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惠州市志》是惠州市首部轄縣(市、區)市志。它是在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主持下,按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和省政府的部署,以及在省地方史志辦的安排和指導下,由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纂隊伍,並協調全市有關單位共同參與下編修而成的。
內容提要
《惠州市志》的整體設計上採用章、節體,中小編結構。全志並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輔以圖、表。除總述、大事記、黨政要事紀略、縣(市、區)概況及附錄外,採用章節體,分編,各設章、節、目層次。編、章之首一般有概述之類的文字,在節或目下記述史實。該志有65篇合342章,約700萬字,從政區沿革開始,並以之為平台,分述自然要素,含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野生生物、自然災害等,為了解該區的自然基礎及其歷史變遷提供堅實可靠基礎資料;繼以人文為主線,縱橫展開,涉及人類活動一切領域,包括人口、國土、環保、經濟、水利、電力、交通運輸、郵電、城鄉建設、房地產、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工業、商業、糧油、物資管理、外貿、旅遊、鄉鎮企業、口岸、財稅、金融、勞保、計畫管理、統計、物價、工商管理、質監、審計、黨政社團、人大、政府、政協、公檢法、軍事、人事、民政、僑務、外事、教育、科技、文化、文物、檔案史志、醫療衛生、體育、方言、習俗、宗教、人物等,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舉凡社會經濟文化諸多層面,無不盡收其中,為了解人類活動在惠州發生的歷史過程、各時代特點、時空變化規律、經驗教訓、利弊得失,以及相互關係等提供可靠的資料來源。自然和人文編章在該志中相互補充和整合,構成一個嚴密、完整的結構框架,將惠州天上、地下、人間各元素及其組合的歷史變遷、現狀特點等全盤托出,著眼於“求真致用”,立足全市大局,詳市略縣,儘可能詳今明古,記述公元前214年至公元2000年底兩千餘年間惠州市境自然和社會經濟、政治、人文各方面,在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這3種社會形態下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奠定紮實資料基礎。
《惠州市志》基本內容摘要如下: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北緯22°24′~23°57′、東經113°57′~115°28′之間。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市境。陸地總面積11158平方公里,東接汕尾市,南臨南海,西界廣州、深圳、東莞3市,北鄰韶關、河源兩市。與周邊6市陸地界線長846.49公里。擁有海域面積45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3.6公里,海島140個,是廣東省海洋資源大市之一。2000年,轄惠城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代管惠陽市,設有國家級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有83個鎮(鄉),8個街道辦事處,1033個村民委員會,8256個村民小組,189個居民委員會。另有,潼湖經濟管理區3個村委會、15個村民小組;楊村經濟管理區設有12個分場,124個生產隊。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77.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40萬人、農業人口179.4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8人。居民中絕大部分講客家話,一部分講粵語或福佬話,全市通行國語。
惠州市境域地貌,山河相間,嶺谷平行,丘陵、低山廣布,沿江沿海平原狹小。山地、丘陵約占70%,台地、平原約占18.3%。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低山丘陵區為粵東嶺谷區的一部分,山地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為低丘、平原區,屬粵東嶺谷與珠江三角洲的過渡區域,地勢較平緩,多在海拔100米左右。東江、西枝江、龍門河等主要河流大體上與山地走向相平行。
惠州市地處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交替影響的過渡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多年平均氣溫19.69℃~21.9℃。日照時數1741.1~2068.2小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43.5~2188.9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相對濕度79%~81%,蒸發量1406.3~1779.2毫米。冬天無嚴寒、夏日炎熱潮濕。主要災害性天氣是早春低溫陰雨、晚春倒寒,前汛期暴雨,夏、秋颱風,秋季寒露風,冬、春之交低溫霜凍,春、秋多旱。
惠州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地類型多種多樣,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灘涂樣樣齊全,利於農、林、牧、副、漁各業全面發展。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海域中有淺海面積560.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養殖面積137.33平方公里。海區設有省級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適宜建設海港碼頭的岸線長28.4公里,惠州港為華南地區的天然優良深水港。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40多種。全市森林覆蓋率58.8%,設有古田、南崑山、羅浮山、象頭山等省級自然保護區。
惠州城湖山秀美,是廣東省歷史名城。惠州市擁有省內少有的高密度旅遊資源。全市各類景觀有900多處。山、水、湖、海、泉、瀑、洞、島嶼等星羅棋布,與古城勝跡、道教源流、名士遺址、革命紀念地,以及客家民俗和瑤鄉風情等交相輝映。有著名的惠州西湖,“嶺南名山”羅浮山,“嶺南第一湯”惠州湯泉,“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南崑山,東江、西枝江如練似帶,大亞灣、巽寮灣和平海灣蜿蜒曲折,奇麗壯觀,風光無限。
惠州人才輩出。從隋以後千餘年間,有許多國內名人客寓或蒞臨惠州,留下96處遺址和2100多件文物。
惠州市是廣東的一個主要產糧區。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等,是絲苗、香稻主產地。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大豆為主,是廣東省甘蔗主要產區之一。蔬菜有130多個品種。水果有20多個種類、數百個品種,是廣東“四大名果”即荔枝、香蕉、柑橙、鳳梨的主要產區之一。楊村柑橘場為全國最大的柑橘場,柑橘種植面積1200公頃。
惠州梅菜、東江糯米酒,楊村橙、柑橘,羅浮山百草油、龍門三黃雞、小桂魷魚等是惠州市馳名港、澳與東南亞地區的土特產。
惠州市境在上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蹟和遺物已發現多處。先秦時期屬百粵(越)範圍。公元前214年在今博羅“縛婁”族居住地方置傅羅縣後,此地為南海郡傅羅縣(後稱博羅縣)的一部分。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於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589年廢梁化郡置循州。循州於607年改稱龍川郡,唐代曾易名雷鄉郡、海豐郡。917年循州析置禎州。1020年禎州改稱惠州,1120年改稱博羅郡。1279年市境屬惠州路,明、清時期屬惠州府。1912年歸善縣改名惠陽縣。1914年6月,惠陽、博羅兩縣屬潮循道,龍門縣屬粵海道。1949年2月後,惠陽、博羅兩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新中國成立後,市境行政區劃及其歸屬調整多次。1949年12月,隸東江區。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改稱惠陽地區。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惠陽地區建制,分設惠州、東莞、汕尾、河源4個地級市。惠州市管轄惠城區、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1994年5月惠陽撤縣改市(縣級),由惠州市代管。
惠州城區自南朝梁以後,特別是隋以後的千餘年間,先後為州(郡)、路、府、區、市等行政區的所在地,成為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所轄之地,東扼粵東咽喉,北控粵、贛要衝,水、陸拱衛廣州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惠州市人民具有反封建剝削和壓迫,反抗外國反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的光榮革命傳統。最早有五代南漢時博羅縣張遇賢領導反抗南漢腐敗統治的起義。在辛亥革命前夕,惠州一些仁人志士踴躍參加同盟會,先後參加孫中山發動的三洲田(今屬深圳市)起義、七女湖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後,惠州地區革命黨人又組織民軍起義,克復惠州、龍門、博羅等城。1925年,惠州工農民眾支援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攻克惠州城,打垮盤踞在東江地區的陳炯明叛軍。1924~1926年,市境各縣廣大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工人運動也迅速發展,在惠陽縣高潭區(今屬惠東縣)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為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日戰爭中,惠州軍民奮起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鬥爭,為抗日戰爭勝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抗戰勝利後,惠州人民積極投入解放戰爭直至人民解放戰爭在惠州市境最終取得勝利。
惠州市是廣東省有名的僑鄉之一。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惠籍華僑、華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祖國和家鄉建設,也曾作出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前,惠州市各縣的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基礎十分薄弱。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間,國民經濟發展道路曲折;至2000年全市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並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由1987年的41.9∶26.8∶31.3調整為2000年的15∶57.7∶27.3。在三大產業絕對值均有較大增長的前提下,第二產業快速增長,成為產業結構中的主體,其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已占半壁江山。
農業的基礎地位增強。1998年全市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大關,達到111.6萬噸。全市林業用地綠化率達88.4%,森林覆蓋率達57.3%。全年肉類總產量13.16萬噸,水產品產量13.28萬噸。全市有鄉鎮企業63187家,鄉鎮企業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
第三產業有較大發展。2000年全市商貿繁榮,市場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2.92億元。旅遊景點建設和旅遊收入同步增長,旅遊營業收入大幅提升。房地產市場走出低谷後逐漸復甦。
工業的主導地位明顯增強。惠州市建立起電子、紡織、化工、機械為主的支柱產業,創建以TCL、德賽、麥科特、百路寶(紡工)、華陽五大集團為骨幹的一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成為聞名海內外的電子城。五大集團中的4家已進入全省70家大型企業集團行列,另一家成為全國重點扶持的大企業集團。2000年惠州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鐳射光頭生產基地和最大的電話機、電池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電腦、電視機、汽車音響、高級電工產品、線路板和照相機的生產基地。
個體私營經濟得到較大發展。2000年,全市有個體工商戶50560戶,私營企業3967家,從業人員122776人,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惠州市新的經濟成長點。
外向型經濟成為惠州經濟發展的主體。2000年已有美國、日本、荷蘭、丹麥、加拿大、奧地利、韓國、英國、德國、西班牙及香港、台灣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公司、大財團在惠州辦起8000家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有索尼、日本、松下、LG、三星、西門子等16家落戶惠州。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也終於正式簽約。至2000年底,全市累計利用外資83億美元。對外經濟貿易成為推動惠州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2000年惠州市已構成公路、鐵路、航運、空運、管道5種運輸方式並存的交通運輸網路,城市綜合素質和整體形象改觀,全市總體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建成紅花湖景區,市區面積擴大到26.51平方公里。整治市區七大出口路道和兩江四岸,建成商業步行街、下埔濱江公園。城市綠化和環境衛生水平不斷提高。
1999年後,開展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的活動,取得突破性進展,2000年冬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
人民民眾收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7年的1236元增加到2000年的982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7年的639元上升到3630元。2000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9586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49.31億元,總體消費水平達到“小康標準”。貧困地區致富步伐加快,惠陽市、博羅縣在1998年通過農村小康縣達標驗收。至2000年底,348140名職工參加養老保險,316643名職工參加失業保險,322167名職工參加工傷保險。醫療保險正在實施,覆蓋面逐步擴大。部分居民生活已由小康型向富裕型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惠州市科學文化事業也取得顯著進步。1988~1998年,全市有71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科技貢獻率逐步提高。2000年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7638人。有5家電子工業企業已列入國家電子工業百強行列。
惠州是東江流域文化、教育中心地。自隋以後,建制逐步完善,朝廷命官、貶官多是進士出身有作為的高官,心繫朝政,關心民生,治理地方以教化為己任,以建立學校作為教化人才、治理地方之本。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幼兒教育方面,有兩所幼稚園評為“一級幼稚園”。中、國小校教育方面,基本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也得到發展。高等教育方面,1978年,惠陽地區在惠陽師範學校基礎上,設立惠陽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與惠州教育學院、西北紡織工學院惠州分院聯合成立惠州大學,2000年2月升為本科院校,更名惠州學院。80年代中期後,社會力量踴躍參與辦學。2000年由教育部門審批的民辦學校有177所,其中基礎教育類141所、成人教育類36所,在校學生近兩萬人。惠州市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初級、中級和高等教育體系和覆蓋全社會的教育網路。
文化藝術事業發展也較快。新中國建立以前,惠州只有民間劇團或戲班。至1998年有專業文藝團隊7支,表演團(隊)20個。反映反腐倡廉的大型話劇《警鐘》進京演出,獲文化部最高等級獎項,受到中央領導和文藝界的讚揚。
廣播影視事業發展甚快。1949年市境只有幾家簡陋的電影院,2000年已有78家影劇院。各縣都建起有線電視台,電台與電視台結成城鄉網。2000年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2.3%,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5.6%。
藝術方面,除專業藝術工作者創作了有相當水平的藝術精品外,民眾性文化藝術活動遍及城鄉。龍門農民畫享譽海內外,龍門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農民繪畫之鄉”。
1949年10月惠州市境有《東江日報》,1993年,全市出版發行報紙22種。經過整頓,至2000年仍有2種。各類書店253家,印刷企業260家,音像零售點324處,出租音像店176間。1950年只有私立豐湖圖書館,藏書僅2萬冊,2000年,全市有5家公共圖書館,藏書50餘萬冊。公園、文化廣場逐步興建,計有文化活動中心、惠州電影院、體育公園、東坡樂園。全市範圍查明文物點230處,市博物館收藏了大量有價值的古文物。惠州、惠東平海古城被省政府定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新中國成立後,惠州市開展體育學術研究,發展體育運動。至2000年,全市已有體育場4個,體育館5座,運動場10個,小運動場71個,燈光球場18個,高爾夫球場2個,足球場3個。排球、籃球、射擊場遍及城鄉,還建了專供老人活動的門球場。惠籍運動員高敬萍、呂欽、鍾秀娥、藍衛、韓朝明等,曾以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身份赴歐美、港澳及澳洲等國家和地區訪問、比賽。全市有322名運動員參加過全國性、國際性比賽,並獲得全國性賽獎牌。已有一批縣、鎮被國家體育總局或省體委授予先進單位。
城鄉醫療衛生設施逐步完善。2000年,全市衛生技術人員10552人,比1987年增長66.1%。有85間醫院評為等級醫院,惠州市中心醫院被評為“三甲醫院”。
《惠州市志》將惠州市轄區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落後的區域,如今崛起在中國的南海之濱,引世人矚目的光輝形象,精心安排、合理布局,描繪得淋漓盡致,堪稱是一部較為出色的著述作品,是各界人士研究和了解惠州的良師益友,是進行愛黨愛國愛民愛鄉教育的一部生動教材,是惠州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