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浦北縣博物館

廣西浦北縣博物館位於浦北縣小江鎮解放北路。郵編:535300。博物館成立於1983年10月,隸屬縣文化局。該館館藏文物約800件(組),最具特色的藏品有戰國至南北朝時期的羊角鈕銅鐘七件,有東漢時期的銅鼓12面。漢代盆型銅卻(又稱鼓盆)一面,此盆紙面和盆身遍飾常見的銅鼓紋飾,盆底中央鑄有七芒太陽,靠盆底兩側,對稱地鑄有懸鈕各一隻。

基本信息

館舍介紹

浦北縣是1965年由合浦縣分出來的新縣文物工作一直由文化館兼理,博物館成立後才籌建新館,但由於種種原因,與文化館合署,以文化館的活動大廳作展廳使用。曾舉辦較大型的展出活動。展出內容以本縣出土的歷史文物為主,其中又以古代南方民族文物居多數,同時組織地方民間藝術品的陳列展覽,如樹根藝術品展覽。

展覽研究

博物館曾研究越南古錢幣為主,先後在廣西錢幣學會主辦的《廣西金融研究》發表有關東南亞錢幣學術論文數篇。及開展館藏文物的綜合研究,其中有銅鼓和羊角鈕銅鐘出土點的專題調查論文《浦北縣銅鼓和羊角鈕鍾出土點與山崗遺址的關係》,曾獲邀出席"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第二次國際學術討論會"。館刊《文物宣傳》不定期出版。

歷史沿革

走進浦北縣博物館,就如同走進了歷史--充滿神秘感的60萬年前的亞洲劍齒象化石、國家一級文物乾寧五年款銅鐘、國內首次發現的變形鳥紋銅盤、曾到法國參加中國文化年展出的羊角鈕銅鐘、漂洋過海到歐美各國展出的青白瓷高圍欄魂瓶等,無不給人予一種穿越時空的感受。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一排擺放整齊的銅鼓,魏魏然如衛士一般不由得讚嘆古人的智慧與勇敢。
站在這衛士般的銅鼓面前,隆隆鼓聲猶在耳,仿佛回到2600多年前的古越鄉村:農閒之時,相鄰各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村郊的山頭賽銅鼓對山歌。在此,人們敲擊銅鼓,跳起"銅鼓舞",唱起客家山歌,以鼓傳情,以歌會友,抒發感情寄托幽思,演繹出古越客家文化獨特的風姿。
這是在古越州許多鄉村時常上演的"民樂圖"。時光雖已逝,雄渾的鼓聲卻千年不絕,至今仍迴蕩在古越州上空。
銅鼓是一種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歷史文物。它集冶煉、鑄造、雕刻、繪畫、裝飾、音樂、舞蹈、宗教於一身,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創造的獨具特色的青銅藝術瑰寶,留存至今的各類銅鼓,鑄造年代上溯春秋戰國,下迄明清時代。在古代,常用於祭祀拜神、祈年求雨、節慶娛樂、發號集眾和指揮作戰,也是上層統治階級擁有權力和財富的象徵。不同類型的銅鼓有著不同的冶煉技術和工藝水平,表現了各民族不同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審美情趣,包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是一部生動的民族科技史文獻,是研究中國民族史、民族學、民族科技、民族藝術以及民族風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近年來,隨著銅鼓研究的不斷深入,銅鼓被譽為稻作文化的主要標誌,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和象徵。銅鼓是一本無字的百科全書,甚至是一本無字的"天書",對研究中國和東南亞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銅鼓發源於雲南,流行於我國西南和嶺南,並傳播到整個東南亞,形成獨特的銅鼓文化。銅鼓文化被譽為最具特色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在嶺南大地熠熠生輝,凸顯出特有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銅鼓在浦北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銅鼓文化也是古越州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兩千多年來,銅鼓的話題在古越大地上傳唱了一遍又一遍。從遠古到如今,銅鼓一直被這一方民眾視為神物和寶器,是民族團結、和睦、富庶、威嚴、強悍和不可侵犯的象徵。
銅鼓最初起源於炊具--銅釜,曾充當打擊樂器、"重器"、"神器"等多種角色。在古代,銅鼓只為部族頭人或酋長所擁有,用於祭祀、典禮、召集部眾和指揮作戰,是掌握和行使統治權力的象徵,是地位和財富的標誌。"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隋書·地理志》)"南蠻酋首之家皆有此鼓。"(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失掉了銅鼓,就意味著統治地位的喪失,而繳獲銅鼓則作為勝利的象徵。後來,部落首領地位衰落,銅鼓又為豪富之家所有,用於宴飲伴奏,以顯其耀。

館藏文物

該館館藏文物約800件(組),最具特色的藏品有戰國至南北朝時期的羊角鈕銅鐘七件,有東漢時期的銅鼓12面。漢代盆型銅卻(又稱鼓盆)一面,此盆紙面和盆身遍飾常見的銅鼓紋飾,盆底中央鑄有七芒太陽,靠盆底兩側,對稱地鑄有懸鈕各一隻,據此推測,此器的用途正置為盆、倒懸為鼓,據悉,國內僅此一件;此外有唐代乾寧年間銘文銅鐘一件和中外銅錢幣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