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動物有4綱29目76科29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蟒蛇、雲豹、林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海南虎斑鳽、三線閉殼龜、雀鷹、普通鵟、游隼、白鷳、褐翅鴉鵑、草鴞、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水鹿等29種;昆蟲有17目128科575種;大型真菌28科79屬223種,其中可食用菌類資源有111種,如靈芝、香菇、猴頭菇、紅菇、雞油菌、竹蓀、側耳菌、木耳等,在生物進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被譽為“廣東省物種寶庫”,是理想的科研、教學基地。景點特色

不同的時節,南崑山有不同的景色。春季花開,天堂頂上百花爭奇鬥豔,滿山的杜鵑花奼紫嫣紅,粉紅色、白色、紅色、紫紅色,奔放燦爛;六月初,雨季剛過,南崑山的瀑布如銀練飛瀉,蔚為壯觀;重陽時節登天堂頂,應節之餘,可期望有轉運的際遇;冬天,因樹木時有結冰,可以看到“樹掛”的景象。
歷史沿革
南崑山自然保護區是1984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批准建立面積4000公頃,現管護1750公頃,粵府[2000]1號文規劃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擴大到6000公頃,粵機編[1996]1號核定該保護區事業編制3名。粵機編辦[2002]172號文批准成立廣東龍門南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2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人員經費用省財政核撥。1993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傳說

兒女們問:“有什麼東西適宜在這裡種植呢?”老父親說“聽說很遠很遠的福建有一種毛竹,耐旱、賤生,易成林。要是有了那種竹苗,我們就不用憂愁了。
小兒子藍瀵勇敢地說:“我就去福建找竹苗。”
於是,藍瀵辭別父母兄弟,向福建走去。他爬山涉水,歷上千辛萬苦,走了九十九天,來到福建,趕忙採集了竹苗,放入大瓦缸,填土澆水,裝上船,啟程返鄉。不料途中碰上大風暴,舟主遇難。藍瀵被一陣狂風卷上半空,飄飛了三日三夜,跌落在崑崙山巔。待他醒來一看,腳下千山萬壑,頭頂萬朵雲天,不知如何是好。他想起全家人的願望成了泡影,悽然淚下,嚎啕大哭,哭得天鏇地轉。
崑崙山神被哭聲驚動,化作一老翁,上前詢問:“年青人,你有什麼傷心事?”
藍瀵止住了哭聲,敘述事情的原委,請求老翁幫忙。山神很感動,告訴他,有一張崑崙圖,按圖在荒漠壘六十六座高六尺的山,用大石頭做筋骨,用泥土做肌肉,種下不同的草木花卉,切開手指頭,每山滴上六滴血,就會出現綠洲。
山神從懷裡取出崑崙圖交給藍瀵,又隨手摘了兩片竹葉帖在藍糞的小腿上,撩起衣袖經經一拂,藍瀵腳下生風,快步如飛,走了七天七夜.
第二天,他就帶領家人,把一塊塊大石頭運進荒漠,鋤開表層沙土,從深處掏出黑泥,按圖壘成山。風魔沙妖驚恐萬分,向他們發怒施威。藍瀵全家卻百折不撓,繼續壘泥,一直幹了九個月,才壘完六十六座山。緊接著,他們分頭四處尋找各種各樣的草木花卉,種到山上。種畢,藍瀵切破指頭,照山神的吩咐滴血。這時他已精疲力竭,幾次昏倒。一醒來,他又掙扎著往前爬。當他爬上最後一座山,滴落六滴血時,荒漠不見了。而藍瀵最後爬上去滴血的地方,變成一座山峰,高出群山,聳入雲天。他高興得流下串串淚水。淚水滴落的地方,轉眼變成山泉,湧出清甜的泉水。
為了紀念這位捨身為人的青年,人們就把這地主叫藍瀵山,又因是按崑崙圖造成,亦稱作南崑山。
景點介紹
川龍瀑布
川龍瀑布在南崑山的竹樹林深處,有一個峽谷。峽谷盡頭,峭壁矗立,壁上刻有著名書法家秦萼生寫的“川龍峽三字”。 注山泉從一個形似龍頭的石洞中穿出,飛流直下深潭,蔚為壯觀。站在峽旁的亭上觀瀑,盛暑仍覺涼風颯颯。川龍峽,原名石峽山。傳說,從前石峽山一帶遇上大旱,猛烈的太陽,把山上的石頭曬得直冒火,竹,木也快枯黃。山民個個心急如煎,叫苦不迭。村裡的長者經過商量,齊集了男女老少,在石峽山下焚香求雨。恰巧,一神駕雲經過,看見人間這一慘狀,便回天庭將此事稟告天王。天王遂派出海神到東海,傳令龍王解救山民危難。不久,龍王點派了一名川水龍執行旨令。於是,川水龍騰躍出海,直奔石峽山,對準冒火的巨石猛烈撞擊。霎時間,雷鳴電閃,烏雲密布。繼而甘霖吉雨傾盆而降。川水龍亦化作飛瀑,長留山間,為山民解除苦旱之患。從此,石峽山樹木蔥蘢,青竹滴翠。後人便將此地取名“川水龍”,石峽山亦叫作“川龍峽”。
七仙湖
七仙湖南崑山有座“七星墩”。這人名字的由來,有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七仙女聞說人間的南崑山勝過天堂,是個避暑勝地。一天,七仙女向王母娘娘請求,讓她們到人間一游。王母娘娘不解地問:“天堂這么好,為何還要遊人間?”七仙女異口同聲答道:“你不是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嗎?就讓我們去南崑山開開眼界吧!”說完,七仙女一齊跪倒在王母娘娘前。王母娘娘無奈,只好準假一刻。七仙女騰雲駕霧,一眨眼功夫就來到了風景優美的南崑山。只見山巒起伏,毛竹青青,古樹參天,瀑布懸空,鳥語聲聲。七仙女留連忘返,王母娘娘便降旨打鑼尋找七仙女。七仙女聽到催歸的鑼聲,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南崑山。
七仙女走扣,在她們立足之際竟長出了七座小山。人們便把這七座小山,取名為“七星墩”。小山布列有點象天上的北斗星,“星”“仙”諧音,所以又叫“七星墩”。
後來,在七星墩處築了水庫,就是現在的“七仙湖”。
石河奇觀
石河奇觀簡介:距南崑山旅遊中心約半公里處,有一段小河。河裡到處是怪石,一連有七個小水潭,小水潭上游又有一個大水潭。大水潭清瑩見底,成群小魚游來游去。潭邊有兩塊呈紅青色大石,邊緣有圖案,形似羅裙,叫羅裙石。河中還有一大石似鏡台,叫梳妝鏡石。梳妝鏡石旁,有一圓形小池,叫卸妝池。這個大水潭就是南崑山風景點之一----仙女潭。七個小潭則叫七仙池。由於這裡石多怪異,文人騷客取景名“石河奇觀”。關於它,有一段神話傳說:相傳在遠古的年代,天上的七仙女羨慕人間美景。不顧禁令,偷偷下凡。這天,仙女們來到南崑山遨遊。時值盛夏,酷熱難當,她們見密林深處有一溪流,瀑布飛花,銀浪翻滾,遂動了戲水梳洗的念頭。本地的山神,河神見仙女們想戲水,就討好她們,取石壘築好七個小水潭和一個大水潭,供她們各自洗澡和一起戲水。七仙女卸下盛妝,各據一潭,盡情洗滌,還聚集到大潭互相追逐戲水。歡聲笑語,迴響山谷。她們於得十分開心,不知不覺過了七天。王母娘娘見了七仙女私自下凡,竟敢七天不歸,便派天神去捉拿她們。天神奉旨尋到石河上空,見七仙女得意忘歸,便大喊一聲:“王母娘娘有旨,令我捉拿你們回宮!”頓時,天昏地暗,電閃雷鳴。仙女們來不及穿衣裙,便被天神捉回天宮去了。遣下的衣裙和梳妝鏡,就變成了羅裙石和梳妝鏡石。如今,鏡框的輪廓仍清晰可辨哩。
有了這一段美妙傳說,仙女潭成了人們神往的地方。每逢農曆七月初七,成群結隊的南昆姑娘,還專門前去卸妝池戲水,用卸妝池的水洗臉。據說,這樣可以使姑娘們長得更白嫩清秀。
觀音潭
觀音潭簡介:在南崑山鎮西邊四公里處,有一名勝叫觀音賞水。它在一條山溪之中,有三級瀑布相接。最下邊的瀑布,水紗之後有一尊白石,似觀音端坐,靜心觀賞碧綠潭中的水。遊人透過水紗,可以隱約看見這尊石觀音。關於這名勝,有一段神話傳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觀音娘娘慕名來到南崑山,要“閱盡南山色”。一天,來到名叫油簍洞這個地方,看見溪水一跌再跌三跌,形成三級瀑布,然後注入深潭,比起廬山瀑布,又另有一番情趣。於是,她坐在水紗之後的石岩中,擺杯賞水,長久不去,離去量,她使用分身術,留下一座偶象和盛水的金杯。這金杯神通廣大,遇到溪水多時,它能將多餘的裝下;溪水少了,瀑布不夠壯觀,金杯中儲蓄的水又會溢出,使瀑布如常,使山溪水長流不息。據說,曾有貪心的人,潛入深潭,想盜走金杯,誰知看得見卻進不去;進去了,看得見又摸不著;摸著了又出不來。因為貪心進去盜杯凶多吉少,後來再也無入敢去盜了。
保護區美食
梅菜扣肉

冬季狗肉煲
狗肉吃法很多,可燜、可炒、可燉,而惠州人的習慣,卻以“開煲狗肉”最愛人們歡迎。惠州人喜歡用禾草先將剎好的狗燒至金黃顏色,然後斬件,將狗肉放入熱鍋中炒乾血水,盛起待用,將鍋洗淨,放入花生油,將狗肉用香料、味料爆透,加入湯味以及廣東老陳皮、老薑,再用瓦煲慢火煲至熟。俗話說:“狗肉滾三滾,神仙都起不穩(站不穩)”,煲狗肉時陣陣香味撲鼻,令人垂涎欲滴,所以,惠州人稱狗肉為“香肉”,且有“吃狗肉當棉被”之說。八寶窩全鴨
八寶窩全鴨與鹽火局雞堪稱東江菜中的“雙絕”,是用糯米、香菇、蓮子、蝦米、魷魚、肉粒、鹹蛋等各種原料作餡,填入鴨腔內,經過氽、煲、蒸巧制而成。以上湯佐食,濃郁芬香,軟滑可口,尤受客人喜食。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產繁多,嶺南佳果品種齊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獨有的土特產品,成為海內外遊客必購的珍品。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是惠州獨有的傳統特產。歷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自蘇東坡來惠州後,這種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民間傳為正氣菜的梅菜由東坡傳授的東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揚四海。由於梅菜不僅可獨成一味,又可以梅菜作配料製成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 等菜餚,因此,越來越受嶺南、港澳、東南亞一帶的人睛睞。人們購買梅菜,除自己吃外,還經常作為禮品送給親朋。保護區特產
荔枝
荔枝是嶺南佳果中的極品。惠州荔枝更以蘇東坡的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而聞名於世。每年農曆三月,惠州荔枝便有撊潞鞌上市,五、六月是荔枝的盛產期。屆時,果形別致,顏色鮮紅悅目,果肉狀如凝脂,清甜濃香,風味獨特的荔枝到處皆是。主要品種有:淮枝、糯米糍、桂味、黑葉、妃子笑等等。主產在惠陽、惠東、博羅和惠城區。 荔枝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益智、開胃、補元氣之功效,因此,每到荔枝產出期,不少遊人墨客文人雅仕雲集惠州,成為惠州的一大盛事。龍眼
龍眼,又稱桂圓,和荔枝並為無患子科果樹中最優秀的果樹。龍眼不僅食味清甜,而且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縱生素。每年八月份左右,有大量的鮮龍眼上市,供人們償鮮,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罐頭,煉製成圓肉。用龍眼加工製成的龍眼肉(圓肉)是病後體虛、貧血、神經衰弱和產後血虧等症的滋補佳品。惠州產的龍眼品種繁多,主產區有惠陽、惠東、博羅和惠城區。芒果
芒果果實扁平,表皮為綠色,熟透時,表皮金黃,果肉香甜多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鮮吃有生津止渴、消署舒神之功效。不少有心人還將其製成芒果乾、芒果葉等供不時之需。惠州產的芒果品種繁多,主產區有惠東、惠陽、博羅、惠城區。柑桔
惠州是我國柑、桔的主產地之一,可謂村村有柑桔。位於博羅楊村的柑桔場,占地89平方公里,年產量達110萬擔。每年十月,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把筐筐柑桔發運回店。購者品償時謂“分甘(柑)同味,大吉(桔)大利”,至大年初一,家家更是把大桔視為珍品,以求新年大吉大利,萬事勝意。惠州產的柑、桔品種齊全,全市各縣區均有種植,是惠州的主產水果之一。其副產品主要有桔餅、 鮮橙汁等。景區交通
進入南崑山有兩條主幹道三個入口,主幹道一條是省道S355線從永漢鎮起點至從化街口貫穿南崑山,另一條是縣道X222,三個入口分別是從增城、從化方向進入省道S355線的溫南公路,從永漢方向進入省道S355線的永南公路,從鐵崗方向進入縣道X222的鐵南公路,各入口經過路線如下:1.廣州到南崑山
廣州(華南快速幹線、京珠高速)——鍾落潭(新廣從公路)——從化——灌村——南崑山
2.東莞到南崑山
莞深高速——石攤——增城——小樓——派潭——南崑山
莞深高速——廣州(華南快速幹線、京珠高速)——鍾落潭(新廣從公路)——從化——灌村——南崑山
3.深圳到南崑山
深圳--惠州--龍門縣城--鐵崗--南崑山
深圳走莞深高速——廣州(華南快速幹線、京珠高速)——鍾落潭(新廣從公路)——從化——灌村——南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