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陳家祠堂

廣州陳家祠堂

陳家祠堂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光緒二十年(1890—1894),它是廣東陳姓氏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同時也是辦學供陳姓子弟讀書的場所,所以又稱陳氏書院。整座祠堂占地13200平方米,祠堂建築部分面寬與縱深均為80米。

簡介

廣州陳家祠堂廣州陳家祠堂
廣州陳家祠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氏族的合族祠堂,他不但規模大,而且以裝飾華麗豐富而著稱於世。
  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布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台,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集會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

景區環境

陳家祠的建築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各種各樣的裝飾,遍布在祠堂內外的頂檐、廳堂、院落、廊廡之間。既有大型的製作,也有玲瓏的小作品,裝飾風格或粗獷豪放,或精緻纖巧,各具特色,特別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廣羅古典故事,蒐集地方風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風格獨具。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米,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好了以後再連線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里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等,就像是民間的藝院一般。陳家祠堂在1958年修繕後闢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參觀後留有一首五言詩:“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陳家祠的建築裝飾工藝早在20世紀20年代已為國內外建築專家和學者所重視,德國和日本的建築藝術專著中已有專題介紹。1959年闢建為廣東民間工藝館(後於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至今)。

交通指南

①乘坐捷運1號線至陳家祠站下,走D出口。
②乘坐公交旅遊1線、旅遊2線、高峰快線3、高峰快線39、17路短線、17路、夜2路、夜20路、夜27路、夜30路、夜31路、85路、88路、104路、107路、109路、114路、125A路、125路、128路、193路、204路、205路、、233路250路、286路或者413路至陳家祠站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