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廣東歡樂節是廣東省、廣州市的文化、旅遊部門從1987年起,在東方樂園舉辦的民間藝術活動,名為“廣東民間藝術歡樂節”。
1990年,國家旅遊局、文化部、中國文聯等單位也共同參與組織在東方樂園舉辦的第四屆“廣東民間藝術歡樂節”,並正式定名為“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使之成為中國發展旅遊業的一項新內容,並成為一項全國性旅遊活動。
1998年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舉行,與98廣州國際美食節同時同地舉辦。
1998年以來,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一直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舉行。
活動內容
歡樂節期間有民間民族歌舞,耍火龍,高台舞獅,雜技,曲藝等表演,還有藝術大巡遊,組織有經貿、旅遊、工藝美術商品展銷等活動。 粵劇是我國的一大地方劇種,紮根於廣東民間,也流行於廣西部分地區和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和華人居住區,至今約有300多年歷史。廣東粵劇是由多種外來戲曲聲腔和本地土戲、民間說唱藝術不斷融合而形成、發展起來的。它把南音、粵謳、龍舟歌、木魚歌等地方說唱藝術,粵流行小調、小曲吸收使用,形成以梆子、二黃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調為輔,富有地方物色和豐富多彩的唱腔體系。 粵曲是由粵劇分支出來的,是廣州方言區流行最廣的一大曲種,用廣州方言演唱。粵曲盛行於廣州、香港、澳門等地,並傳播到東南亞、美洲華人聚居的地方。粵曲原為粵劇的曲調,後形成獨立的劇種。它的音樂性強,曲調優美動聽,注重聲腔藝術,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特色。其唱腔屬於皮黃系統的板腔體,梆子、二黃、牌子曲、小曲、歌謠構成其整體,同時亦吸諸如龍舟、南音、木魚、粵謳、板眼等民間說唱。 廣州地區雜技藝術發達,在中國當代雜技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廣州雜技表演節目難度大,驚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