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概述
簡介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以下簡稱“婦兒中心”)是於2006年9月經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由原廣州市兒童醫院和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婦嬰醫院)整合而成,加掛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兒童醫院
![兒童醫院大門](/img/e/989/nBnauM3X0QDO1EjN3ADMzkzM0MTMwYTM4IDMwADMwAjMxAzLwA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和廣州市婦嬰醫院的牌子,為市副局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2533名,核定床位1358張。婦兒中心現有在職人員2240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52人,碩士以上學歷298人,博士和碩士生導師36人。現有固定資產值3.46億元。是集預防、醫療、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醫療機構。其學科齊全、設備先進,為完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網路、提高廣州地區人口素質提供有力的保障,使我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事業上一個新台階。
科室
醫院專業科目開設齊全,整體實力較為雄厚,管理規範,有部分科目已走在國內的前列,有的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醫院門診開設有兒內科、兒外科、急診科、皮膚科、神經康復科、中醫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保健科、理療科等十一個專業,而每個專業還開設各種特色專科。
住院內科開設:PICU、新生兒內科、感染、消化、呼吸、腎病、血液、神經康復、心血管、內分泌等十個專業。
住院外科開設:泌尿外科、骨外科、新生兒外科、燒傷、小兒普外、心外科、胸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NICU、麻醉科等十二個專業。
醫技科室設定齊全,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醫院中心實驗室為醫院的科研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台。
在廣州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醫院於1998年建立“廣州市重症兒童救治中心”,該項目被評為廣州市“21世紀優先工程項目”。醫院創建的廣東地區新生兒危重病救治網路為全國首創,年轉運危重病兒在1000人次左右,至今仍維持著沒有一名患者在轉運途中死亡的記錄,因而被同行譽為“移動的ICU”。
婦嬰醫院院區(原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婦嬰醫院) 前身為廣州市產院,1963年5月改名為廣州市婦幼保健院;1986年7月增掛市婦嬰醫院牌子。醫院建築面積14926.5平方米,編制病床300張,2007年出院病人1.08萬人次,門急診量達51多萬人次。1997年11月和12月分別通過了省級及國家級“三甲”評審,是集醫、教、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級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
醫院年分娩量一直位居全市各級婦幼保健院之首,醫院開展“一對一”陪伴助產、家庭式分娩、分娩鎮痛等服務;婦科在國內率先成功進行電視腹腔鏡下輸卵管端端吻合術;早產兒重症救治中心救治成活最低孕周為25周、0.65公斤患兒;兒童血液科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臨床臍血移植治療小兒血液疾病。
醫院門診開設30多個專病專科,住院部編制床位300張,設有產科、婦科、生殖健康科、兒科(含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等,建立了廣州市優生圍產研究所、廣州市生殖保健中心、廣州地區婦幼保健培訓宣教中心、廣州市新生兒篩查中心、廣州地區腹腔鏡婦科培訓中心、早產兒診療護理中心、廣州不孕症鑑定中心、生殖醫學實驗室等,充分發揮著廣州地區婦幼保健技術指導和培訓宣教中心的作用。
![2003年2月,陳竺院士到臍血庫視查](/img/d/0c7/nBnauM3XwMTO1MjN3ADMzkzM0MTMwYTM4IDMwADMwAjMxAzLw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廣州市優生圍產研究所被列為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重點實驗室和特色專科,1996年率先在國內建立臍血幹細胞庫,該庫已向國內30多家移植中心提供非親緣臍血228份用於臨床移植治療白血病、再障、重型—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病。產前診斷中心為衛生部培訓基地之一,多次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新生兒篩查中心每年篩查人數近14萬。
2003年2月,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陳竺院士還到廣州市婦嬰醫院參觀和考察了該院的臍血庫建設,對該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臍血庫今後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並對其發展前景寄予厚望。
珠江新城院區
剛剛竣工的的珠江新城院區位於廣州市城市中軸線上,是廣州市政府在充分調研民眾的就診需求的基礎上,經過市衛生局嚴謹論證後,為改善我市婦女兒童的醫療環境、完善婦幼保健網路而進行建設的。該項目於2005年5月奠基開工,占地面積27,620平方米,建築面積86,156平方米,建設資金為近7億元,設有門診部、住院部、醫技部門、後勤保障部門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等。按700張病床、每天接納門急診5,000人次規模設計。目前,該項目已經竣工,計畫2009年9月投入使用。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於2006年9月經廣州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由原廣州市兒童醫院和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婦嬰醫院)整合而成,並繼續保留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兒童醫院和廣州市婦嬰醫院的院牌,為市副局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2533名,核定床位1358張。2007年門急診量超過200萬人次,出院人數近3.5萬人次,婦兒中心現有在職人員20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52人,碩士以上學歷298人,博士和碩士生導師36人。現有固定資產3.46億元。
名家介紹
廖燦
婦產科博士研究生導師
第二屆中國醫師獎獲得者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全國產前診斷技術專家組 專家組成員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img/9/ef5/nBnauM3XyAzNxIjM4cTO4I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k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廣州市人大代表
廣州市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廣州分會 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分會 第五屆常委會常委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醫學遺傳 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副主任委員
2003年 廣東省“巾幗科技創新帶頭人”榮譽稱號暨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02年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1年 廣州市第七屆“十大傑出青年”
2000年 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2000年 廣州市優秀專家
1999年 廣東省、廣州市白求恩式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9年 廣州市青年技術革新能手
1997年 衛生局管理的優秀科技人才
我國著名婦產科及產前診斷專家,學科帶頭人,全國產前診斷專家組成員之一,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及第二屆“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從事婦產科、產前診斷臨床與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長各種遺傳病及胎兒異常的產前諮詢和診斷、各類介入性產前診斷穿刺術、醫學遺傳相關實驗技術,並在國內率先開展超聲下經母腹臍帶血管穿刺術及經母腹絨毛膜穿刺術,現已完成6000餘例手術,為國內領先。相關課題“B超下經母腹取胎兒臍靜脈血行產前診斷的研究”於1991年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我院產前診斷中心工作20餘年中,她帶領整個團隊開展了眾多項目的研究及臨床套用,並獲得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其中,1993年主持實施以醫院為中心的預防重型a和b地貧患兒出生的孕前篩查及產前診斷的實踐模式,成功達到了在醫院水平有效杜絕重型地貧兒出生的目的,為國內首創。1996年與第一軍醫大學合作進行“廣東省b地貧人群基因頻率及產前診斷研究“和“中國人α(β)-地中海貧血分子診斷技術及套用”,對大規模人群篩查、診斷及產前診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在《Hum Genet》、《Brithsh of Hematal》等國際雜誌發表,並分別獲得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年率先在國內開展唐氏綜合徵血清篩查技術,運用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篩選孕婦中的高危人群並進行產前診斷,對於降低廣州地區出生缺陷率和染色體發病率有重大的意義。2005年引進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的胎兒頸項透明層(NT)測量及“一站式唐氏篩查”技術,有效提高了唐氏篩查的檢出率和降低假陽性率,屬國內領先水平。近年還開展了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廣州市唐氏綜合徵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及快速分子診斷技術的建立”,旨在開發唐氏綜合徵的產前快速分子診斷技術,現已建立了穩定的QF-PCR技術,主要針對五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18、13、21、x、y)進行快速的分子產前診斷。目前已在臨床上推廣套用。
在其領導下,產前診斷中心2005年成為衛生部產前診斷培訓基地,至今已培養全國各地進修醫生150多名。2001-2010年成功舉辦7次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和1次國際性會議,區域培訓班10餘期。2009年對既往的遺傳與產前診斷的突出工作的系統回顧《遺傳病的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系列研究》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此外,她還是廣州市臍血庫的學科帶頭人,對廣州市臍血庫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95年負責廣州臍血庫籌建,建立了集臍血幹細胞採集、保存及臨床套用一體化的臍血造血幹細胞庫,從1998年到2011年5月共採集11526份臍血,凍存共4897份;向國內38家移植單位提供臍血313份,已完成臨床移植255例,非親緣供者臍血移植236例,植入率為71.43%。提供臍血例數居全國前列,是國內臨床套用最多、範圍最廣的臍血造血幹細胞庫。廣州臍血造血幹細胞庫及臨床移植套用系列研究獲2006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2007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HLA配型技術方面也有較大成果,HLA高分辨技術在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中的套用獲得2006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為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共參與發表專著3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收錄50餘篇,國家核心雜誌40餘篇。
專業專長
產前諮詢;介入性產前診斷;胎兒疑難複雜疾病會診
研究領域
科研成果
2010年 “遺傳病的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系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政府)以及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廣州市政府)
2007年 “廣州臍血造血幹細胞庫及臨床移植套用系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東省政府
2007年 “廣東省人群α和β地中海貧血的遺傳學分析及其預防的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廣東省政府
2006年 “廣州臍血造血幹細胞庫及臨床移植套用系列研究”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廣州市政府
2006年 “HLA高分辨技術在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中的套用”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東省政府
1999年 “臍血幹細胞庫的建立及其臨床套用”獲廣州市青工“五小”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廣州市政府
1998年 “中國人α(β)-地中海貧血分子診斷技術及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中國科學技術部
1997年 “中國人地中海貧血分子診斷技術及其套用的研究”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人民解放軍
1996年 “酶標寡核苷酸探針進行β地中海貧血的產前診斷”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州市政府
1995年 “早孕婦女感染性致畸因子的檢測及產前診斷”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廣州市衛生局
1994年 “早孕婦女感染性致畸因子的檢測及產前診斷”獲廣州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州市衛生局
1991年 “B超下經母腹取胎兒臍靜脈血行產前診斷的研究”獲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州市政府
1990年 “胎兒臍血脆性X綜合徵產前診斷技術及臨床套用”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區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廣西壯族自治區區人民政府
葉明
葉明,女,醫學碩士,主任醫師。自1984年始,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現任婦產科副主任及泌尿婦科主任。對婦科疾病的診治有較高的水平,尤其善長於婦科微創手術(陰式手術,腹腔鏡手術)及性器官發育畸形手術。近十年研究方向注重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防治。主持建立了泌尿婦科。開展尿失禁流行病學調查,建立我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療常規。開展了TVT,TVT-O,Prolift等手術。
專業專長
![葉明](/img/0/c1c/nBnauM3XzUDM5EDO3ADMzkzM0MTMwYTM4IDMwADMwAjMxAzLwA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婦科良性腫瘤,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各種排尿異常,生殖道瘺,陰道腫物/異物
研究領域
科研成果
1、2006年廣州市衛生局科研項目《 超聲影像學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中的套用 》葉明等,已結題。
2、 2007年廣州市衛生局科研項目《 I型、III型前膠原基因的表達與壓力性尿失禁相關性研究》葉明等,已結題。
3、 2010年廣東省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科研《廣州市外來婦女產後避孕需求及干預的研究》葉明,黃柳等,項目實施階段。
論文:
1、 葉明,唐家齡等,《盆底器官脫垂患者主韌帶和陰道壁Ⅲ型膠原代謝變化》中國婦幼保健,2009-6
2、 葉明,唐家齡等,《婦科門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及危險因素調查 》 中國婦幼保健, 2006-11
3、 葉明,唐家齡等,《女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組織膠原狀態的研究》實用婦產科雜誌,2007-2
4、 葉明,唐家齡等《80例大子宮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實用婦產科雜誌,2004-9
5、葉明,《橋式手術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研究》(附60例病例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2009-5
科研
中心具有較高的科研教學水平,在2012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市廳級等科研課題共200餘項,截止2007年共獲市廳級三等獎以上科技獎勵近40項。2014年來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2000餘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35篇。為廣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和中山大學婦幼衛生系教學基地,承擔本科生、研究生教學任務。
中心一直以來十分重視與世界各地的醫院和專家交流合作,並與國內外多家醫院結為姐妹醫院或友好醫院。2014年來,設立了中青年業務骨幹海外培訓基金,派遣了300多人次的醫護人員到美國、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國家進修學習。
醫院地址
地址:廣州市金穗路9號 郵編:510623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