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潭

松潭

1939年(民國28年)4月,中共贛北特委在蘆溪成立中心支部,書記汪挽華,有黨員30餘人。 1992年前後,松潭茶葉由製作紅茶轉為綠茶,經多年經營,以松潭翠毫為代表的綠茶已嶄露頭角。 2010年7月,松潭被黃山市正式列入“百佳攝影點”。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古屬徽州府,今屬安徽省黃山市。處皖贛兩省交境、休(休寧縣)祁(祁門縣)兩縣

交界。海拔近千米,村南有本鄉最高峰栗樹尖,海拔912米。位於祁門縣城南,距縣城約30公里,距祁紅鄉約5公里。自祁紅鄉至松潭村幾乎全程為鄉間土路,林木夾道、空氣清新,村口、村後存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樹林,是為驢友騎行、遊山玩水理想去處。
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7度39分、北緯29度40分。村名由來

松潭,古稱拜堂石,因村東南山中有奇石天成,自上而下,三階次第錯落,傳戴氏祖先

松潭導遊圖松潭導遊圖
曾在此以石為媒,拜堂成親,是有此名。松潭,最早稱斷竹坦,先為江氏居住。清初,江氏遷移到本縣(祁門縣)蘆溪中港村,便將村基、山場典賣給黟縣古竹來此的戴宗全、戴宗良(梁)兄弟倆買下,舉家遷來。為了保護水源和防風,戴氏家人將村邊的筆形山上的天然林封禁起來,並且挖了一口池塘,形似墨硯,使山林與池塘呈“筆硯”之勢,以此期望村中出“文魁星”而發跡,並由此改名為松潭村,意為“松樹常青,潭影清雅”,圖之吉利。主要收入來源

松潭現有人家68戶, 200餘人。擁有山林面積六千多畝,山茶林近千畝。松潭人靠山吃山,民主要以茶葉(松潭翠蘭、松潭翠毫、祁門紅茶等)以及木材(杉樹、松木等)為主要收入來源。村人戴光輝曾自撰一聯,讚美松潭林茶。
奇哉松潭,四顧珍木亭亭,莽莽蒼蒼,如林成海,下於雲表,上探重泉,上下相連地與天,春描翠綠,夏放蔭涼,秋染金紅,冬披銀鎧,一年四季換新裝,雖歷經滄桑,仍然枝繁葉茂,來客同聲稱嘖嘖。
秀兮梅嶺,一啜佳茗馥馥,綿綿脈脈,似蘭斯馨,遠自前唐,近自當代,遠近聞名古貫今,東銷兩美,南達印尼,西運英法,北售蘇蒙,四海五湖連舊友,縱屢遭翻覆,依舊味醇液香,遊人異口話津津。
村中依山遍植果木,四時果香撲鼻,梨、桃、李、葡萄等種類繁多,其中尤以山棗為最,每戶庭院至少植有一株,村前屋後,數不勝數。松潭山棗於當地小有名氣,每年8月、9月間多有慕名前來啖棗之客。

松潭戴氏字輩

戴氏祖先自明末清初遷松潭,至今已傳至第14代。

戴氏宗祠戴氏宗祠
據村中年長人所述,松潭戴氏字輩共4言16字:“宗應國志,尚德啟新,嘉聲永振,萬壽長春”(個別字概為音同),亦有“萬壽長青”之說。原《松潭戴氏族譜》有記,憾於民國初期失軼。

松潭村口古木林

古木林簡介

祁紅鄉松潭村前的水口防風林,是祁門現存面積最大的古水口樹林,面積達140多畝,宛如一道綠色屏障,庇護著全村世世代

松潭水口林遠眺松潭水口林遠眺
代。整個風水林濃蔭密閉,古木參天,蔚然奇觀,“鳥道盤山腰,千章羅巨木”,是一個罕見的古老“天然樹木園”。 黃山書社2004年出版的《徽州五千村》中有“深山老林見松潭”的描繪。
松潭村古木林現分村口林、村後林兩部分,又稱下樹林、上樹林,其中以村口林為主,村口林主山脈稱虎形山。松潭
林內古木參天林內古木參天
人認為,風水林起到了“藏風得水”、保護“生氣”的作用,所以禁止砍伐破壞。風水林歷來都由戴氏公祠管理,每年均出告示加禁,不準攜帶刀斧進入,林內的枯柴只準孤寡老人徒手拾揀,違者按族規懲辦。
戴氏遷基來松潭村距今已有14代了,悠久的管護歷史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形成今天這樣壯觀的古樹群落。松潭風水林,歷經數代而不衰,至今仍枝繁葉茂,這與戴氏族人的精心保護分不開。珍貴樹種

松潭古木林林內較集中地保存著許多珍貴高大古木,其中樹高20米以上的有20餘株,有香果樹

百年古木—松潭香果樹百年古木—松潭香果樹
、紅豆杉、糙葉樹、豺皮樹、擦樹、椴樹、楓香、馬尾松等。
樹種繁多,其中尤有4 棵大樹引人注目,在《安徽古樹名木》書中均
珍貴樹種—松潭紅豆杉珍貴樹種—松潭紅豆杉
有記載:一棵大香果樹,高23米,胸圍1.35米,投影面積63.6平方米,象把撐開的巨傘,歷經300多年蒼桑,仍鬱鬱蔥蔥。香果樹有“根櫱串生”的能力,常有“獨木林成”的現象,距這棵香果樹10米遠處,就有根櫱2株,樹高均為18米,胸徑20厘米。另有一棵大檫樹和一棵光皮樺,前者高近30 米,樹幹光潔,渾圓飽滿,幾乎上下同粗,樹齡在百年以上。後者樹高25米,胸圍2米,長在林邊,枝葉茂盛,英姿勃勃。還有一棵老臭椿,樹高31米,胸圍1.8米,枝下高16米,冠幅10×10米。此樹儘管年歲已高,仍然枝繁葉茂,“孤根邈無倚,直立穿鴻蒙”。臭椿為落葉喬木,適應性廣,古代稱之為“樗”,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其樹形尤以冬態最美,長展的大枝上,無數小枝齊刷刷地聚集於外冠,構成蘑菇狀的卵圓樹形,不論早霜還是雪霽,蒼古之中蘊涵著靈秀,風姿瀟灑。
松潭古木林中還存有珍惜物種紅豆杉,其中一株已有300餘年歷史,主幹需多人合抱,四季常青,樹冠如一朵巨型綠傘屹立古木林中。紅豆杉又稱紫杉,也稱赤柏松,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

近代史上的松潭

初見赤色政權——星星之火可燎原

1932年2月5日(民國21年),即農曆壬申年大年三十,按照戴氏宗族慣例,全村男丁集中祠堂除夕守夜。時村中有大年初一開門圖彩的習俗,第二天,戴氏祠堂大門剛打開,村中鐵匠戴富孫指著門口一串大紅鞭炮喝彩道:“一朵紅花遍地開,金銀財寶滾進來。”“一朵紅花”明指那一串大紅鞭炮,暗喻赤色政權在皖贛邊境遍地開花。原來鐵匠戴富孫早在3年前的1929年就於江西省景德鎮瑤里參加了紅軍,後因形勢惡化被迫回到了家中。自此,松潭開始有了紅軍往來駐足。後松潭戴鐵匠通紅軍的訊息傳到了偽政府。1937年正月,戴鐵匠不幸被捕,敵人使勁萬般解術,鐵匠膝蓋肉爛骨焦也未曾開口,最終犧牲。

農民團的成立——山農原不甘奴役

1934年7月初(民國23年),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帶領七千餘人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江西瑞金出發,經過福建、浙江到達皖贛交界地區,計畫利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輻射影響,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吸引南京國民政府武裝力量,掩護中央紅軍的戰略西征。在中央紅軍即將出發的前夕,尋淮洲率部經休寧縣流口於10月3日進入祁門縣蘆溪鄉查灣村。
1935年1月13日,農曆乙亥年臘月初九,紅軍一部分路經松潭停駐,當晚,松潭青壯年齊聚村民戴秀中家中,成立松潭農民團,選舉戴熾昌為農民團團長、團副戴佛林,並確定農民團的主要任務是為紅軍做嚮導、探敵情、傳情報、買物資、安排吃住。紅軍當場給農民團成員發放紅色根據地通行證件。自此,松潭村成為紅軍、游擊隊來往的中轉站、茶水站和宿營地。村人不僅接納部隊居住,還幫紅軍縫衣採藥。1936年9月一天,村中二百餘紅軍與山下偽壯丁隊開戰,在松潭村民的大力援助下,紅軍大獲全勝。戰後,紅軍高興之餘,在村民門口牆壁揮墨寫下《告拜堂石村民書》,號召村民聯合起來,上繳私藏獵槍,共同抗日。

建立黨支部——村民有了領路人

1932年(民國21年),在上級的指示下,於村口太陽廟成立了第一個中共地下黨小組,小組共5人,具體負責松潭到查灣一線的信息聯絡,為黨的地下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4年(民國23年),中共閩浙贛省委派肖龍開等人,來祁門舍會山進行革命活動,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同時成立了拜堂石、宋家山、茗灘、長嶺4個區委。
1938年(民國27年)秋,祁城區委會成立,書記金厚初,繼任馮宗禮(後叛變),同時下設祁城和拜堂石兩個支部,隸屬皖南特委。翌年春,拜堂石支部改屬贛北特委領導。1941年(民國30年)元月,因叛徒出賣,組織被破壞。
1939年(民國28年)4月,中共贛北特委在蘆溪成立中心支部,書記汪挽華,有黨員30餘人。8月,蘆溪區委成立,書記汪挽華,繼任史平之。這年冬天,汪挽華書記來到拜堂石村民戴聲鴻家,召集十多名黨員,將1932年成立的黨小組擴建為黨支部,自此,以松潭村民黨員為主體的黨支部正式成立,書記戴聲鴻。支部成立後,立即籌建國小,大膽動用公堂祠會財產作基金,聘請兩位中共地下黨員作教師,既教學又幹革命,學校建立“松濤圖書室”,藏書多為左翼作家作品以及《抗戰歌聲》、《解放日報》等刊物,同時設有牆報、舉辦歌舞等活動,其時,誕生了“團結禦侮,槍口一致對外”、“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要廉潔政府、不要黑漆衙門”、“皖南是埋葬敵人的墓地”等一系列愛國標語。1940年(民國29年)夏,贛北特委批准成立中共祁門工委,書記史平之,副書記汪挽華,下建拜堂石、蘆溪、蔣家丘3個區委,7個支部,黨員70多人。
1934年(民國23年),中共閩浙贛省委派肖龍開等人,來祁門舍會山進行革命活動,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同時成立了拜堂石、宋家山、茗灘、長嶺4個區委。
1944年秋(民國33年),偽縣長要強行徵收茶子新款,支部一面發動民眾抗交,一面動員各類關係揭發。後偽縣長又派人催糧,糧警手持鎖鏈加倍勒索,支部組織民眾痛打糧警,大快人心……類似黨支部發動農民暴動的事件不勝枚舉。

游擊隊的大後方——軍民原本一家親

1947年(民國36年),由新四軍馬文杰(又名郁達人)夫婦帶部隊來松潭落足,在這裡建立游擊隊縫紉廠,儲備糧食搞支前,村民們站崗放哨、送信聯絡、儲備糧食、收養傷病員,將小村莊建成了游擊隊的大後方,迎來了1949年祁門縣城的解放,馬文杰擔任祁門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

解放後的松潭

1950年,松潭村(包括現榨里行政村)成立第一個農民協會,主任和村長俱由松潭人擔任,實行土地改革,打地主,分田地。
1952年松潭村成立農村第一個互助組。
1953年成立第一個農民生產合作社,當時在整個祁門縣影響之大,各地紛紛回響。
1973年,在當時各級政府支持下,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條馬路開通。路長約4公里,寬3米。
1992年前後,松潭茶葉由製作紅茶轉為綠茶,經多年經營,以松潭翠毫為代表的綠茶已嶄露頭角。
2010年7月,松潭被黃山市正式列入“百佳攝影點”。

《風景如畫》中有關“松潭”章節《風景如畫》中有關“松潭”章節
2010年12月24日,由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發行的《風景如畫――黃山市百佳攝影點行攝指南》一書寫入松潭相關資料。
2011年3月,松潭道路拓寬改造工程正式動工。該工程耗資45萬元,建成後道路將由目前的2米拓寬至4.8米。目前已經完工2公里,預計6月初可完成拓寬主胚,8月底全面完成拓寬工程。
2011年3月23日,黃山市副市長徐月高等一行到松潭調研生態旅遊開發工作。
2011年3月30日,第一塊景點指示牌在松潭路口豎立,標誌松潭生態旅遊及百佳攝影點建設進入實質階段。

松潭三寶

松潭翠毫

松潭翠毫是黃山地區近年悄然鶴立綠茶佳中的珍品。雖問世不久,但已香壓群芳,成為黃山地區茶商飲客最搶手的俏貨

松潭翠毫松潭翠毫
松潭翠毫產於著名紅茶所在地祁門縣祁紅鄉松潭村,南鄰江西浮梁、東鄰本省的休寧,境內山巒重疊,終年雲霧繚繞,氣候天然生態條件極利茶樹生長,松潭翠毫因色綠、毫峰裹翠而獲翠毫名。它的特點是:乾茶猶如細長翠玉,入杯沖泡猶如鼻前放置一盆剛剛開展的蘭花,飲之茶味幽香,沁人肺腑猶如大自然贈賜一杯回春甘汁。葉底細小嫩肥,象一杯精美的工藝品,難怪它一登場,群茶失色。攻城拔寨迅速擴大了它的市場範圍。
在2002年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會上該茶受到專家教授們一致好評,被大會榮冠金獎極品名茶。松潭山茶油

《本草綱目》載,“茶油性偏涼,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肝血虧損,驅蟲。益腸胃,明目”又雲“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

松潭山茶油松潭山茶油
《綱目拾遺》記載“茶油可以治療痔瘡,退濕熱”。 《農居飲食譜》記載“茶油烹調肴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野山茶油,因其稀有的資源和對人體健康的特殊功效,歷來為皇家指定進貢品,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國獨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賦予華夏大地的瑰寶。
松潭山茶油以松潭周邊深山大林野山茶籽為原材料,終年汲天地精華,吸雲霧之氣。 松潭山茶油色澤濃郁,出油率高,為本地特有,且自生長、開花、結果、採集、加工多為手工完成,遠離污染,為純天然綠色用油。松潭山棗

山棗(酸棗)的營養主要體現在它的成分中。它不僅像其他水果一樣,

松潭山棗松潭山棗
含有鉀、鈉、鐵、鋅、磷、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新鮮的酸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其含量是紅棗的2—3倍、柑橘的20—30倍,在人體中的利用率可達到86.3%,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 
山棗是松潭數量最多的一種果樹,家家皆有。每年夏末秋初,當你漫步在這個天然的村落,或五步,或十米,就會有一株掛滿棗子的山棗樹矗立在你眼前,房前屋後,院角舍旁,山棗樹在這裡滿目皆是。松潭山棗,味甘甜,細細咀嚼後略帶有點點酸澀,讓人吃過回味無窮。松潭山棗於當地小有名氣,每年棗熟時節,都會有附近村民、遊客前來摘采啖食,也時有村民擔出售賣。

松潭十景

松潭十景,

筆松擎天筆松擎天
即“拜堂奇石、清雅硯潭、西嶺日落、東山月闌、古木通幽、筆松擎天、田園疊翠、山茶向晚、秋楓流金、冬樺衫銀”。
拜堂奇石:松潭東南方向山中,石壁天成,上下成梯田之狀,形如拜堂之所,是為松潭古名由來;
清雅硯潭:村口古林石壁下人工鑿就,形如硯台,潭影清雅;
西嶺日落:日落西嶺,霞光萬丈遍布山林,如鍍黃金;
東山月闌:山林初覺,月闌天明,百鳥清脆,鳥鳴山幽;
秋楓流金秋楓流金
古木通幽:古木空心葳蕤,慨嘆自然奇妙;
筆松擎天:一株株百齡古松,猶如倒插在筆架上的毛筆,揮寫滄桑春秋;
田園疊翠:茶園翠綠,茶香滿園,春時逢此,醉於青翠,醉於柔香?
山茶向晚:山茶花開的季節,請看朵朵山茶搖曳在落晚的夕陽下……
秋楓流金:金秋時節,山林百色,奼紫嫣紅,唯君流金;
冬樺衫銀:百年古樺,老爾彌堅,冬霜洗禮,猶著銀衫

黃山市百佳攝影點

2010年7月,黃山市正式推出全市三區四縣148個“百佳攝影點”,松潭景點躋身其中,與黃山玉

百佳攝影點百佳攝影點
峰、屯溪老街、徽州文化園、休寧齊雲山、祁門牯牛降等國內外知名景點一道被列入推介。同時,被婺源攝影公社網站收錄。
最佳拍攝位置:奇山怪石,古木林、古民居
最佳拍攝攝季節、時間:四季皆可,春、秋最佳,雨後早晨有雲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