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建院於1965年,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員村新街19號,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2萬平方米。原名“廣州市員村工人醫院”,1984年更名為“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有衛生技術人員345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9人,中級職稱人員69人,獲得碩士學位人數占人員總數的10%。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腫瘤科、中醫科、皮膚科、口腔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美容科、病理科、檢驗科、放射科、藥劑科、功能檢查科等22個學科,開設專科門診30個,專家門診27個。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建院於1965年,原名“廣州市員村工人醫院”,1984年更名為“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1995年3月被衛生部評定為“二級甲等醫院”,1996年9月被衛生部評為“愛嬰醫院”。2002年1月1日成為首批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2007年2月5日廣州市政府將原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成建制整體移交中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醫院,SYSU-GIH)。

該院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員村新街19號,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2萬平方米。1996年新住院樓落成使用,建築面積9319平方米,開放病床300張。有衛生技術人員345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9人,中級職稱人員69人,獲得碩士學位人數占人員總數的10%。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腫瘤科、中醫科、皮膚科、口腔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美容科、病理科、檢驗科、放射科、藥劑科、功能檢查科等22個學科,開設專科門診30個,專家門診27個。並承擔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醫學院、廣州市衛生學校的臨床教學任務。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四個臨床科室為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重要設備

CTCT

該院配置全身CT、800mA進口X光機、C型臂X光機、彩色B型超音波檢查儀、全自動生化檢測儀、血氣分析儀、骨密度檢測儀、動態心電圖機、腦地形圖、康復治療儀、高壓氧艙、各種監護儀等先進醫療設備

科室列表

(科室28個,大夫120人)內科心血管內科(5人)消化科(7人)

神經內科(4人)內分泌科(3人)

普通內科(2人)呼吸內科(1人)

腎病內科(2人)

外科胃腸肛門外科(16人)骨科(10人)

泌尿外科(4人)普通外科(8人)

整形外科(2人)

婦兒婦產科(8人)兒科(5人)

其他生殖醫學專科(4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4人)

消化內鏡中心(8人)口腔科(4人)

皮膚科(3人)眼科(3人)

核醫學科(1人)康復科(2人)

急診科(4人)腫瘤綜合治療科(4人)

中醫內科(3人)中醫按摩科(1人)

營養科(1人)中醫痔瘡科(1人)

院內醫師介紹

潘滔醫生簡介

潘滔博士聯繫中山大學美國附屬第六醫院外一科主任尤其學科帶頭人介入教授主任高尚醫師大學博士英國生師從導師年畢業合作於安徽醫學晉升院中國先後在暨南教學大學中山大學因此取得碩士碩士和博士基因研究員學位主持交流衛生部廣東省及國內廣州市慢性科研基金方面課題項發表優秀SCI收錄參加的留學論文篇國內疑難核心一項期刊關節炎論文余篇主編了《脊柱經過外科新手術通過剖析》專著一部獲國家尤其發明專利項首創了混合固定模式對骨折不癒合有獨特的療效好評成為骨折不癒合首選方法處於碩士國內外領先水平取得了經過國家發明專利成立同時了常見病國內首個骨折不愈專科研製了PRSHSS脊柱內固定系統之一具有現任應力分布合理手術疑難創傷小的優點。

研製的椎弓根立體定向系統成為在CT引導下可使椎弓根釘置入準確率達到%大大減少了外科手術創傷雜誌手術時間和碩導手術中出血使脊柱博導手術簡單化美國手術安全性大大提高;研製的組合式人工關節可使複雜的關節翻修博士手術簡單化規範化易損部位的更換定期化大大減少了手術具有創傷手術時間和手術中出血;以上技術均取得了國家學位發明專利在國外治療各型四肢骨與關節骨盆及複合傷和頸椎胸腰椎影像疾病和脊柱創傷等複雜問題副主任方面認識有精湛的技術和豐富問題的尤其經驗對各種骨腫瘤結核感染具有雜誌診斷豐富的診療經驗和熟練的臨床手術技能

王磊醫生簡介

主攻學科及特長:主攻胃腸腫瘤,擅長大腸癌、胃癌、胃腸道間質瘤、小腸腫瘤、胰腺腫瘤及重症胰腺炎的診斷和治療。特長是胃腸道腫瘤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黃美近醫生簡介

主攻胃腸道腫瘤診斷治療,擅長胃癌、胃腸道間質瘤、腸癌、胰腺癌、胰腺炎、腹壁疝、肛門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療。特長是結直腸癌、肛門良性疾病和腹壁疝的外科診治研究。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

【郵政編碼】

51065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