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史 沿 革
西周時,巴、蜀、苴先民在今昭化鎮建立邦國“昔阝”。春秋戰國時,為蜀王領地。開明氏蜀王第五世尚“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以葭萌為都邑。秦惠文王更元年九年(公元前316年),因苴、蜀相攻擊,秦遂趁機伐蜀並苴。在苴侯所在地建置葭萌縣,屬秦。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葭萌縣為漢壽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漢壽縣置晉壽縣。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改晉壽縣置益昌縣。西魏廢帝元欽三年(公元544年),廢益昌縣為京兆縣。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改京兆縣為益昌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益昌縣為益光縣。北宋太祖初復改益光縣為益昌縣。開寶五年再改益昌縣為昭化縣。
1933年7月23日,紅四方面軍在元壩鎮建立川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嘉陵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4月10日,紅四方面軍在昭化縣境內的白田壩建置赤化縣蘇維埃政權。
1949年12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昭化城。1950年1月,昭化縣人民政府在今昭化鎮成立,隸屬劍閣專署。1953年隸屬綿陽專署。1959年3月22日撤昭化縣併入廣元縣。1985年2月8日廣元建市,原廣元縣更名為廣元市中區,元壩隸屬廣元市中區。1986年撤昭化、虎跳、王家、衛子四個小區建立衛子區公所。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衛子區公所建元壩區。
地 理 環 境
元壩區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廣元市南部。地埋座標:東經105°33'9''—106°07'20'',北緯31°53'41''—32°23'27''。屬盆周丘陵向山區過渡地帶,以低山為主,平均海拔900米。據土地詳查資料顯示,全區耕地面積35050公頃,占24.4%;水域74.20公里,占5.17%。區鎮城區規劃用地面積321公頃,其中工業用地56.5公頃,居住用地83公頃,公共設施用地52.9公頃,道路用地61.9公頃,綠化用地41.3公頃,其它用地25.4公頃。
資 源 特 產
元壩區資源豐富,全區總用電量2164萬度,農村用電1430萬度,有鄉村水電站6個,裝機容量1965千瓦,發電量50萬度。電網布局合理,擁有7個3.5萬伏變壓站,主變容量24.6MVA(兆伏安)。現有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66座,年工程蓄水量7100萬方,常年蓄水5500萬方。嘉陵江流經境內169公里,擁有30萬千瓦可開發資源。植被類型豐富,森林面積廣闊,有林地面積6956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9.4%以上,活立木總蓄積共506萬立方米。礦產資源以砂金、煤、天然氣為主,分布廣,品位高,僅探明儲量的砂金資源達30噸、原煤儲量達250萬噸。礦泉水、地熱資源豐富,極具開發價值。
元壩區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是廣元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它副產品10類64個品種。自然氣候宜桑宜蠶,區內盛產雪梨、提子、獼猴桃、烤菸、油桐、蟲蠟等,已初具規模。
風 景 名 勝
元壩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川北蜀道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三國文化為代表的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昭化名揚海內外,古城門、古城牆、石城牆、費衤韋 墓、桔柏古渡、天雄關、牛頭山、人頭山、金牛古道等留下了許多令人遐想的傳說。距劍門雄關僅十多公里的雲台山(人頭山)有“小峨嵋”之稱,有人評價其“幽過春城、秀於峨嵋、險似華山”,稱為廣元第一山。昭化古城被公認為劍門蜀道上的一顆燦爛明珠,旅遊品位極高,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此外,還有太公紅軍山、白果香山、柏林溝玉女湖、紫雲湖、平樂寺、將軍嶺等眾多的旅遊資源。平樂景區有“利州”後花園之盛譽,一年一度這裡舉辦的“荷花會”有較大的影響力,會期遊人如織。千年古剎平樂寺被譽為東漢蜀北第一叢林,給信仰佛教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去處。
城 市 建 設
元壩城區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城市高樓鱗次櫛比,辦公、住宅、商貿、生產等各類用房面積達51萬m2,總投資15300萬元;城市街道縱橫交錯,總長度達18.3km,投資達1260餘萬元;鋪設城市雨污管網11.8km、供水管網16.4km、供氣主管道6.5km,修建防洪河堤14.3km(含5.5km生態河堤)、安裝路燈563盞,其它供電、通訊、綠化、環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益事業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城區建設累計投資達3億餘元。
交 通 建 設
元壩區交通便捷,成(都)普(濟)鐵路穿境而過,國道212線、嘉陵江縱貫南北,距廣元市區僅17公里,距廣元飛機場28公里。開辦了國際國內郵政業務,實現了全區電話程控化、傳輸光纜化,開通130至139移動通訊和無線尋呼,國內國際電話暢通。現有各級公路444.99公里,其中國道212線66.74公里,省道202線9.85公里,縣道4條100公里,鄉道24條268.4公里,此外,還有村道1000餘公里。廣巴高速、蘭渝鐵路建成後穿境而過。
區 域 經 濟
元壩區有生豬、烤菸、蠶桑、黑木耳、優質糧油等支柱特色產業,其中生豬品質名聲在外,率先在全省建成生豬三元雜交普及縣區,建成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生產示範區,2006年出欄生豬38.03萬頭;烤菸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2006年菸葉產量達4.27萬擔,實現稅收554萬元;黑木耳發展勢頭強勁,現已建基地600畝300萬棒;蠶桑基地建設強力推進,新栽桑1500畝、300萬株;優質糧油穩步發展,糧油產量分別達到12.3萬噸、1.2萬噸。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強勢推進工業強區戰略,廣元福潤公司、三元繭絲綢公司等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星榮焦化廠成功實現股權融資和達產生產,新引進的飛達模具、釧琰凍乾食品已落戶園區並開工建設。以昭化古城打造為重點的旅遊業實現突破性發展,牛頭山景區建成並對外開放,古城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將逐步形成“游世外千年古城,觀天下第一太極”的誘人品牌。
2006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5.18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2.48億元,增長42.2%;第三產業實現3.14億元,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3億元,同比增長44.7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702萬元,同比增長23.10%;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168元,比上年增加212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7.9:23.0:29.1。
五 年 展 望
今後五年工作基本思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元壩這個主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大做強元壩新城、做活做靚昭化古城、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強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實現經濟結構大轉型,用心謀大事、用心抓落實,把抓發展落實在抓項目的實效上,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共同進步,充分發揮一切積極性、創造性,搶抓機遇,創新克難,不勝不休,勇爭一流,為實現元壩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而努力奮鬥。
今後五年主要奮鬥目標:實現經濟結構大轉型。到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以上。工業翻兩番,三產翻一番,二產超一產,三次產業的比例調整為33:35:32,實現由農業為主體向二三產業為主體的跨越,初步建成工業區和旅遊區。生態小康新村建設紮實推進。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結合實際,紮實推進生態小康新村建設。每年完成一批民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建設項目,每年建設一批生態小康示範村。和諧社會建設不斷進步。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加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著力形成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安居樂業、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今後五年工作推進措施:一是強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持發展以工業第一,工業以項目第一,項目以招商第一,招商以實效第一。把工業置於經濟工作的首位,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二是突破性發展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突破性地打造昭化古城景區,融入劍門蜀道及四川旅遊北環線整體打造。積極發展以平樂景區為主的元壩城區近郊遊。的發展,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積極發展特色餐飲娛樂業和金融保險等服務業。三是加快推進城鎮化。把元壩城鎮納入廣元城市發展的大格局中思考,把元壩打造成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廣元新型衛星城、名副其實的廣元“後花園”,加快小集鎮發展,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四是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突出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三個重點,全面落實“二十字方針”,推進生態小康新村建設,加速改變農村面貌。五是決戰農村交通建設。搶抓大機遇,建好主骨架,完善公路網,實現黑色化,全民辦交通,建管養運齊抓,光大“元壩模式”,持續大辦交通,從總體上根本改變農村交通落後狀況。六是協調發展社會事業。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高衛生綜合服務能力,推進文化產業化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信息化進程。七是統籌做好移民工作。把移民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鎮化、土地開發整理相結合,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全區跨越式發展。八是千方百計加大項目投入。把抓機遇、抓發展、抓落實體現在抓項目投入的實效上。按照“四個一批”要求,展開項目工作。九是縱深推進改革創新。把創新精神貫穿到抓發展以至一切工作之中,保護創新熱情、鼓勵創新實踐、完善創新機制、寬容創新挫折、增強創新能力。十是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切實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建設平安和諧元壩。
http://www.gyyb.gov.cn/