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考紀
南宋紹興年間,我祖新恩宋公年方十八,志氣超人。攜款千金來廣東惠州長樂琴江(今梅州五華琴口)都中正約。據族譜記載,本地住民秀才要支省城參加鄉試,但缺少費用不能成行。新恩公解囊相助,唐秀才赴省考試,果然金榜題名,考中解元。唐解元衣錦還鄉,見新恩公品格清奇,氣宇軒昂,遂將第三女唐氏三娘許配給新恩公為妻。後家景逐漸殷實,每行恤苦憐貧,賬濟鄉鄰之善。眾口皆碑,深得鄉民的一致好評。
新恩公裔孫
新恩公生一子:潭沭公,為二世祖,潭沭公亦生一子:振宗公,為三世祖,振公生四子:長有仁、有義、三有忠、四有信,為四世祖。五世祖分別是有仁之子震一公,其後裔定居今梅州市梅縣區白渡,蕉嶺縣,油坑,惠州等地,在不五華,有義之子震二、震六二公,其後裔居信在橋江、溜砂、雙璜、富強等地。有忠公之子震三、震四、震七三公,其後裔居在梅林新塘,琴口,樟公坑等地。有信之子震五公,後裔居住在大湖、神角、高寨、橫山下、茄子塘、華陽米潭樓光寨等地。另外,紫金敬梓亦有震五公的後裔居住。五華宋氏約在公元1385年即明代時期遷入五華定居。
時至今日,新恩公後代昌盛,人丁興旺,從一世祖新恩公起,到2011年止,已繁衍至三十二代裔孫,不但廣東各地宋氏都是新恩公後裔,而且還遷在廣西、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台灣等地。
清初,後裔遷居江西萍鄉、萬載、湖南瀏陽、醴陵等地:如登興公於雍正2年(1724年)遷瀏南俏雅里;周策公於康熙45年(1706年)遷瀏西探驪湖,即瀏陽市普跡鎮;仁璋公於乾隆間遷瀏北中嘴嶺;達賢公於乾隆間遷瀏北大步石;雲輝公於康熙50年(1711年)遷醴北大楊坑;登卿公於康熙間遷瀏南大坡;兆發公於康熙初年遷瀏東赤塘;名景公於雍正間遷醴北桃花。三邑共建宗祠於俏雅里。宗譜創修於道光13年(1833年),光緒4年(1878年)續修,宣統2年(1910年)三修。合族通派:熙域鍾湯本,材輝執鏡清,凌梯熏坦鎰,錫澤樹煌坤,培錦江林煥,焌增鈺沚森,模炘垂鑒永,汝梓炤基銘。
廣東宋氏家譜
五華縣梅林鎮琴口村上新螗:始遷祖宋新恩-潭木-振宗(子:有仁、有義、有忠、有信)-有忠(子:震三、震四、震七)-震七(妣廖氏,子:如玉)-如玉(妣李氏,子:景楨、景祥)-景祥(妣張氏,子:文斌)-文斌(妣高氏、袁氏,子:以聰、以端、以忠、以寬)-以端(妣古氏,子:茂、敏)-敏(妣鄒氏,子:真寧、真康)-真康(妣毛氏、張氏、賴氏,子:友傳、友坤、友傑、友俊、友富、友道、友奇、友貴、友德)-友傳(妣古氏,子:日昌)-日昌(妣羅氏,子:宗周、宗聖、宗賢、宗文)-宗文(妣羅氏,子:樓、楷、校)-樓(妣葉氏,子:家興、家旺、家盛)-家興(妣曾氏,子:孩衷)-孩衷(妣古氏,子:啟良)-啟良(妣劉氏,子:善才、善根、善焚、善機)-善才(妣曾氏、張氏、胡氏,子:文英、文俊、文耀、文韜、文略、文旭、文任、文甲)-文英(妣劉氏,子:登洪、登梅、登惠、登雲、登彥)-登雲(妣曾氏,子:德周、德鳳、德純,德純遷居四川)-德純(妣彭氏,子:盛光、盛滿、盛滔、盛清,盛滿、盛滔、盛清遷居四川)-盛光(妣廖氏,子:崇喜)-崇喜(妣張氏,子:秉東、秉青)-秉青(妣古氏。子:在中、亦中、樂中、大中)-在中(配徐氏,子:森梅、尚森,女:福賢、滿賢);亦中,(配杜氏,子:添松、添明、添堅、添紅,遷居江西安遠);樂中(配鄒氏,子:紅榮、紅華、紅波、紅堅,女:紅梅、紅霞);大中(配古氏,子:衛江、衛明,女:衛華)-森梅(配古氏,子:國超);尚森(配黃氏,子:國文、國兵、國勝);紅榮(配鍾氏,子:國鋒,女:丹萍);紅華(配鄒氏,子:國龍,女:翠萍、秋萍、亭萍);紅波(配包氏,子:利鋒、俊鋒);紅堅(配鍾氏,子:國少);衛江(配鄧氏,子:國棟);衛明(配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