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2016年11月,隨著氣溫逐漸走低,“廣州藍”又開始在朋友圈裡刷屏。而且近年來“廣州藍”在社交媒體中刷屏,頻率越來越快:本地的朋友紛紛出門郊遊,曬出藍天白雲,讓人神清氣爽;外地的朋友來到廣州,發微博感嘆這樣一個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還能有這樣的藍天,讓人肅然起敬。朋友圈裡曬“廣州藍”,不需要指揮,也用不著強制,完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的體現。數據
權威部門的統計結果,印證了公眾的切身感受:監測數據顯示,廣州的空氣品質一年比一年好:2013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60天,達標天數比例為71.2%;2014年為282天,達標天數比例為77.5%;2015年為312天,達標天數比例為85.5%,這一亮眼數據,在5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持續處於領先地位。而今年前八個月,廣州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86.5%,同比又增加2.5個百分點。
“廣州藍”天天見,更是一種城市競爭力。近年來,公眾對身體健康和環境質量的關注力度空前,一個城市的空氣好不好、藍天多不多,也成了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對這座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至關重要。
影響
2016年春節,“廣州藍”就讓來參加“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活動的外地朋友感言“廣州好美!我想住在這裡!”而每到“廣州藍”在社交媒體上刷屏之際,總有一些生活在其它霧霾肆虐的城市的小夥伴們投來“羨慕嫉妒恨”的眼光。大學生愛來廣州找工作、職場人士跳槽來到廣州、創業大軍在廣州生根發芽,當然與廣州經濟發達、機會多多有關係,但“廣州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個人發展;沒有一個優美的環境,再高的收入也買不來心情舒暢。在廣州安家落戶,抬頭可見“廣州藍”,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出行也無須用口罩“武裝”,這樣的生活讓人倍感愜意。
措施
“廣州藍”的“出場率”越來越高,當然離不開氣象條件的“天時地利”,比如冷空氣降臨、風力加大等等,但根本上還是“人和”的結果——近年來廣州下大力氣治理空氣污染,各項污染指標持續改善。廣州空氣品質的逐年改善,得益於科學決策和一直堅持的“減煤、控車、降塵、少油煙”治理思路,是全市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周邊城市的協同治理也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比如在“減煤”方面,全市38台燃煤發電機組完成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廣州在全國率先套用低低溫靜電除塵技術,為全國提供可推廣經驗;還有在“控車”方面,“十二五”期間廣州共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8.3萬輛,超額完成國家、省下達的淘汰任務。此外,工業企業的“退二進三”,也大大提升了環境質量。
至2016年3月,全市環保類“退二”名單內的223家企業中,195家已完成搬遷、停產或關閉。比如隨著廣州水泥廠的搬遷,西村地區的市民不再忍受粉塵污染之苦;昊天化工廠搬遷和員村熱電廠的停產,將在員村地區催生又一個CBD……環境好了,對市民生活、城市建設、商貿發展都有顯而易見的助推作用。
“廣州藍”讓人心醉,但藍天白雲的背後,是堅持不懈的治污努力。空氣品質實實在在的改善,公眾都明明白白地看在眼裡。“廣州藍”,正是宜居廣州的一種體現,讓人感到滿滿的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