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千年輝煌過後,曾經繁盛一時的水陸碼頭,由於長期的無序發展,河流污染、過度挖沙,垃圾圍城,生態破壞極其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重重。2005年元月,隨著廣運潭項目的正式開工,通過恢復城市生態、在建設中高度注重生態影響,因地制宜,將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進行整形,取坑為湖、取陸做洲,引灞河之水濟之,形成了湖中有島、島洲相連、洲內有潭、積潭成淵的良好生態景觀;同時啟動了“碧水工程”、“雁鳴湖濕地工程”、“桃花潭生態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態治理工程,因地制宜的解決了三大生態災害,恢復了廣運潭“灞上煙柳長堤”的勝景畫境。
如今的廣運潭,南靠二環延線、北臨繞城高速、西接三環高速,距市中心驅車僅需20分鐘,距機場驅車僅約40分鐘。目前,廣運潭昔日“大水大綠”的景象已初步展現,在長約6公里,寬約2.3公里的區域內,由南至北分為灞河煙柳景觀帶、動態遊覽景觀區、生態濕地旅遊區、旅遊度假景觀區,形成了“一帶托三區”的布局,成為一個有機的景觀整體。廣運潭由生態破壞到生態治理的巨變,無疑具有更多更典型的時代意義。
曾經繁盛一時的水陸碼頭
灞河和滻河自古有舟楫之利,為長安水上交通要道。漢武帝曾開挖了一條從長安潼關接連黃河的人工運河,長三百華里,號稱“漕渠”,把江南和中原的糧食和財貨,運往長安,保障京都的供給,成為封建王朝的命脈。然而“漕渠”到了唐代已經淤塞,唐朝雖然強盛,可是由於關中土地有限,隨著人口的增加,每遇歉收之年,長安的糧食供應就成了大問題,皇帝不得不移駕洛陽,因為那裡水運方便,可以調集各地糧食。
為了解決糧食運輸問題,唐朝對全國水運進行了改革,重開“漕渠”,並在長安東郊望春樓下開拓了著名的水陸碼頭——廣運潭,大大方便了水運,每年從江南和中原運到長安的糧食由120萬石增加到400萬石,最高達到700萬石。
唐玄宗在廣運潭上舉辦了一次規模盛大的水運博覽會,共有二百多船隻參加,船上載著江南的金銀鉬錫、綾羅綢緞、瓷器酒具、名酒茶葉、文房四寶、名貴藥材……列隊游弋,展示了唐代商貿的發達和水運的暢通。漕運的改革讓關中大富,玄宗後期始,政府就已長駐長安,不再在兩都之間奔波,唐帝國的軍事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真正聯結成一個堅固的整體,國勢昌盛,演進成開元天寶年間強盛的大唐帝國,成為中國政治史上的黃金時代。此時,廣運潭上繁忙的船隻同大唐西市裡的各國客商、梨園裡絢麗的霓裳羽衣舞等一樣,成為大唐帝國繁榮昌盛的象徵。
後來隨著唐帝國的衰敗,廣運潭的水面不再漕船如梭,不久漕運也因為戰亂無人管理而致運河淤塞。唐朝遠去了,歷史的滄桑也讓千年前的繁華鼎盛、風流騷雅彈指化為俯首間的蕭條零落、低吟哀唱。從此詩情不再,芳華難覓。
從生態重災區到生態補償區
千年前的輝煌過後,歷史再一次顯現出無奈的蒼涼,曾經的歌樓舞館,如今變成了碎瓦頹垣。其實在滻灞生態區建立以前,不僅是廣運潭地區,整個滻灞河區域的都是河流污染,垃圾圍城,到處都是挖沙留下的沙坑。那時附近的居民點和幾個大廠的污水都排向灞河,滻河上僅工業污水排污口就超過40個。而且由於長期的無序發展及多頭管理,使滻灞河城市段既是城市建設的盲區,也是垃圾堆放地。經調查,沿滻、灞河兩岸有10餘處河段垃圾成山,垃圾堆放量近500萬立方米,不僅污染河流水質,也對周邊居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再加上這裡地質均勻、沙粒顆粒細潤,因而被公認是最佳建築用沙,所以,多年來這裡就有許多挖沙場日挖夜取,不但使滻灞河床嚴重下切達6米之深,更有無數深淺不一、大大小小的沙坑遍布滻灞河周邊,地質災害隱患嚴重。上世紀90年代,就曾經因為挖沙而造成灞河橋跨塌、隴海鐵路中斷。
西安新的城市戰略發展,把滻灞地區定位為西安的第三代新城,成立了滻灞生態區以後,這裡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運潭項目是滻灞生態區成立後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點項目,位於我市東北部灞河東岸,史稱“灞上”。廣運潭南起隴海鐵路,北至繞城高速,長8.1公里,東起灞河東岸,西到灞耿路,整個項目面積13.53平方公里。自2004年底開始建設,到現在已經完成工程建設約30餘項,其中修建堤防10.8公里,橡膠壩2座,完成道路建設20餘公里,新建5個節點碼頭,新增蓄水能力7000畝,新增綠化2000畝。整個項目建成後,將在滻灞河道和廣運潭湖區形成水面10000畝,綠地8000畝,平均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00噸,釋放氧氣1300噸,在我市東部形成一道綠色屏障,成為西安的天然氧吧和重要的生態補償區。而且工程在建設中高度注重生態影響,建設中因地制宜,將采沙形成的沙坑進行整形,取坑為湖、取陸做洲,引灞河之水以濟之,於是湖中有島、島洲相連,洲內有潭、積潭成淵……一切均宛如天成。
在加緊河道治理和建設的同時,污水處理工作也全面展開,滻河截污工程全面完工,鹹寧橋以下的所有污水排放口全部被封堵截流;位於滻河旁邊的西安市第三污水處理廠也正式啟用,新的污水處理廠還在建設之中,目前滻灞河水質持續好轉。
如今灞上煙柳長堤再現了“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的迷人景象。每到春季,唐代詩人白居易“柳色如煙絮如雪”的美景讓許多西安人流連忘返。
正在走向世界的廣運潭
隨著碧波蕩漾的水面的出現,近千年後,滻灞河的水又一次迎來了世界各地的船隻,與千年前各式各樣的商船不同,這一次匯聚到這裡的是現代文明高速度、高科技的象徵的世界F1摩托艇大賽。2007年10月4日、5日,2007年F1摩托艇世錦賽亞洲首站大獎賽在這裡成功舉辦,當24艘摩托艇在廣運潭上呼嘯而過,一個現代、新興、時尚、綠色、宜居的新西安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2007年9月4日,又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落戶西安滻灞生態區,西安也成為第一次通過競爭性申辦而取得舉辦權的城市。世界園藝博覽會是影響深遠、歷史悠久的專業性國際博覽會。它的舉辦,將進一步擴大西安和陝西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城市品位,改變城市形象,拉動區域休閒、旅遊、會展、創意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進西安國際化進程。廣運潭地區被定為世園會會址,迎來了又一次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