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醫一院

廣醫一院

廣醫一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急救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醫院,也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廣州骨科研究所、廣州泌尿外科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在醫院。它的前身是始建於1903年“中法韜美醫院”,解放後幾經調整,先後易名為“廣州市工人醫院”、“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1974年歸屬為廣州醫學院的附屬醫院,1981年正式更名為“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3年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基本信息

規模

廣醫一院廣醫一院

醫院位於美麗的珠江河畔,繁華的長堤市區,總占地1萬多平米,擁有一個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的海印分院。

開設病床1500張,設有37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現有職工2823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460多人,博士生導師20人和碩士生導師115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保健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2人、長江學者1人、珠江學者1人。醫院擁有PET/CT、128排CT、3.0T MR、DSA、電子直線加速器(含大孔徑CT模擬定位系統)、生物及適形調強直線加速器、移動式術中放療X線系統、光學干涉斷層成像系統(OCT)、支氣管磁導航系統以及全國首條全自動化檢驗流水線、自動化藥房系統等大批精尖設備。

學科建設

醫院注重醫學專業技能與醫學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辦南山學院、臨床醫學一系及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的本科教學工作,設有內、外、婦、兒等23個教研室。承擔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流動站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層次的教學任務,臨床醫學為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中西醫結合為一級學科碩士點,並形成了1個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4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

醫院擁有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1個[內科學(呼吸病系)];呼吸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呼研所);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呼吸內科、胸外科、重症醫學科、泌尿外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個(中醫肺病專科);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內科學,兒科學,外科學);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19個(呼吸內科、胸外科、重症醫學科、泌尿外科、婦科、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耳鼻喉科、檢驗科、神經內科、急診科、兒科、腫瘤科、消化內科、醫學影像科、骨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臨床護理);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3個(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泌尿外科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與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2001年以來,醫院共主持國家“973”項目3項、“十五”攻關項目3項、“十一五”攻關項目 1項、“十二五”攻關項目2項、“863”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1項,全院共獲各種科技獎勵67項。

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醫院不斷最佳化服務流程,積極拓展多種形式的預約掛號、專科門診服務等便民措施,通過加強醫院精細化管理,持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及服務質量。醫院還大力開展幫扶工作,現與廣東省104家基層醫院簽訂支持和幫扶協定,多次赴西藏等地區進行巡回醫療活動,主動參與海外醫療援助工作。同時,醫院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動,每年舉辦COPD日大型講座義診、腫瘤防治宣傳活動、帕金森病友聯誼會等形式多樣的惠民活動,深入社區、深入基層,廣泛傳播健康理念。

在2003年的“抗非”鬥爭中, 以鍾南山院士為首的廣醫一院人主動承擔廣東省大部分最危重非典病人的搶救重任,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在“仁愛為本,精誠為強”的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醫院積極探索人文醫學道路,2006年被批准成立全國首家“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

傳承百年歷史,力爭再創輝煌。醫院連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最佳服務單位、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鍾南山院士榮獲全國勞模、中國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和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吳階平醫學獎。2011年,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創新團隊獲得廣東省首屆南粵功勳獎。《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我院作為廣州唯一一家市屬醫院連續4年入圍全國百強最佳醫院;連續多年位居廣州市屬三甲醫院服務滿意度排名前列。

周邊公交:(廣醫一院(靖海路)總站)194 40 5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