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鞋舞:
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扳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在高架上騰空起舞 在壯族人眼裡,獅子是祥瑞之物。壯族的舞獅絕技,有高台舞獅、雙獅戲球、獅子梅花椿、過天橋、刀尖獅技、獅子上金山等。這一招[獅子上金山],更是險象環生。[金山]是用約35張長條凳疊成17層,高8.5米;表演者扮成[獅子]登上[金山],在晃蕩不定的[金山]上跳躍、騰空、起舞,驚險萬狀,令人叫絕。
這是壯族的“高腳球”,玩起來很像足球。不過卻不能用腳來踢,無論奔跑、拼搶和踢球都 能用那對“義肢”。現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可是柚子。原來,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遊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足球,更是別開生面。
三人共用三隻腳,蹦蹦跳跳[搶糍粑]:
[搶糍粑]是仫佬族最興高采烈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隻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扣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里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福]也越多。
上刀山下火海:
瑤族是民風較為強悍的民族,他們在祭祀、祈福、驅邪的儀式中,往往要進行一系列的絕技神功,以顯示所向無敵的氣概,赤足爬刀梯、過火海就是其中兩項驚險的絕技。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裝鋒利的刀子作為梯級,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腳底的肌膚竟絲毫無損。 過火海有幾種形式:一是將若干個鐵犁頭燒得通紅,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過;一是走過燃燒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燈],即用竹筒做成的燈排成行,一步踏一燈地走過,燈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