私塾進行學習。辛亥革命後,本村在外地學習回來的青年知識分子推翻了鄉塾,設立國小,延伯真也隨即由鄉塾轉到國小。1916年,他高小畢業後,先在鄰村當了半年國小教員,後考入了濟南第一師範學校。5年的師範生活,使他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爆發,濟南掀起了學生愛國熱潮,延伯真也被卷到民眾運動的滾滾洪流之中,參加遊行示威。運動被鎮壓後,他回到家鄉廣饒縣,同本鄉的學生開展起了抵制日貨的活動。

“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起來。馬列主義的廣泛傳播,使延伯真的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延伯真開始慢慢接受新文化,並經常閱讀一些進步書刊。他還同八、九個同級同學組織了一個“青年互助社”。這個團體的宗旨是:在思想上研究新文化,在事業上是創辦鄉村教育。1921年夏季畢業後,畢業生團體前往江南一帶去旅行,參觀南方教育。回來後,延伯真在山東省博興縣當了半年師範講習所教員。1922年夏,他回到家鄉延集村興辦國小,想實現自己的鄉村教育計畫,以期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達到救國之目的。但是,由於受到頑固派的強烈反對,國小只堅持了半年就辦不下去了。他看到自己的抱負難以施展,就離開家鄉來到青島。後來,有幸結識了山東早期共產黨員王盡美鄧恩銘。1923年春,經王盡美、鄧恩銘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山東省早期共產黨員之一。

那時在濟南和青島都有共產黨的組織,青島有共產黨員三、四人,是一個支部,鄧恩銘任支部書記。延伯真入黨後,黨的活動主要是在鐵路工人、紡紗工人、國小教員等中間進行。當時黨在青島四方成立了一處“工人補習學校”,他常到那裡講課。在青島期間,他還先後介紹呂竹村、賀啟元等人入黨。

1925年8月, 延伯真受黨組織派遣到濟南,任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組織委員,同時在國民黨省黨部負責工農部工作。這期間,他曾多次回到家鄉廣饒縣、壽光縣一帶開展黨的工作,先後介紹壽光縣的張玉山王雲生李鐵梅及本村的延安吉等人入黨,創建了中共壽廣支部。隨著兩縣黨員人數的增加,兩地縣分別建立了黨支部,1925年2月,中共延集支部建立。這是東營地區第一個中共支部,也是山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

1926年春節期間,延伯真同劉子久劉雨輝從濟南回家鄉探親,把最早的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及《嚮導》周報、《新青年》等雜誌帶到劉集村,對民眾進行革命啟蒙教育。

1927年,延伯真到魯北的平原縣等地開展工作。他號召農民起來反對北洋軍閥和封建豪紳,回響北伐,並發展楊生甫等人入黨。是年夏,延伯真為了解革命形勢,去濟南、武漢找黨組織接洽。在他到武漢期間,當時任山東濟南地委書記的吳芳召開了一個會議,給延伯真留黨察看的處分,理由是他犯了自由行動。隨即把他調到淄川煤礦去工作。在淄川,領導工作的是劉子久。當時,延伯真對工作一點也不安心,就決定自己到煙臺去。從此,他與黨失去了聯繫。1927年秋,他到煙臺、濰縣等地進行活動,發展黨的組織。次年,又輾轉到了東北進行黨的活動。

1931年至1941年,他在東寧、北安、哈爾濱等地從事蘇聯遠東情報工作。1946年7月,偕妻子劉雨輝一起在哈爾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任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後勤部廠長、東北軍區軍需部股長、東北空軍後方聯務部科長。1949年在部隊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轉業,先後在東北人民政府機械局、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瀋陽銷售處任職,擔任國家一機部銷售局駐瀋陽辦事處科長。1962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1968年病逝於瀋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