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屬中低山丘陵地貌,區內森林資源豐富,空氣清新、環境優越,始建於2000年3月,總面積8096.8公頃,在2004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西南部,九連山東麓,東經114°48′33〞—114°55′35〞,北緯24°20′08〞—24°27′04〞之間,地跨陽明、熱水、合水、青州(黎明林埸)4個鎮,距和平縣城20公里,總面積8096.8公頃,始建於2000年3月,於2004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屬中低山丘陵地貌,區內森林資源豐富,空氣清新、環境優越,珍藏著無數珍寶,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的自然環境極具保護、觀賞和科研價值,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動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複雜的森林類型和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獨特的物種種質資源。
保護區內的地帶性植被為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可分為常綠闊葉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暖性針葉林熱性針葉林、灌草叢、竹林和人工植被8種類型,以闊葉林面積最大,占46.3%;針闊混交林次之,占31.5%;目前、區內的針闊混交林正向頂級常綠闊葉林迅速發展。
區內資源豐富,物種繁多,據廣州大學的專家教授調查,區內有維管植物206科740屬1417種,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10科11屬11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植物有伯樂樹、紅豆杉2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金毛狗、桫欏、蘇鐵蕨、水蕨、香樟、半楓荷、花櫚木、傘花木等9種。屬珍稀瀕危植物有7科7屬7種:其中漸危4種:沉水樟、白桂木、巴戟天、水田七,稀有3種:竹柏、觀光木、吊皮椎。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動物棲息,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場所,據專家調查,區內有脊椎動物148種,其中哺乳綱6目15科31種,烏綱12目22科49種,爬行綱2目4科12種,兩棲綱2目6科15種,魚綱5目12科34屬41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7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雲豹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水鹿、小爪水獺、斑林狸、白鷳、蛇雕、褐翅鴉鵑、褐林鴞、斑頭鵂、虎紋蛙等11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豹貓、池鷺、平胸龜、棘胸蛙、沼水蛙等5種。此外,被列入CITE公約附錄、《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和《IUCN紅皮書》的珍稀瀕危種類和我國特有種類有小麂、華南兔、藍胸秧雞、平胸龜、灰鼠蛇、滑鼠蛇、銀環蛇、眼鏡王蛇、黑斑肥 螈、沼水蛙、東坡長汀品唇鰍等。
保護區內水資源豐富,東江一級支流—江由西北向東南貫穿而過,區內河長20.5公里、河寬30米左右,內有黃石坳、回龍鎮、良排3個水庫及電站。兩岸綠樹成蔭,山水交融,風景如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