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圩鎮

文圩鎮文圩鎮位於蒙山縣西南部,距縣城9公里,是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先生的故鄉。土地總面積143平方公里,全年外銷豬花14萬多頭,年出欄肉豬達8萬多頭。

基本信息

文圩鎮-基本概況

編輯本段
文圩鎮 文圩鎮位於蒙山縣西南部,距縣城9公里,是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先生的故鄉。文圩鎮總面積143.67平方公里,轄大明村、文圩村、秀材村、龍定村、屯治村、木護村、道義村、大龍村、六夏村、連塘村、河村村、桃洞村12個村委會300個村民小組,24個鎮直單位,總人口3.5萬人。耕地33315畝,林地總面積9854.9公頃,木薯1.4萬畝,桑園1.1萬畝,甘蔗3000畝,水果4800畝,有蒙山“水果之鄉”的美稱;玉桂八角3000畝,尾葉桉速生林基地3000畝。冬季發展食用菌生產面積3萬m2以上。文圩鎮建有千頭養豬場一座,百頭豬場7個,是蒙山豬花交易的集散地。文圩鎮年出欄生豬14.7萬頭,其中肉豬出欄7.7萬頭,外銷仔豬7萬頭。有萬羽養場2個,家禽出欄86萬羽。有高產養牛示範基地1個,年出欄肉牛1000多頭,是梧州市最大的雜交牛養殖基地。

文圩鎮-農業發展

編輯本段
椪柑 文圩鎮土地總面積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910畝,其中水田面積26695畝。森林面積93960畝。文圩鎮地肥沃,盛產沙田柚、椪柑等水果。投資1000萬元,連片種有沙田柚4000多畝,自1998年開始進入盛產期,年產果300多噸,產值達萬元,沙田柚在全區果質評比中獲優質獎。從1997年起,文圩鎮從福建省引進椪柑的新品種,並培育選育出新的品種——金香迎春晚熟椪柑。該品種晚熟性穩定,耐寒性強,品質極優,耐貯性強,果實果形美觀,果面橙黃色,光滑,不浮皮,不裂果,含量高,含維生素C豐富,更由於該品種鮮果採收期在春節前後,不用保鮮,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生態綠色水果,故它的價格比普通的要高出一倍以上,而且以其特有的品質及其鮮果應市的特點成為春節的鮮果極品,從而具有極高的市場競爭力和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是文圩鎮極有發展前途的名優品種。為了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鎮政府現建有面積71畝的育苗基地一個,聘請有廣西柑桔研究所的專家作技術顧問,現主要育有遲熟、椪柑、美國紐荷爾臍橙等品種,年可出圃優質果苗60萬株左右。文圩鎮也是生豬的生產基地之一,由於該鎮生產的生豬具有好飼養、增長快的特點,現在產品暢銷廣東湖南貴州及區內的梧州市、賀州地區等諸多縣市、全年外銷豬花14萬多頭,年出欄肉豬達8萬多頭。

文圩鎮-教育事業

編輯本段
文圩中心國小 文圩中心國小,位於梧州市蒙山縣文圩鎮鎮政府所在地的東邊,屬鄉鎮所在地的一所國小。直屬於文圩鎮文圩村管轄。學校前臨文圩江,背靠蒙夏公路。學校創建於1938年。解放後,不斷擴大辦學規模。 現學校占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有教學大樓一幢,磚木結構的教室12間,教師宿舍20多間,校舍建築面積3295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4.7平方米。學校六室齊備,活動場所寬闊,校園綠化、美化、淨化良好。儀器室、圖書室、體育室儀器配備均達到或超過二類學校水平。學校師資水平不斷提高,現有教師36人,其中公辦教師23人,代課教師13人。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5人,中專中師學歷31人。國小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15人,二級教師12人。現有國小教學班16個,學前班教學班2個,有學生700多人。長期以來,學校在上級教育部門及村委的領導下,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領導和教師團結一致,切實抓好雙文明建設,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88年被自治區評為文明單位以來,1994年3月被梧州市評為蒙山縣唯一的一所合格中心校;1996—1997學年度被梧州市評為雙文明單位;1997—2000年連續三年被縣評為“十佳學校”。1998年3月被廣西教育學院研究部、廣西九義教材實驗辦公室評為“廣西九義教材目標教學實驗先進單位”。

文圩鎮-旅遊資源

編輯本段
梁羽生舊居 梁羽生公園:位於廣西梧州市蒙山縣文圩鎮屯治村。距梧州市186千米,距桂林市143千米。經323國道可達。該地原名鰲山公園,因形似巨鰲而得名。始建於公元1762年,“文革”期間被毀,2005年10月重建,少年時代的梁羽生曾常在此處遊玩。主體建築“鰲山寶塔”為1985年在原址上恢復,塔聯“文光映日,到最高外開闊心胸,看鄉邦又翻新頁;筆勢凌雲,是真才人自有眼界,望來者更勝前賢。”是梁羽生先生1987年2月回鄉探親時所作。新建建築“天風堂”點明了梁羽生先生寫武俠小說是純屬“忽遇天風”的偶然因緣。“連霧山莊”(又名棋藝館)暗喻著武林中人武藝和棋藝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元素。“梁羽生舊居”設有橫廊、藥園、佐酒亭等,展現出青少年時期的梁羽生風流倜儻的“梁大俠”形象。
拳師韋竹平故居:文圩鎮道義村有一座古建築,據歷史記載,該座房屋是清代蒙山民間拳師韋竹平故居。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宅居坐西向東,為兩進三開間四合院式磚木建築,總可居住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屋高7米,深8.6米,寬13.5米。原民居四角建有僬樓,後被拆除,北面橫廳(習武堂)已改裝成普通廂房。屋前廳檐下,有木雕花鳥5幅,千姿百態,有7幅泥塑動物圖案,塑馬、鹿犀牛等動物20多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廳堂還有各種書法和山水畫等。后座廳堂正梁底下的兩邊牆上有一幅3平方米的山水鳥壁畫,精美的木格窗戶和鏤空門飾使這座清代民居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和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