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據《廣元縣誌》記載,廣元在夏代為胤國治地,周代為苴國治地。當時苴國與四川境內的巴國(治地重慶一帶)、蜀國(治地成都一帶)成“三足鼎立”之勢而聞名於世。公元前316年,秦吞苴、伐蜀、滅巴,在苴國治地設葭萌縣;西魏將葭萌縣改設為黎州,再後改黎州為利州;此後直至明代,廣元一直為歷代州、府、郡、路首府,元代統治者為顯示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改利州為廣元,並將“川陝行中書省”由鹹陽遷至廣元。此名沿用至今。
廣元以其雄奇靈秀的山水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哺育和吸引過一批著名歷史風雲人物。
被著名社會學家陳寅恪先生稱之為扭轉中國中古史發展方向,“重進士詞科之選舉,拔取人才...而開啟後數百年以至千年後之世局”的絕代女皇、偉大政治家武則天就生於廣元,並隨父在廣元生活了五年多。
以主編《資治通鑑》聞名古今的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北宋丞相司馬光,少年時隨父居住廣元,於皇澤寺後西山上置台讀書,並留下大量題詠詩文。
劉邦、諸葛亮等封建時代的風雲人物曾活動或駐軍籌劃天下大計於廣元,市內至今仍有大批紀念他們活動的地名。
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名士,如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韋應物、劉禹錫、顏真卿、陸游等,慕名尋訪過廣元並留下了大量題詠碑刻。
廣元也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傳統的城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1933-1935年,全市境內曾建立1363個村級蘇維埃、295個鄉級蘇維埃、10個縣級蘇維埃政權;1934年12月以後,整個川陝蘇區的首府,也於巴中遷入廣元旺蒼,使廣元成為當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廣元當時正式參加紅軍的青壯年,有名可查者即達47000餘人,蒼溪、旺蒼兩縣參加紅軍人數占當時兩縣人口總數的10%,全市先後有數萬人為中國革犧牲。
建國後於1950年3月在廣元設劍閣專署,1953年1月更名為廣元專署,同年3月併入綿陽專署;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廣元撤縣建市至今。
http://www.cng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