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澳灣

廣澳灣

廣澳灣,原名企望灣,在汕頭市與潮陽縣交界處。面積約56平方公里,1986年以其北鄰汕頭經濟特區廣澳片改今名。濠江於灣首注入,海水錶層PH值呈酸性,夏季是7.6,冬季為8.1。

簡介

廣澳灣廣澳灣
廣澳灣,在汕頭市達濠島西南、潮陽市東部南側。東起達濠島的馬耳角,西至潮陽市的海門角。因東鄰廣澳得名。原稱企望灣,取海灣廣闊,可停泊船舶之義。

地理特徵

灣分東西兩部分,東稱前江灣,西稱塘邊灣。呈“弓”形向南展開,口寬15.5公里,縱深5.6公里,岸線長24.5公里,以沙灘為主,間有岸和基岩灘。面積55.9平方公里。水深4—12米。底質為沙、粉沙。濠江於灣首注入。海水錶層PH值夏季7.6,冬季8.1。高潮平均潮位1.7米,低潮平均潮位0.8米。春、夏多偏南風,秋、冬多東北風。常風最大風力10級。夏秋為颱風季節,最大風力12級以上。冬、春有霧,多在凌晨至上午。灣首和西南部近岸多島礁,有東嶼、西嶼、內烏礁、牛母石、大乓礁、白嶼島等。東部有小海灣——前江灣。汕頭至廣州、海口航線經此,可泊大型貨輪。

天然良港

廣澳灣臨近國際航海道,海床穩定,水深池闊,腹地充足,是濠江區唯一可建設10萬噸級以上深水碼頭的天然良港,已建成萬噸級至3萬噸級泊位5個。還有汕頭保稅區、華能電廠、廣澳海關、國際通訊衛星地面站、都卜勒氣象站、汕頭游泳跳水館等一批全市重點項目在境內建成運作,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歷史

據史載,明代以前,廣澳灣是荒僻海疆脊地,後漸有人到此捕撈,墾地聚居,各聚落相距甚遠,故有“廣澳十八鄉”之稱。隨著漁業的發展,人口漸密,遂成今日廣澳片區。考證廣澳稱謂,“因其灣寬廣水深,可停泊海船”而得名。廣澳灣近代史曾是風起雲湧的地方。嘉慶年間,為防倭寇入侵,朝廷下令廣澳灣居民寮房一律拆除,以防匪賊滋事。後地方官吏為保民生,奏請朝廷,獲準不拆,至今廣澳灣尚保存朝廷立喻之碑。港內尚存留建於清康熙年間(1717年)的蓮澳炮台、廣澳炮台河渡炮台幾處遺址,可見此地又是海防要衝。1995年建港清掃海床時,出土古戰船殘板、官印、錢幣、土炮等,經國家文物部門鑑定為鄭成功屬下的運糧船。岸線起伏的丘陵綠帶,遍布頗具特色的廟宇、碑石等文物史跡,記載著廣澳灣的滄桑。

建設

汕頭廣澳灣面向西太平洋國際航線,灣內自然水深6至8米,灣口開闊,水深達10米以上;水域面積2平方公里,陸域面積255萬平方米;岸線3.5公里,其航道稍加整治後2~10萬噸級船舶可自由進出港,可建深水泊位31個,是粵東沿海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目前,該港區初具規模,已建成1-6萬噸級碼頭4個,2個5萬噸級碼頭正在建設中,5萬噸級深水航道將於明年實施。港區規劃陸域面積達13.6平方公里,規劃岸線長10公里,可建設泊位39個。將成為以承擔近、遠洋貨櫃、大宗散雜貨、石油化工、液化氣、液體化工貨物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區。規劃遠期能力達到1.3億噸。

景色

面向浩瀚南海,極目濠江出海口,晴天之下,一個壯闊的、月牙形的海灣映入眼帘。茫茫廣澳灣,由一拱綠帶護衛著,綿長的海岸線沙灘上金燦燦,長於岸邊擁擠的劍麻有兩三丈高,巨大的花冠,在陽光下無比驚艷。纏綿於碧海、陸域之間的銀白色岸線,在灣面劃出一道耀眼的弧,與海水的藍,岸上林木的綠,溶成一幅原始自然神奇的景觀。這是一個散發著勃勃生機海灣,是天地賜予粵東人民一筆無價的自然遺產

漁業

達濠廣澳灣一帶出產的海鮮以其品質好而聞名粵東地區,但很少見諸於廣州的海鮮市場,這是因為一來當地的海洋漁業仍以傳統的捕撈方式為主,產量較低,大都已經本地消化;二來當地出產的高檔名貴海鮮品種除了部分在當地銷售外,其餘大多銷往閩浙一帶。廣州市場上的海鮮,大多數來自粵西湛江一帶。達濠廣澳灣的海鮮雖然在廣州等地的知名度不高,但以當地海魚加工的特產“達濠魚丸”卻以其口感爽脆彈牙、鮮美異常的特色遠銷海內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