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利橋

廣利橋

廣利橋,位於東安縣紫溪鎮塘復村的印水河之上,是一座歷經200多年風雨的清代古橋,以其獨特的“金腳、腰”風雨橋造型,充分發揮了實用和審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國傳統築橋技術的高超和神奇,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利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取“廣濟行人,萬民便利”之寓意而命名。有“七十門柱金蟾,廣利橋名天下傳”的詩句詠贊此橋,廣利橋仿效宋代建設方法而建,橋分三拱,石墩水罩,拱角奇勝。

設為文物保護

1983年2月廣利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廣利橋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省文物局撥款壹萬伍千元對廣利橋進行了維修;
1991年東安縣人民政府現場辦公會議紀要進一步確定了保護範圍,成立了保護小組,並確定了專人管理;
1992年省文物局撥款三萬元對橋基、橋身、梁枋等部位進行了維修;
2001年11月縣文化局自籌資金陸千元對廣利橋進行了搶救性維修;
2002年東安縣人民政府下達了“關於切實加強廣利橋保護”的通知。

歷史文化

廣利橋為本地富豪文石昌、文石寶弟兄於清乾隆38年(1773)修建,光緒二十年(1876)曾經重修過。相傳文氏兄弟財勢盛大,把方圓數十里的土地都據為己有。他們曾先後在印水河上建橋三座,只有廣利橋最美、最好、最奇。之所以取名廣利橋,是取“廣濟眾人,萬民稱便”之意,也算致富不忘鄉親,回報社會的善舉吧。
廣利橋歷經二百三十餘年來,惠澤百姓,深受喜愛,當地人民也倍加珍惜。在政府資助下,多次進行修繕保護,所以堅實如故,古韻猶存,保存基本完好。廣利橋環境優美,東面是塘復小鎮,西面是塘復村,座落在田園之中。公路直通縣城和大廟口國家森林公園,南北兩面是印水河,清清的河水從橋下流過,兩岸秀木扶疏,春風楊柳,桃李花香。月朗星稀之時,兩岸百姓齊聚橋上,或聚會議事或納涼休息,莫不心曠神怡。

結構特點

廣利橋橋墩三拱,拱高6米,兩端用青石砌成,拱腳落水處分薄至0.33米,迎水處做成突出的尖鉤狀,有如“金雞腳”。橋面過道處填以黃土,人稱“豆腐腰”,故有“金雞腳、豆腐腰,莫把石板墊路腰”之稱。橋充分發揮了減輕洪水衝擊強度、減輕橋身承載負荷的作用。歷二百三十餘年而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築橋技術的高超和神奇。廣利橋全用青石砌成,全長36.8米,橋高7米,橋寬4.5米,自東沿17級石階抬級而上,只見階中鑲嵌的九隻石刻金蟾呼之欲出,素稱“九隻金蟾”,橋上有重檐小青瓦長廊,共四柱三間17個穿斗式柱樑結構,號稱“76根柱頭”,三架梁作成雲頭狀,中間為走廊,外檐設防護欄桿,柱頭間置木凳供人小憩。長廊中部有閣亭,歇山頂,三重檐,木廊屋面蓋小青瓦,兩端是三重檐的牌樓式閣亭,平面呈八角形狀,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麒麟鰲魚等泥塑,檐下有拱,布局疏朗勻稱,檐枋上繪有魚狀花紋,結構嚴謹,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點。

價值及意義

廣利橋 基本上與侗族風雨橋類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風雨橋採用木墩或石墩,橋面用杉木建造。而廣利橋卻是在石拱橋上面建重檐長廊和閣亭,結構更為堅實。廣利橋設計巧妙,築造堅實,“金雞腳、豆腐腰”的營造技法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完美表現。廣利橋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東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結晶。廣利橋充分發揮了實用和審美多重功能,深受人們喜愛,凝聚了東安人民的深厚感情。加強保護,開發利用,將使廣利橋永遠廣濟眾人,萬民稱便。廣利橋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人文和科學價值。廣利橋東、西橋頭以外30米,南北橋基以外50米為保護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